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威尼斯的狡猾商人
一道完美的傳統意式大餐,是由前菜antipasto,第一道主菜PrimoPiatto,第二道主菜SecondoPiatto,配菜Contorno和甜點Dolceegelato組成的。如果說地中海郵輪之行是一道風味獨特的主菜,那麼我們此行的第一站威尼斯無疑就是一道開胃的前菜。
當天早上我們從瑞典的阿蘭達機場出發,在法國轉機後到達威尼斯的馬可波羅機場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在降落機場的時候,我的心已經激動地快要跳出來了——威尼斯,終於到了!初識威尼斯,還是因為中學課本里朱自清的那篇課文。裏面的詞句令我一直印象深刻,難以忘懷。而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又讓我對這個地方更多了幾分好奇和期盼。那個時候,對於學生時代的我來說,威尼斯只是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夢。
從來沒有想到在未來的某一天,我的夢,可以有我自己來實現。
一下飛機,我就立刻領略到了威尼斯商人的厲害。從機場到羅馬廣場的短短一段路程,就花了我33歐大洋。這還不算,在到達廣場的時候,我明明看到計價表上是26歐,誰知車一停下就好像變戲法似的biu一下就跳到了33歐,着實讓人鬱悶吶。雖然想和他爭辯幾句,但無奈我臨時記住的一些意大利文都和吃吃喝喝有關,再說又不想影響大家的愉快心情,所以只得乖乖伸出腦袋挨了一小刀,還好還好,只是擦破點皮,還沒見血。威尼斯的特色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水。這座建造在水上的城市,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據說為了躲避戰亂,威尼斯人的祖先來到了這片安靜的地方,在一片淤泥和淺灘中建造了威尼斯,當時它是屬於東羅馬帝國的一個諸侯國。而後經過了近10個世紀的發展,威尼斯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水上優勢,成為當時意大利及周邊地區一個頗為強大的國家,擁有“地中海貿易中心”之美譽。在1381年打贏了與熱那亞的戰爭之後威尼斯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威尼斯共和國。1797年,又被拿破崙所征服,經歷了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滅亡。這裏的建築方法更是特別,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麼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幾乎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
這座水上城市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就像蛛網一樣密佈其中,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意大利大陸半島連接。所以如果要想進城的話,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你可以搭公共汽“船”,也可以打的,當然這裏的TAXI都是船哦。因為想偷個懶,又想圖個新鮮,所以我們也很豪爽的招了一個船的——
結果,我再次領教了威尼斯商人的厲害。
坐上船沒一會兒,我都還來不及領略一下水城的美麗,就只聽小船已經突突地停了下來,然後船夫笑眯眯地告訴我們——到了!
啊啊!真的真的只有三分鐘啊,我們完全自己都可以走過來的!連腸子都要悔青的某人只好再次乖乖掏出了45歐大洋。好悲慘啊,我都還沒有看清楚威尼斯,就已經被莫名其妙地宰了這麼多……不過船主已經算是客氣了,之前談價格的時候本來說好是60歐,可能他自己都覺得有點過份就自動降到了45歐。
在這裏,我要以血淋淋的教訓提醒大家,出行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啊!
當天因為時間已經不早,所以我們在旅館安頓好之後就在城裏到處閑逛,把重要的景點都安排在了第二天。直到此時此刻,我才從挨了幾刀的鬱悶心情中平復下來,好好體會一下這座城市的動人之處。
漫步城中,隨時都可以看到那些狹小卻又別有一番韻味的河道,以及曲曲折折的幽靜小巷。在河道的兩旁,還停着不少當地居民的私家船,就好像我們這裏的私家車一樣,各有各的停靠位,井井有序。
有時還能看到這裏的居民購物駕船歸來,或是上了船出門走親訪友……這樣與水親密接觸的生活在我看來真是新奇又有趣,別有一種令人羨慕的浪漫情懷。
或許和想像中有點不一樣,威尼斯的很多建築的牆皮因為年代久遠都嚴重剝落,很多房子看起來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危房,有些教堂的尖塔的傾斜度簡直可以和比薩斜塔相媲美了。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建築雖然殘破,卻不惹人生厭。可能是在七月夕陽照射下的緣故吧,傾頹的房屋反倒折射出一種滄桑的美,與錯綜複雜的水道和式樣繁多的橋樑十分協調。
