第十三章
1
兩封來自紅楓湖的信,放在胡水雲的案頭。
一封信是母親寄來的,帶着大山的氣息。胡水雲總是願意將母親的來信,在案頭放一陣子,然後在衣兜里揣些日子。因為路途遙遠,交通又十分不便,胡水雲每年除了因為工作偶爾回遠山一次半次,只在春節時才趕回老家,和父母一起過個團圓年。另一封信也來自紅楓湖,是她心儀的男友,楓橋村的黨支部書記接未歸寫來的。
清晨的陽光,如清澈溪水般湧進胡水雲的辦公室。離上班還有一個多小時,住集體宿舍的她,常常早早來到辦公室。
母親的信,還是老生常談。反反覆復地叮囑女兒要按時吃飯,什麼“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什麼“有金山,有銀山,一日大不了三餐飯”。
信中,母親告訴女兒,縣裏要辦一個什麼楓葉節,說要辦得比過年還熱鬧。鄉里村裡幹部挨家挨戶下了死命令,必須把這個節當成家家戶戶的頭等大事。村裡給各家各戶分配了任務,有的家要出五頭牛,有的家要出十頭豬,有的家要出十五隻羊,有的家要出二十隻雞……這些牛呀、豬呀、羊什麼的,都要交到鄉里去。鄉里要在通往紅楓湖的楓廊兩側,建千頭牛欄、萬頭豬場、十萬隻羊圈、百萬隻雞舍……幹部們說,楓葉節時,要來好多外鄉人,還有一些外國人。客人們都要從楓廊路過,把這些牛豬羊雞聚到一起,就是給他們看的,讓他們看看我們山裡人多富足,人家就會把大把大把的錢扔到我們這裏來投資辦廠子。還說,這是咱山裡人的臉面,大家要克服克服困難,把粉擦到臉上。
母親的難處是,家裏只有三隻雞。而村裡下達的任務,是咱家要向鄉里交二十隻雞。當然,楓葉節過後,這二十隻雞會退回來的。鄰居們也都犯愁,沒有誰家能完成鄉里、村裡分配的任務。沒法子,只好到外縣的親戚家去借。
母親在信中還說,這個任務是板上釘釘的,頭割下來也得完成。鄉里幹部說了,誰家不完成任務,鄉里每年補貼各家各戶的化肥款、地膜款……通通扣下,想沾邊門兒都沒有。
母親向女兒訴苦,希望女兒幫幫家裏,想想辦法渡過這道難關,邁過這個門坎兒……
看完母親的來信,胡水雲覺得哭笑不得。
家鄉要舉辦中國遠山首屆國際楓葉節的消息,胡水雲早就知道了。就如何組織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於國際楓葉節,並在這一重大活動中建功立業,遠山縣團委專門給團省委寫過報告,除彙報他們的活動方案外,還希望團省委給予必要的支持。胡水雲對在自己家鄉舉辦國際楓葉節,是舉雙手贊成的。她認為這一創意很新穎,一定會產生轟動效應,吸引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參加活動,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極大地改變楓葉之鄉的落後面貌。正是因為讚賞這一創意,又出於對家鄉的感情,胡水雲請示團省委主要領導同意,讓團省委下屬的青年刊物《農村青年》雜誌社,給遠山縣團委贊助了三十萬元人民幣。同時,團省委還發出號召,號召全省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做貢獻,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中國遠山首屆國際楓葉節”活動。
可是,母親的來信又讓胡水雲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她隱隱約約感覺出,這個活動在具體操作中存在一些問題,有過分追求表面文章,刻意製造轟動效果的味道。
胡水雲想,要找個機會回遠山去一次,和縣委書記卓權說一說自己的憂慮。她很崇拜卓權,在和這位大機關下來的縣委書記接觸后,認為他身上散發出一股當代青年的勃勃朝氣和人格魅力,是典型的個性官員。
另一封信,是遠山縣紅楓湖鄉楓橋村村支書接未歸寫來的。雖然同是紅楓湖人,但胡水雲家住在楓韻村,與接未歸家住的楓橋村不為鄰。但是,幾次接觸之後,胡水雲十分欣賞這位“老鄉書記”。她覺得,這位小書記質樸、憨厚,又很有思想。她甚至認為,家鄉的未來,山鄉經濟發展、老百姓的富足生活,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並且,他,一定不會讓父老鄉親們失望的。或許是因為欣賞,或許是因為同鄉,胡水雲對這位村官有着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
接未歸的信寫得很長。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按胡水雲的要求,介紹了當前農村青年的思想狀況。第二部分,彙報了自己正在努力推進的宏偉規劃。他把自己描繪的山區發展藍圖,稱之為“綠色產業工程”。所謂“綠色產業工程”,就是要結合紅楓湖的資源優勢,努力開發山上的綠色資源。具體規劃是,先開發三個綠色品種:山野菜加工、林蛙養殖、藥材種植。
“綠色產業工程”指導思想明確,措施辦法詳盡,經濟指標分析科學。胡水雲看完,不禁拍案叫絕。
有一次,在和接未歸交談時,胡水雲曾經有過承諾。作為紅楓湖人,又是團省委青農部的副部長,她很願意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歡迎接未歸有什麼困難儘管找她,她會儘力幫助的。她還透露,自己和省政府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省長認識,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通天”,取得省里的支持。
