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啞舍·無背錢
公元1066年汴京開封
旭日還未完全升起,東邊的天空只是染上了微微的紅霞,嘹亮的雞鳴聲就已經穿透清晨的薄霧,在汴京城的上空回蕩。
各大寺院的晨鐘也此起彼伏地敲響,轉眼間寂靜的街道上嘈雜了起來,陸陸續續地出現了晨起的百姓們。
侯方傑揉了揉眼睛,靠在宮牆上和魚貫而出的同僚們告別,他在等着同是值夜的好友狄詠出來。
他們值夜的地點不同,他只是乾元門眾多侍衛中的一個,而狄詠卻是在皇帝聽政的垂拱殿當值,可謂前途無量。
不過這也不奇怪,人家狄詠有個好爹,大宋的武曲星狄青狄漢臣。
雖說狄青已經過世多年,但人家可是做過樞密副使的,那個職位是大宋武將所能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眾所周知大宋重文抑武,最終也是因為滿朝文官合力打壓,狄青鬱鬱而終。
侯方傑心下嘆了口氣,每個漢子心中都有個血戰沙場建功立業的英雄夢,而狄青正是他少年時的榜樣,只是名將還未白頭就已經扛不住世人猜忌,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正胡思亂想中,宮門吱呀一聲再次開啟,一個俊帥無匹的年輕男子推門而出,第一縷陽光正好照在他的身上,讓他整個人身周都形成一層淡淡的金色光暈,讓人望而屏息。
真是不給其他人活路了。侯方傑又羨又妒地暗暗咬牙。
狄青就是名揚四海的宋朝第一帥哥,但他少時因為替兄長頂罪,臉上有刺字,才被人稱之為面涅將軍。
每當在戰場衝鋒陷陣之時,狄青都學四百多年前的蘭陵王一般帶着鬼面具,並不是為了遮擋臉上的黥文,而是因為他長得實在是太俊美了。
說起來,狄青還是自古以來第二位帥到要戴上面具才能上戰場的美男子,由此可見這面涅將軍當年風采如何。
而這武襄公就算是官至樞密副使,也沒有用藥物除掉臉上的刺字,即使是皇帝親自勸誘也絲毫不為所動,這也是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的一大遺憾。
所以侯方傑也完全理解為何狄詠會被分到皇帝跟前的垂拱殿當值了,畢竟這是一個活脫脫的狄漢臣再世。
此時狄詠已經在清冽的春風中緩步走來,他眉如遠山,目若寒星,即便是最挑剔的人,都挑不出來他五官有任何瑕疵。
他身上穿着的是和其他侍衛毫無二致的甲衣,相帛為面,鴉青麻布為里,甲衣用青綠的顏料畫成甲葉圖案,紅錦邊,紅皮絡帶,腿系行纏,腰佩環刀。
這身禮儀性大於實用性的緊身窄袖裝束,竟然硬生生地讓他穿出一種凌厲迫人的氣勢。更顯得他身材修長英俊勇武。
侯方傑第無數次地唾棄自己為何要跟這小子做朋友,和這樣的美男子走在一起,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啊!估計這也是為什麼狄詠從小到大都被人孤立的原因,實在是一般心志不堅定的人根本承受不起。
不過天生沒心沒肺的侯方傑也只是照例腹誹了一下,就拋開了怨念,打了個哈欠道:“斯陶,今兒個早上去吃什麼?孝仁坊的澄沙糰子?觀橋大街的豆兒糕?太平坊的四色兜子?廟巷口的腸血粉羹?還是眾安橋的豬胰胡餅……”
其實大內侍衛在宮內當值之後都有管飯的,但像他們這樣的官宦子弟,自然是不願去吃那一成不變的飯食。
汴京開封無比繁華,只要兜里有錢,想吃什麼根本不成問題。