恍惚間,彷彿那悠遠的歷史正從亞里亞德海向我們飄來……
這個面積不大的城市,在鼎盛時期其艦隊控制了亞里亞德海、東地中海的廣大水域和陸上領土,威懾君士坦丁堡;同匈牙利作戰兩百餘年,同奧斯曼土耳其作戰三百餘年,為打敗土耳其甚至遠同波斯結盟。其龐大的商船隊遠航大西洋北海,歐洲許多顯赫的君主都離不開它們的服務。
這些留着歷史痕迹的中世紀建築,在夕陽的曼妙映襯下,散發著迷人又略帶魅惑的神采。就像是一位優雅無雙卻又昭華已逝的貴婦,透着一種鉛華褪盡的憂傷,一種惆悵落寞的美。
說到威尼斯,又不得不提起一個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威尼斯人——馬可?波羅。他在獄中完成的《馬可?波羅遊記》更是為全世界所熟知。其實這本書最早的名字是《IlMilione》,直譯成中文為《百萬》。據傳是因為馬可?波羅在獄中向大家講述中國的旅行見聞的時候經常使用“百萬”這個形容詞。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我們中國人口已經是同一時期歐洲人口的數倍,馬可?波羅所見到的無論是人口、房屋、田地、牲畜等各個方面當然都是以百萬計,所以他也被稱為“百萬先生”,而以他口述的內容而編寫的遊記便以《百萬》命名。
而且中國民間一直流傳,意大利餡餅源自東方文化,由馬可?波羅帶回意大利。而“將餡包入面中”對於當時的意大利人來說,實在是太複雜了,所以意大利人索性將餡鋪在面上,而演變成了如今的意大利pizza。
欣賞了一番美景,接下來當然是要解決吃飯問題了。在出發之前,我就聽說了墨魚面是威尼斯的特色菜,所以對於這道菜,我的腦袋裏充滿了很多很多美好的憧憬。
在意大利吃晚飯,先要來看看意大利人的飲食習慣。除了早中晚三頓飯以外,他們像許多歐洲國家一樣有下午茶時間Merenda,這個時間一般是下午五點以後,然後到晚上20點左右,才是他們的晚餐時間。餐廳一般在晚上19點30左右才開始營業,所以對於遊客們來說,如果想去正式餐廳享受一頓意大利菜,最好提前先墊點肚子,免得等到餐廳開始營業已經餓過頭了。當然,如果是麥當勞,比薩之類的快餐類食物,那就沒有時間問題。
我們在運河畔看到一家鮮花擁簇的餐館,環境看上去很不錯,還有個十分浪漫的名字——羅馬餐廳,於是就毫不猶豫地一頭撞了進去。
這一撞,唉,撞得我好心疼。
拿起密密麻麻,看得我直眼暈的菜單,我的兩眼就像兩盞探照燈一樣尋覓着一排意大利文——SpaghettialNerodiSeppia,我那心心念念的墨魚面!在去意大利之前,我把日常的一些意大利文全都複習了一遍,還全都打印出來隨身攜帶,這樣就能保證萬無一失嘍!在找到墨魚面的意大利文時,我因為過於激動而忽略了它的價格,等點完回過神來才發現這家店的價格比我在網上查到的要貴50%,一般的墨魚面好像是9歐到10歐,這裏居然是14歐。後來一想這靠河的風景當然不是讓人免費欣賞的,貴點也有貴點的理由吧。
侍應生先拿來一小籃麵包,不管你吃不吃,這都是算錢的。通常這個叫桌布,等於是給他們的小費。一般來說,這些麵包的味道都不怎麼樣,而且另外還要加收的12%的小費也早就算在了最後的帳單里,反正你不給也得給。
如果在餐廳里點水的話,一定要清楚說明是哪種水。因為歐洲的飲用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常喝的礦泉水,而另一種是帶氣泡的水。大多數中國人都喝不慣那種帶氣泡的,所以只要告訴對方點naturale就可以了。另外,葡萄酒也是意大利特色,這裏每家餐館都有自家釀製的homevino,口味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嘗一嘗。用來配墨魚面,當然最合適的就是白葡萄酒vinobianco了。
在我坐立不安的等待中,傳說中的墨魚面終於上來了!雖然樣子是丑了些,看上去黑乎乎一團,和燒糊了差不多。不過套用一句老話所說:不管白面,黑面,能讓人大流口水的就是好面!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捲起面,啊嗚一大口,墨魚的鮮味一瞬間瀰漫在了口腔里,滲透到了每一個味蕾之中。雖然和想像中無與倫比的美味還是有段差距,不過也總算沒有失望。老媽也點了和我一樣的墨魚面,而先生則點了他很愛吃的lasagne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道意大利菜。lasagne有點像千層蛋糕,每層有很多西紅柿醬,牛肉沫和奶酪。在瑞典的時候,這也是我們家的一道家常菜,因為做起來比較省事,往烤箱裏一烘就好,實在是太適合我等懶人了。
用完餐買單的時候,我還得意地朝着侍應秀了一下我的意大利文:Scusi,ilconto,perfavore。不過,等拿到賬單,我就得意不起來啦,就這麼幾道最簡單的菜,加一點白葡萄酒,一共花了我們80多歐大洋。
看來下一次應該轉移陣地了。
Vivi心得: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Tips:羅馬廣場是主要的中轉地,馬可波羅機場外有大巴可以直接到那裏,票價5歐,可以在機場內的自動售貨機上買票。
Taxi絕對絕對不推薦,殺人不見血。稍遠的路可以搭乘公共汽船,一小時之內票價6.5歐,十二個小時內票價14歐。
去外國旅行,當然要記住一些簡單的當地語言,尤其是像意大利這種全民英文水準普遍比較爛的國家。不過最最管用的就是這個單詞——bagno。人有三急時必定要用到,而且發音簡單——音譯“把尿”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