接未歸在信中寫道:
胡部長:
我是一個小小的村官,農村最基層的普通管理者。無品無級的村官,和你們大官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我的同行們有一句話:“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縣官好當鄉官好當村官難當”。“咋折騰也還是個農民”,對上要應付鄉縣政府,對下要安撫平民百姓,“像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做好“上面千條線,村官一根針”的角色,確實不容易。
但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不穩,天下難定。既然是官,再小也有推卸不掉的責任。老百姓的一雙雙眼睛在看着你,一張張嘴也在等着你。因此,我從來不幻想陞官,也不追求發財。我心裏裝着的,是老百姓倉里有多少糧,兜里有多少錢。我在努力實踐“有福民享,有難官擋”。目的只有一個,讓老百姓一步一步過上好日子,不讓老百姓在背後指着我的脊梁骨罵共產黨……
我們楓橋村乃至紅楓湖的自然資源很豐富,大山裏有取之不盡的寶藏。這些,你都是清清楚楚的。近些年來,山裡人的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於交通的原因,由於整個遠山縣經濟發展的嚴重滯后,老百姓的日子仍然沒有預期的富足,和大山外的農村比,差距還很大。當前,最為重要的是要切切實實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紅火起來。因此,我結合山裏的實際,制定了這樣一個發展戰略。
我是位卑未敢忘國憂啊!
我有決心要做一個傑出的村官。希望能夠得到你的指導和支持……
放下接未歸的信,胡水雲的面前彷彿栩栩如生地站立着一位小村官,繪聲繪色,在介紹着自己家鄉的名山大川,介紹着自己村裏的百姓,描繪着山鄉希望的明天,描繪着自己多彩的人生。
胡水雲學業有成,工作也穩定下來,談婚論嫁是自然而然的了。一時間,同學介紹,朋友推薦,可謂行雲流水,目不睱接。可是,大山裡走出來的胡水雲,不知為什麼,一個也相不中。同事們有的說,她眼光太高了,有的說她挑花了眼。有的時候,她自己也懷疑起來,覺得自己是不是心態有問題,對愛情期望過高?
直到有一次,很偶然地遇到同鄉青年接未歸,胡水雲心中的那泓靜水,突然蕩漾了起來。接未歸如山泉般清澈的目光,如巍峨大山般的穩重,如冰雪嚴寒中挺拔大樹般頑強不息,讓胡水雲覺得,那個內心裏描繪已久,期許了多少年的人,終於走近自己的生活。
物質上的貧困,地位的低微,雖然是一種現實存在,但胡水雲更明白,只要努力拚搏,一切都會改變。
於是,胡水雲很渴望牽手遠山的接未歸。
胡水雲是個有主見的姑娘,她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愛情。
一定要幫助接未歸,為自己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胡水雲想。她同時希望,如果有可能,在共同的奮鬥中,收穫自己的愛情。
2
胡水雲講述的一個故事,讓黃畋心裏一震。
故事發生在七十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過海,來到了法國。這位小夥子背井離鄉,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考試的時候,儘管小夥子將自己的水平充分發揮了出來,主考官還是沒有看中他。最終,小夥子落選了。
小夥子已經身無分文。甚至連返回故鄉的車船票都沒有着落。無奈中,他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街道,在一棵老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想靠賣藝所得填飽自己的肚子。
小夥子拉了一曲又一曲。琴聲從滑動的弓下流出,如醉如痴,使人震顫、神往。如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似洶湧澎湃的波浪在遼闊海洋激蕩;時而幽澗滴泉,時而山谷飛流……
不時有人被小夥子的琴聲吸引,駐足聆聽,流連忘返。人們紛紛掏出兜里零錢,放入他面前打開的琴盒之中。
就在這時,一個青年無賴走了過來,他鄙夷地把錢扔在小夥子的腳下。
人們都緊張地注視着小夥子,不知道他會如何應對面臨的羞辱。
小夥子慢慢抬起頭來,面對無賴挑釁的目光,輕聲說道:“先生,您的錢掉到地上了。”說著,小夥子彎下腰來,拾起無賴扔到地上的錢,還給了他。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到了小夥子的腳下,傲慢地說:“窮小子,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
場面有些尷尬。
小夥子並沒有被激怒。他深深地向無賴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你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為您彎腰撿了起來。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來!”
