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入

第三章 再入

即使不算那次令人尷尬的事故,返回地球的旅途也不能說舒適。

被魯登科大夫喚醒以後不久,他第一次震驚了。

沃爾特·科諾一直在她身邊飄來飄去打轉轉。雖然尚未完全清醒,弗洛伊德還是覺察到有什麼事情很不對勁兒:他們的歡快表情太有點誇張了,掩飾不了那一絲緊張氣氛。

直到他完全恢復體力,他們才告訴他:昌德拉博士不在了。

火星軌道外的某個地方,監測器沒有記錄具體時間,他死了。他的軀體,沿着“萊昂諾夫號”的舊航跡,早已湮滅於太陽的烈焰之中。沒有人知道死因。

倒是麥克斯·布雷洛夫斯基提出了他極不科學的看法。然而主任軍醫卡特林娜·魯登科也不想反駁:沒有哈爾,他活不了。

又是沃爾特·科諾,他添上這麼一句:“我好奇,哈爾該怎麼想。肯定某個東西在監視我們的全部通訊。早晚他會知道的。”

現在,他也不在人世了。——所有人,除了小冉妮婭。他們有二十年不見了,當然,她的聖誕卡總是被準時送來。最近的一張還釘在他的案頭:餓狼追逐着一輛滿載禮物的雪橇,穿越俄羅斯的茫茫雪原。

已經四十五年了啊!萬眾歡呼聲中,“萊昂諾夫號”進入繞地軌道,那彷彿還是昨天。人們的掌聲顯得有些壓抑,不失尊重卻非發自內心。

木星航行的成功,打開了一個潘多拉之盒。裏面有什麼?人們卻不知道。

發掘月球上那個黑色方碑,第谷磁異常源一號的時候,不過寥寥數人。

在“發現號”那次多災多難的木星飛行以後,世人才知道,早在四百萬年以前,一種智慧生命就已經探訪過太陽系,並且留下了名片。人們得到的是一個盼望了幾十年,不太意外的啟示。一切都發生在人類史前。

“發現號”上一連串神秘的事件,無非是機械故障而已。第谷磁異常源一號對哲學的衝擊卻是深遠的。儘管如此,宇宙中,人類還是形單影隻。

現在一切都改變了。一擲之外的時空裏,一種可移星換斗,不可思議的智慧生命,將一個一千倍於地球的行星摧毀了。

更為可怖的是那內在的人性。就在曜星誕生以前,從尚且完好的木衛附近傳來這樣的訊息:諸世界皆歸汝所有,除歐羅巴不得涉足那奪目的新星帶給人類的,既有希望,也有恐懼。

除了它被太陽遮蔽的幾個月,黑夜消失了。

恐懼——因為那萬能的擁有者,本不可能有這樣原始的情感。

希望——它徹底改寫了人類社會的政治進程。

老話總是說,除非有來自太空的威脅,人類不會聯合起來。曜星是否構成一個威脅,人們不知道;但顯然是一次挑戰。這就足夠了。

從巴斯德城,海伍德·弗洛伊德注視着全部變遷,好像他是一個來自異域的觀察員。

本來,病癒后他是不打算留在太空的。這個漫長的恢復過程讓他的醫生們火冒三丈卻也無可奈何。

回想過去幾年的平靜,弗洛伊德很明白為什麼他的骨骼拒絕癒合——他原本就不打算返回地球:那個懸在天上藍白相間的大球,已經與他沒有牽挂。

很多時候,他懂得昌德拉博士為什麼失去了生活的意志。他沒能和第一位妻子一同飛往歐洲,純屬偶然。瑪麗安死了。關於她的記憶,關於她的生活,彷彿是陌生人的故事。兩個女兒自然都已成家,卻更像是和藹可親的路人。

失去卡洛琳,完全是他自己的錯。雖然他也無可選擇。

一件她永遠也不能理解的事,也是他自己也未必能夠明白的,為什麼,他要離開家園,自我放逐到陽光不能及的陰冷深空。他理解,甚至在航行期間就知道,卡洛琳是不會等他的。他只是無奈地希望克里斯能夠原諒他。