無賴被小夥子出人意料的舉動所震撼,在人們目光的逼視下,拾起地上的錢,放進小夥子的琴盒裏,然後灰溜溜地逃走了。
圍觀者中,有一雙眼睛始終默默注視着小夥子。他,就是巴黎音樂學院的主考官。
故事的結局是,主考官將小夥子帶回了巴黎音樂學院,錄取了他。這個小夥子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的胸膛》……
胡水雲的故事講完后,黃畋意味深長地說道:“彎彎腰,拾起你的尊嚴!”
“對,是這個主題。”胡水雲眼睛一亮,“沒想到,你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黃畋說:“感同身受。你大概只知道面前的我,是風風光光的省長秘書,其實,我也是平民出身。並且,現在的我,也不過是冠冕堂皇而已。”
“黃畋,我出生在大山裏的農家,也就是你所說的平民家庭。但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絕不是心態狹隘的緣故。”
“我明白,是生活態度。”
市郊的落雁湖。黃畋和胡水雲駕一葉輕舟,如一條出水魚兒在浮遊。澄碧的湖面,陽光閃爍,波光粼粼。一棵棵垂柳,在微風中擺動着柔軟的枝條,輕輕地擦過湖面,像美麗的少女在對着湖水梳理長發。
今天是周末。本來,黃畋和林丹楓約好一起到落雁湖泛舟的。可是,行前林丹楓臨時接到電話,要去舅舅家裏。情急之下,她想出了個應急辦法:借好朋友胡水雲半天時間,替自己陪陪黃畋。之所以這樣,主要是林丹楓約了黃畋幾次去落雁湖遊玩,又都因為她的原因沒能成行。她知道他的心緒不佳,始終有陪他“落雁湖蕩舟,一洗心中愁”的想法。另外,胡水雲既是自己的好朋友,同時與黃畋也熟悉。
此時的黃畋,也喜歡和胡水雲接觸。原因很簡單,胡水雲是林丹楓的好朋友,又來自紅楓湖。如今,紅楓湖三個字,在他的心裏分量很重。
因為團省委在全省農村團員青年中開展的活動,需要請省政府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省長谷川給予支持,團省委青農部副部長鬍水雲便和黃畋有一些工作聯繫。今天,受林丹楓之託,臨時擔任黃畋遊伴,她沒覺得難為情,反倒認為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因為,可以藉此機會,在黃畋面前宣傳宣傳全省農村團的工作,以便爭取谷川副省長的支持和幫助。
黃畋對胡水雲的認識,不僅是因為她是林丹楓的好朋友。他知道,胡水雲和林丹楓二人都是北方大學的高材生,並且都是學生會幹部。林丹楓是胡水雲的繼任者,二人是北方大學學生會的新、老主席。黃畋對胡水雲的了解,還源於他是胡水雲的讀者。胡水雲經常寫一些很女性化的散文,發表在國內一些很有格調的報刊上。當然,署的是“雲中漫步”的筆名。
不久前,黃畋在與林丹楓約會時,曾沾沾自喜地講自己讀到了一篇好散文,與之共享,散文的題目叫《家鄉的那山那水那樹》
天高雲淡,清風徐徐,又是一年裏最讓人心動、最有詩意的季節。
昨夜又夢回家鄉,那山那水那樹依舊清晰,讓我醉在夢中,不願醒來。
家鄉的山,叫染雲山。它沒有才華橫溢、壯志難酬的古仁人的手記,沒有歷史故事讓這個地方名聲在外,也沒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緻使文人或獨善其身者慕名而來的景緻。卻用它清靈神秀、質樸醇厚的身軀,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家鄉百姓,在他們淳樸憨厚的外表下,自然流露的是人性最純凈的真、善、美。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人與人雖近在咫尺,心卻遠隔天涯,是不是在繁華的外衣下,在匆忙的腳步中,失去了很多?
在染雲山腳下流淌着一條清清的河流——川溪。與那山相依相偎,隨着季節的變化,水流時而歡暢奔騰,響聲震徹山澗;時而安靜祥和,如歌如訴。那山和那水相遇在無限的時間,交會於無限的空間,一個小小的戀情締結在那交叉點上。染雲山袒護着川溪,就像一位男子愛着自己的妻子一樣凝望——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常聽進山出山的人念叨:這(那)里山好,水好,空氣好。除此之外別無他話。
在這裏待久了,會失卻憤世嫉俗的勇氣,會恬靜得淡泊如水,這裏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但會磨平風華正茂的我們的銳氣與意氣。所以對這句唯一的贊語,有時不免在心底跟這個地方賭氣。
雖然有時我也恨這高高的大山。山裡人心早已疲憊,每年春風又綠這山這水時,總在想着:上天何時發慈悲,能讓我們走出這大山呀!千百次地問,千百次的沉默,只有山裡人自己知道。對一些事無望的時候,會累及對沿途的風景也麻木不仁,而且痛恨這山山水水,連帶怨恨所有山下的人了。甚至如果誰要說,這裏山好,水好,空氣好時,我就嗤之以鼻,要不你帶點空氣回去?
而今,大山外的我,享受着多彩的世界,翱翔於廣闊的天空,卻越發眷戀起家鄉那山那水那所有的一切,更讓我魂牽夢繞的是那滿山遍野的楓樹。
“曉來誰染楓林醉,總是離人淚”,“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萬里雲天看雁風,秋心一點嘆飄零,離人更遠山依舊,片片紅楓書幽情”。古代詩人吟唱的楓葉,大多留下一種凄清悲涼的色彩,總是蒙上一層感傷情調。其實,滿山紅葉最是一幅值得讚頌的醉人圖畫!
染雲山上的楓樹比別處的都美。當霜清霧冷之時,萬木飄零,百花凋謝,楓葉在寒霜涼風中開始光彩奪目起來。滿山坡的林子,千葉競紅,艷麗如霞的色彩,讓人生出無盡的遐想來。楊萬里的一句詩“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一夜的清霜,一夜的涼霧,一夜的秋風,釀就了清冽的秋酒。滿山的楓樹像不懂世事的孩子,趁着夜色偷偷地飽飲這濃濃的秋酒,一夜醒來,仍在樹枝上搖搖晃晃,那片片欲飛的葉子是如此的通紅。醉了酒的紅葉,不好意思地無力地醉靠在老松的胸前……風中飄舞的紅葉,紅得像花,紅得像雲,紅得像火,紅得熱烈飛動,紅得叫人動情,紅得叫人心跳,那是涼秋里最迷人的暖色。
色彩飽和的紅葉落滿山溪,碧色的川溪澗水中漂浮着片片紅葉,紅葉和着映在澗水中的朵朵白雲緩緩流去,時光在紅與白的對比中冉冉流逝;秋風中,熱烈飄飛的紅葉落滿山坡,紅色便又有了綿長而美妙的階梯,它彷彿演示着秋光的流逝,生命在燦爛中蒸發。那飛舞着的紅葉,不正是對生命的意義做出的熱烈的詮釋嗎?
夢中的家鄉啊,讓我如痴如醉。家鄉那山、那水、那樹,我心頭永遠的思戀!
黃畋很陶醉地讀完了散文。
林丹楓讚不絕口的一番評論后,拍了拍黃畋的肩膀問道:“你讀‘雲中漫步’的散文多長時間了?”
“起碼有五年了。”黃畋回答。
“五年粉絲?”林丹楓問。
“鐵杆粉絲。她的散文,只要我讀過的,我幾乎可以倒背如流;只要能收集到的,我完全整理珍藏。”黃畋很真誠的樣子。
“想見見‘雲中漫步’?”
“可謂朝思暮想。”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怎麼……是你?”
“不不……我不是雲中……”
“那是……”
“‘雲中漫步’是胡水雲的筆名。”
“是團省委的胡水雲?”
“正是她,我的學姐。”
就這樣,黃畋知悉了胡水雲就是“雲中漫步”這一秘密。從此後,黃畋對胡水雲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今天能夠與胡水雲同游落雁湖,他感到很興奮。
小船劃到湖中間,停了下來。也許是受到湖光水色的感染,也許是離開喧囂鬧市心境的怡然,黃畋和胡水雲都很放鬆。二人仰卧在小船上,望着藍藍的天,白白的雲。聽湖水輕輕拍打着船舷,任小船隨波逐流。
“黃畋,說說你的故事吧,你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胡水雲輕聲地懇求道。
“好吧,就算是為你的下一篇散文提供些素材吧。”黃畋同意了。可是,向身邊的才女傾訴什麼呢?自然應該圍繞愛情。因為,人生在這個季節,盛開的就是愛情。可是,黃畋卻恰恰缺少真實的愛情。那麼,就回憶自己銘記在心頭的暗戀吧。暗戀一個人更痛苦。
忘記是誰說過:養蜂人,是中國的吉普賽人。因為愛,他們逐花而居。
養蜂人應該都是性情趨於平和的中年人。因為,居無定處、流離失所的漂泊,那難耐的寂寞,不分晝夜忙碌的辛苦,是被年輕人拒絕的。
每年,春光三月,他們便帶着自己的蜜蜂出發,如同遷徙的候鳥,追趕着槐花的芬芳。看到他們的身影,人們才恍然大悟:春天終於來了。
那一年春天,在長白山脈的一座小城的市郊。十四歲的黃畋放學后閑來無事,背着書包到山路上散心。穿行在彎彎山路,如同在綠色的海洋里泛舟。
在一塊山窩裏的小小空地,黃畋看到了一排排蜂箱和簡易帳篷。
淘氣的黃畋懷着好奇心,小心翼翼地順着兩排蜂箱中間的窄路,在蜂來蜂往,散發著絲絲蜂香的間隙,悄悄地向前走去。
在帳篷邊,黃畋與一位全副武裝的養蜂人擦肩而過。只見養蜂人戴着白色的蜂帽,網狀的護面和下擺隱沒了整個上半身。穿過飛舞的蜂群,慢慢走進蜂箱,掀掉隔熱的覆布,隔着紗蓋觀察了一陣,等蜜蜂們都安定下來,再拿掉紗蓋,小心翼翼地把蜂胚抽出來細看。蜂胚上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而動。黃畋不寒而慄,而這一切,在養蜂人那裏卻更像是一件藝術品。養蜂人看着看着,乾脆就找個地方坐下,前前後後擺弄着蜂胚,嘴角時不時浮現一絲笑意。