這一絲溫情也沒有到來,兒子失去父親太久了。弗洛伊德回來的時候,克里斯已經找到了另一個父親,卡洛琳的伴侶。

雖然離別是徹底的,弗洛伊德永遠也不能忘懷。他還是挺過來了,以某種形式。他四處流浪。

當那漫長的療養結束以後,他終於回到地球。然而一系列的過敏癥狀——包括罕見疑難病,比如骨質疏鬆——迫使他立刻被送迴繞地軌道。

他就留了下來,除了偶爾到月球旅行,徹底地適應了慢慢旋轉的太空醫院裏零到六分之一重力。

他沒有隱居——從來沒有。甚至在療養期間,他的生活也是由回憶錄,沒完沒了的聽證會加新聞採訪塞滿的。一個受傷的人用這樣自得其樂的生活得到安慰。

第一個十年,2020-2030年,不留痕迹地飛快逝去。當然,一樣有危機,醜聞,犯罪,以及災難——著名的加利福尼亞大地震。弗洛伊德在太空注視着那無邊的恐怖。在天氣好的時候,用最大解像度,他們本可以看出每個行人。但是這樣的千里眼,也沒能讓他們注意到從燃燒的城市裏逃難的人群。地面的現場報道揭示了地獄的真正景象。

這十年裏的政治變遷,很久以後才顯現出來。地緣政治的演變,和地理板塊的運動,彷彿正好相反,就像時間在反演一樣。

起初,地球上只有一個泛大陸,億萬年間,它分裂了。人類也被分離成無數的部落和民族。

現在,隨着古老的語言和文化差異逐漸模糊,它又重新融合起來。這一進程很早就開始了,那是噴氣時代帶動了環球旅遊。只不過曜星將其加快了。

幾乎同時——當然不全是偶然——發生了衛星和光纖為標誌的通訊革命。

在200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長途電話費取消了。

在無數嘈雜聲中,人類作為一個大家庭,走進了新的千年。和尋常人家一樣,這個家庭也不總是祥和的,不過那些爭執不再威脅這個行星的生存。

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核戰爭並沒有使用比前一次更多的炸彈:只有兩顆。雖然當量更大了,傷亡卻小得多,因為都投放在人煙稀少的油田。

三巨頭:中國,美國和蘇聯以非凡的智慧和速度封鎖了戰區,直到所有倖存的戰鬥人員恢復理智。

這十年裏,大國間的戰爭是不可想像的,就如上個世紀美國和加拿大沒法打仗一樣。並非人類有了了不起的進步或者其他因素,除了,人總是求生而不是求死。很多和平機制並不是特意設立的,但是政客們總是在出事以後才發現,那些機制運轉良好……沒有任何政治家或者理想主義者發明了“和平人質”運動。這個名字得於巧合:人們發現,任何時刻,總有幾十萬俄國人在美國遊玩,而五十萬美國人常住在蘇聯。他們和其他普通人一樣,在業餘時間對着堵塞的下水道大發牢騷。也許更重要的是,兩方面都有很高比例的特殊身份人士——出身豪門望族,或政府權貴的公子和千金。即便有人希望戰爭,策劃一次大規模戰爭行動實際上也不再可能。

光明時代的曙光在九十年代降臨。新聞媒介使用攝影衛星得到的照片,比那些三十年來軍用偵察衛星的結果還要清晰。五角大樓和克里姆林宮都很惱火,他們怎麼也比不上路透社,美聯社,和不知疲倦的,全天24小時工作的軌道新聞社的攝影機。

到2060年,世界雖然沒有完全放下武器,和平還是得到了有效的維護。剩餘的五十件核武器完全被置於國際社會的監控之下。

不出所料,倍受人民擁護的君主愛德華八世順利地當選為第一任行星元首,只有十幾個國家反對。那些國家的領土和國力不等,比如仍然頑固堅持中立的瑞士(當地的飯店和旅館自然熱烈歡迎新上任的官僚們),以及金融上更獨立的馬爾維納斯。被激怒的不列顛和阿根廷的任何相互蒙蔽的企圖都受到了抵制。

本來完全多餘的軍備體系現在解體了,工業界給世界經濟以前所未有的——的確,有時不完全是健康的——推動。再也沒有重要原材料和關鍵人才被那個黑洞所吞噬——或者更糟,為虎作倀。他們正在重建這個世界,修復這個多少世紀以來被蹂躪和冷落的世界。他們也在建設其他新世界。人類發現了“道義戰爭”,在可以預見得到的萬千年裏,都足以滿足這個物種過剩的精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2061太空漫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2061太空漫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