忙完了,養蜂人解除了“武裝”,露出了真面目。原來是一位十四五歲少女,一襲紅裙,面如桃花。
黃畋完全被眼前的一幕所陶醉,傻獃著一動不動。
突然間,一隻蜜蜂落到了他的手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蜇了一下。“啊!”黃畋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
少女被黃畋的叫聲驚動了。她趕忙跑進帳篷里,拿出一個小瓶子。邊說“對不起”,邊從瓶子裏倒出藥水給黃畋抹手。
就這樣,蜜蜂漫舞的花叢間,少男少女相識了。
少女名叫甜女,是江南人。父親是聞名江南的“蜂王”。前年冬天,父親因病去世了,把二十幾箱蜜蜂留給了甜女。從此後,甜女離開了學校,帶着有病的母親開始了養蜂人的生活。春季從家鄉出來,一路趕着花期北上。
“可是,不讀書怎麼行?難道,你要終生以帳篷為家,始終漂泊四方?”黃畋同情地問。
這時,落雨了。北國的雨,細密而急促。透過密密麻麻、團團簇簇盛開的槐花落下,一滴、兩滴、三滴……
“這是太陽的淚珠……”甜女有些傷感。
黃畋不忍心再追問下去,和甜女坐在樹下說話。
班裏的趣聞逸事,特別是男生們經常鬧出的笑話,黃畋講了一個又一個。甜女貪婪地聽着,不時地笑出了聲。那“咯咯咯”的笑聲,如風搖銀鈴,悅耳動聽。
黃畋把肚裏的故事都倒出來了。他有些失望地望着甜女,不知道再用什麼方法能夠讓她忘記憂愁。甜女以為黃畋講累了,連忙拿來半碗蜂蜜水,讓黃畋喝下去,潤潤嗓子。
黃畋覺得蜂蜜水甘甜甘甜,心裏熱乎乎的。
甜女低下頭,不情願地講道,前幾天,她正在帳篷中照顧媽媽吃藥,幾個十幾歲的調皮鬼偷偷襲來,點着了附近的茅草。甜女發現火光,趕忙扯了條毯子撲過去。扑打了半天,終於把火撲滅了,可是自己的手卻燒傷了。
黃畋心疼地捧起甜女的手,連連吹着氣,想以此減輕她的疼痛。
“從今天起,我黃畋保護你!”黃畋挺直胸脯,立下誓言。
甜女笑了,說:“小哥哥,你不念書怎麼行?”
黃畋說:“我可以放學以後來。一邊保護你,一邊輔導你學習。”
“那最好了,謝謝小哥哥。”
“不客氣,誰讓我是男子漢。”
“可是,小哥哥,我們還都是孩子啊。”
“這……沒關係,我爸爸媽媽是官,我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幫助你的。”
就這樣,在那個花期,黃畋成了甜女的護花使者。
爸爸媽媽發現,兒子一下子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變得乖了,懂事了,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當發現了兒子的秘密后,爸爸媽媽被感動了。爸爸讓人給甜女的“家”送去了一些食物等救濟物品,媽媽也讓醫生朋友去給甜女的媽媽治了病。
每天早早起床后,甜女忙碌着查看蜂箱、割蜂蜜、劈柴、燒水、煮飯。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她便坐在老槐樹下,邊看書邊等小哥哥黃畋的到來。
有一次,黃畋和甜女談起了理想。黃畋說,自己長大后,要當官,當大官。甜女說,自己長大后,要在家鄉開一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蜂蜜店。讓天下人都吃上“甜女”蜂蜜,家家戶戶生活都甜甜蜜蜜。
有時,他們會一起唱甜女教的《養蜂人之歌》。
追逐着花的芬芳,
伴隨着明媚的春季,
聆聽小鳥在枝頭的第一聲鳴叫,
沐浴着綠葉滾落的第一滴露珠。
我們養蜂人勤勞的腳步,
彈奏着人生甜蜜的樂章。
風餐露宿的時光,
漂泊流浪的艱辛,
背井離鄉的寂寞,
流離失所的惆悵。
我們用汗水和淚水,
釀造生活的蜜漿。
歲月無情更替,
人生興衰無常,
我們簡單的行囊,
裝滿了花一樣的夢想。
輾轉南北的養蜂人,
用雙手編織着希望。
真的是時光如水。歡快的日子,突然間結束了。
那天放學后,黃畋哼着歌兒,來到甜女的“家”。
一切一切都消失了。蜂箱、帳篷,密密麻麻舞動的蜂兒,一下子無影無蹤……
山間,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黃畋這才發現,樹上的花兒謝了。那潔白如雪的槐花,已經不見了蹤影……
黃畋覺得如同在夢裏。他百思不得其解,怎麼也不相信,甜女會不辭而別,沒有留下絲毫痕迹。
終於,黃畋想起了他和甜女曾經在不經意間的約定:將來如果有一天分開,會請小鳥傳書的。黃畋仰起頭來,望着老槐樹上的鳥巢。也許,那裏就是甜女的郵箱,他想。
結果,黃畋爬上樹后,發現“郵箱”里什麼也沒有。
那一天回家的路,很長很長。黃畋像丟了魂兒似的,一連三天不吃不喝。
第四天上午,黃畋收到了一封來信,信是甜女寫的。
黃畋哥哥:
因為追趕花期,我和媽媽還有蜜蜂匆匆而去。因為怕你傷心,我選擇了不辭而別。
我已離開你,並且必將越離越遠。槐樹花落,梔子花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無休止地伴隨花季遷移。這就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命運。
謝謝你,小哥哥。謝謝這兩個月的相伴。不管我漂泊到哪裏,我都不會忘記這一段時光。在我註定要寂寞的人生里,你留下了一頁足以讓我一輩子回憶的快樂。
知道你有遠大的抱負,很為你感到高興。我會在一生中,默默為你祝福。也希望你記住,不論長大后你當上了多大的官,有一雙眼睛始終在遠方注視着你……
黃畋的故事講完了,仍沉浸在傷感中的他嘆氣不止。
“我……能理解,這是你的初戀?”胡水雲問。
“……也可以這樣認為。”黃畋輕聲回答。
“刻骨銘心?”
“……難以忘懷。”
“再沒有聯繫?這麼多年……”
“杳無音信。”
“你……如今已功成名就,該回首往事了。”
“怎麼拾夢?她是浪跡天涯的養蜂人……”
“也是,天涯何處無芳草……”
“你剛才說什麼,胡部長?我功成名就?”
“是啊,堂堂的省長秘書,在人們的眼裏,響噹噹的二省長啊!”
“別忽悠我了。我僅僅是個秘書而已,何況,現在還是待業之中。哪裏比得上你,團省委的青農部長,青年領袖,未來國家的棟樑之材。說不定哪一天,我能給你當秘書,還要靠你的恩賜呢。”
“還有一個問題請回答。”
“你問吧,我一定如實相告。”
“我相信。因為,你把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都坦白了。”
“那是,基於對你的信任,胡部長。”
“後悔了?請放心,我有自己的人格,會為你保密。”
“你這是心靈訪談?”
“絕對私隱,絕對保密。否則,將來什麼時候,黃畋省長在指點江山的時候,社會上爭相傳閱有關他當年戀情的文章,我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嘿……沒有那麼嚴重。”
“你還要回答一個問題。”
“請講。”
“你後來讀瀋陽農業大學,與對甜女的思念有關嗎?”
“……有關。那一年,我考大學填報志願時,家裏分歧很大。父親希望我報考北京外語學院,將來成為一名外交官,為國家服務,也可以光宗耀祖;母親希望我報考中國醫科大學,將來成為一代名醫,懸壺濟世。可是,我卻堅持學農,要報考農口院校。最後,當然是我勝利了。在父母的嘆息聲中,我報考了瀋陽農業大學。母親曾遺憾地說過,我們這個家庭,也許是命中注定,三個人的職業,一個是迎接人生的降臨,一個是為人生送行,將來,兒子的職業是為人填飽肚子。普通人生的全過程,我們家都涉及了。”
“他們不知道,你的選擇是因為心中的遺憾?”
“不會知道的,那是我最為神聖的秘密。”
“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
“初戀嘛,總是難以忘懷。”
“我為丹楓高興,也為她的選擇遺憾……”
“為丹楓遺憾?你的想法是錯誤的。人的一生,誰能沒有幾次偶然?誰心中沒有珍藏的秘密?能因為這些,就否定這個人的情感?”
“不不……黃畋,我是想探究,探究你和丹楓的關係。”
“你是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發展得有些異於常態?”
胡水雲想了想,說:“我和丹楓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是女孩們常說的那種‘閨中私密’。”
“我明白,你們女生好起來很哥們,無話不講的,特別是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覺得,你還是應該……”
“應該怎樣?”
“善待丹楓。”
“善待丹楓?”
“是的,我是指在感情上的善待。”
“能解釋一下嗎?”
“過去的,就永遠塵封,不去驚醒。”
“嗯……”
“全心全意去愛……”
“可是,我總是心裏有障礙。”
“我想,我能夠理解你,因為我偷窺了你的內心世界。”
“不算偷窺,是我主動展示的嘛。”
“丹楓是個很可愛的姑娘。她多才多藝,心地善良。”
“丹楓很優秀。”
“丹楓很值得你去愛的。”
“胡部長,你不要以為我功利心太重,看重的是她省委書記外甥女的身份。”
“這一點我清楚。我想的是,難道,你會拒絕成為省委書記外甥女婿嗎?”
“當然不會。”
“智者,當借力而行。”
“是很有誘惑力。”
“所以,我認為你應珍惜,珍惜千載難逢的機遇。”
“有些事情,還是含蓄些好。你們作家不是總讚賞朦朧的美嗎?”
“機遇,總是為有準備之人準備的。”
“……不講這些了,我快成勢利小人了。”
“這才是真實的。你不覺得,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掩飾的東西過多嗎?就像女孩子化妝,濃妝艷抹的結果,是失去了自我。”
“胡……水雲……我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擔心我是林丹楓派來的卧底?來刺探你的內心世界?太誇張了,太老土了吧?我們是當代青年,用得着這樣的傳統手段嗎?”
“反正,我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暴露無遺了。”
胡水雲剛要繼續用“心靈雞湯”慰撫黃畋,一條鰱魚躍上小船。“啊!”二人驚喜不已。慌忙坐起來時,一陣搖晃,小船險些進水。
3
雞叫頭遍時,谷川已經披衣從炕上坐了起來。
谷川很興奮,昨晚幾乎一夜沒有入睡。因為,今天早晨,由接未歸擔任總經理的“楓橋村蛙王養殖公司”舉行開業儀式。曾經參加過無數次大公司、大企業開業儀式的谷川,為大山裡由農民組建的這家規模不大的養殖公司的開業,從心裏感到高興。
回到紅楓湖已經半個多月了。除了忙於遠山縣國際楓葉節籌委會的一些事情外,谷川隔三差五地回到楓橋村,住進接未歸家的“楓橋賓館”。
谷川發現,接未歸正在籌備一件大事情,這件事情,讓谷川激動不已。
可以看得出來,接未歸對“蛙王”開業儀式相當重視。雖然他沒有主動介紹今天開業儀式的程序和內容,但從他的神情中,谷川還是感受到,這是楓橋村多少年來從未有過的重大場面,是七溝八嶺山裡人天大的事情。
本來,谷川有幫助接未歸設計設計開業儀式的念頭。但是,轉念一想,在接未歸的眼裏,自己畢竟是個外鄉人,在一些事情上過於主動和積極,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搞得不好,很容易弄巧成拙。
也是,農村人歷來重視禮數,紅白喜事更是不能含糊的。老人祝壽、孩子過生日、嫁姑娘娶媳婦,再困難的家庭也要把這幾樣大事辦得熱熱鬧鬧,氣氣派派的。何況,這是他們祖祖輩輩,連想都不敢想的自己“蛙王”公司的成立。
群山環抱中的楓橋村,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可以用立體資源寶庫來形容。在這一望無際的林海間,生長着一種名叫林蛙的兩棲生物。山裡人稱它為蛤蟆、田雞。
楓橋林蛙個頭很大,長着青白色的身體,紅色的肚皮。谷川很小的時候,就有吃林蛙的記憶。那時候,村裡村外的人,經常給酒爺送上幾隻林蛙。酒爺便把林蛙肉炒了下酒。當然,一盤林蛙肉的大多半,要裝進谷三的肚子裏。酒爺說,自己沾沾味就行了,反正一口酒喝到嘴裏,什麼美味都是酒味了。後來,谷三才漸漸明白,那是酒爺捨不得吃,才用這些話來哄他的。
有一年,山裡遭了災,許多家斷了糧。不僅野菜、樹葉、樹皮成了口中餐,很多過去大家不屑一顧的東西也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很自然,容易捕捉的林蛙便成了山民們的救命美食。過去曾經因林蛙長相醜陋,而不敢吃的人,也飢不擇食了。
也就在那一年,年僅五歲的小谷三學會了捕捉蛤蟆。
谷三學着大人的樣子,做了個“扒網子”。他在一根長長的木杆前面,按上了一個三角形的網。這樣,即使自己不下到水裏,也能夠捕撈到溪水裏的蛤蟆。那時候蛤蟆也多,幾乎有水的地方,就能捕捉到。酒爺曾經擔心地對谷三說,蛤蟆也許就要絕種了。到時候,怕是整條溪水裏也撈不上幾隻。
果然,谷三漸漸長大,蛤蟆也越來越少了。蛤蟆也有了林蛙的新名字,變得越來越金貴了。
在林區長大的谷川,對林蛙很了解。林蛙作為林區的有益生物,在生態平衡方面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作為食物,林蛙也有獨到之處。它不僅肉質鮮美,而且營養豐富。人們尤其津津樂道的,是母林蛙那用於繁殖的林蛙油,林區人稱之為“蛤士蟆油”。經過一個夏天的捕食,林子裏豐富的飛蟲滋養的母林蛙肚子裏那兩塊淡黃色的油脂狀物,與蛙卵連在一起但界限分明。深秋初冬時候捉到林蛙,經過晒乾處理或者乾脆活剝,就能取出那兩塊“蛤士蟆油”。這“蛤士蟆油”是一種大補品,現在價值昂貴,有人說它是“綠色軟黃金”,做成的“蛤士蟆油”補品稱為“雪蛤”。林蛙是山區特產,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雪蛤油是林區林蛙的主要經濟產品,具有補虛退熱、滋陰補腎、潤肺生津、健脾胃的功效。野生林蛙由於其獨特的氣候、食物鏈等因素,其蛙油營養成分和蛙肉口味遠優於其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重視,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具有較高的價格優勢。
林蛙冬眠以後春天蘇醒過來,很長時間都得不到昆蟲吃。這一階段,它們就靠消耗自己體內儲存的營養。而那兩塊蛤蟆油,在這期間就溶解到了林蛙卵中間了,最後隨着林蛙卵排到水裏,成為保護着蛙卵的水泡樣球狀體。若干蛙卵聚在一起,就像一團晶瑩的軟水晶,均勻地分佈着蛙卵。蛙卵從一個小黑點逐漸變成長着尾巴的小蝌蚪,體積增加好多倍以後,仍然生活在那團透明的蛤蟆油水泡裏面,等到自己能活動覓食的時候,就已經很大了。這些日子的變化生長,就是靠蛤蟆油那豐富的營養。
作為分管農業的副省長,谷川早就有意在開發山區經濟上做文章了。他曾經在大會小會上講過許多次,號召山區涉林縣政府廣開思路,開發山區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產業化項目。但是,始終沒有多大效果,一些項目規模也上不去,效益不夠理想。
那天晚上,谷川在與接未歸閑聊時,得知了“蛙王”公司要成立的消息。接未歸充滿信心地告訴谷川,“蛙王”公司在體制上,是全村入股,公司加農戶的運作方式,每家每戶都是股東。每年秋天,公司給村民們分紅利,讓山裡人也嘗嘗當老闆的滋味,也過過領工資的日子。讓“蛙王”給山裡人的日子,添金添福。
谷川對接未歸的遠大目標和宏偉藍圖,表示讚賞和支持。與此同時,他提出可以給“蛙王”公司當顧問,並且分文不取報酬。為了打消接未歸的疑慮,谷川自稱和城裏專門做林蛙生意的公司關係很鐵,可以幫助“蛙王”銷售,還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接未歸通過交談,覺得谷川挺內行,便同意聘任這個顧問。
正式擔任“蛙王”公司顧問的谷川,昨天夜裏躺在炕上想了很多很多。他既為接未歸的“蛙王”公司成立感到高興,又考慮到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他心裏清楚,很多事情,願望和結果存在太大的差距。就“蛙王”公司而言,資源優勢是獨特的,這一點沒有問題。但是,作為一家農民企業,在企業管理經營、技術資金及市場開拓方面,還要下很大的工夫。谷川想在這方面,多為接未歸操操心。
谷川已經想好了,準備請省農科院的專家們擔任“蛙王”的技術顧問。谷川認識的一位老專家,在經過無數次試驗后,總結出了一套林蛙養殖新模式。林蛙養殖過程中的難題較多,比如幼蛙的成活率問題,餵養、防逃及防天敵問題等,老專家都找到了解決辦法。老專家還解決了餌料和林蛙越冬難題,並摸索出了“樹下種菜,菜下養蛙,蛙吃害蟲護菜長,蛙糞還田增營養”的立體生態養蛙模式。老專家和谷川私交很好,谷川張嘴相求,他一定會出手相助的。谷川還想請林蛙養殖方面的專家長期住在楓橋,就一些技術難題研究攻關。如果官復原職,還要請省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把“蛙王”作為重點產業項目培養扶持,從省“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中拿出一塊,來支持這個項目……
在門前小溪里洗了把臉,谷川發現,村裏的人興高采烈,三三兩兩有說有笑,往東面山凹走去。那裏便是“蛙王”公司的總部。
谷川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很想出席“蛙王”公司的開業儀式,又擔心被村裡年長的鄉親認出來。自己二十多年無影無蹤,突然一下子冒了出來,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震動。猶豫了一會兒,谷川還是決定先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