侯方傑毫無停頓地報出一大串小吃,一時間磕睡蟲都飛走了,口水無比泛濫。
狄詠看着好友垂涎欲滴的表情,冷硬的唇角微勾了一下,輕嘆道:“去清風樓吧,今天我請客,難為你跟我一起調值了。”
清風樓是汴京很有名的一家酒樓,不單單是夜裏營業,早點時還會匯聚汴京城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侯方傑摸了摸空空的肚子,笑了笑道:“切,再說這些就見外了。你我兄弟一場,我哪能看着你每天遭受那樣的折磨。”他言語間雖然很正經,但卻透着一股調侃的味道。
提起這件事,縱使是性格冷峻的狄詠,也難得鬱卒地吐出一口濁氣。
事實上,他原來是白天在垂拱殿當值,在皇帝面前幾乎天天露面,還能在殿外旁聽朝臣們參政議政,簡直是平步青雲的一個差事。
但實在架不住他每次下值回家的時候,都被街上的人圍觀,那種瘋狂的場面,越演越烈,最後他只能硬着頭皮申請調班,這下果然清靜了。
“噗!誰讓寶安公主指明想要你這樣的人當她的駙馬爺,皇上還稱你為‘人樣子’,誰不想親眼瞻仰一下這御口親封聞名遐邇的‘人樣子’啊?”侯方傑各種幸災樂禍。
狄詠都懶得搭理這喜歡嘲諷他的小子,因為他知道即使他不搭腔,侯方傑一個人也可以說得很開心。
侯方傑也了解狄詠的性子,壓根也沒指望他有什麼反應,手搭上他的肩嘿嘿笑道:“怎麼樣?被公主垂青的感覺如何?”
狄詠面無表情,因為他知道這純粹就是不可能的事。
_寶安公主是高皇后的長女,無比尊貴,又怎麼會嫁給才是五品東上閣門使的自己?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奢想過,前陣子皇帝親自召見他,話里話外的意思是打算把他賜婚郡主,讓他當個郡馬。這已經是無上的榮耀了,他沒有什麼異議。
只是婚姻大事並非他所求,他寧願和父親一樣,投身沙場,戍邊血戰。
侯方傑一邊和狄詠往城西的西角樓大街走去,一邊回憶着狄詠出街時的盛況,不禁撲哧一聲取笑道:“你要慶幸那些姑娘們往你身上投的都是簪花,而不是瓜果,否則遲早又會是個看死衛玠的人間慘劇。”狄詠的俊臉黑了幾分,心裏琢磨着要不要也像父親一般弄個銅面具,但這在汴京城委實太過誇張了,反而會落人話柄。
侯方傑湊了過去,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地說道:“知道嗎?坊間傳聞,狄大帥哥從不簪花,是在等心上人送的那一朵。”本朝男人喜好簪花,這已經是上流社會的一種風俗習慣。
每逢重大節慶,皇帝都要賜花給大臣們,這種御賜的簪花還根據品階而有所不同。
而且不同場合、不同季節、不同服飾如何搭配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光帛花就有數十種顏色品種之多,什麼見外使時不得佩戴縷金花,甚至有時候連花瓣的多寡都有這樣那樣的說法。
狄詠向來唾棄這種脂粉氣濃重的習俗,不管什麼時候都堅決不會簪花,同僚中有人看不慣者,私下諷刺他父親出身貧寒。家教粗鄙,不識禮數。
不過狄詠也知道自己是太過於出挑。這些風言風語他也從來不在意。
況且他父親確實是出身不好,還服過刑被刺過字,更不是什麼梁國公狄仁傑的後人,有什麼不能讓別人說道的?
所以侯方傑此時之言,他也是當成說笑,繃緊的俊顏鬆動了幾分,倒是有些旁人難得一見的柔和之意。侯方傑更是牟足了勁八卦,兩人就這樣並肩穿過右掖門,來到西角樓大街的西南,沿着相對寬闊的踴路街,路過臨街的開封府、殿前司、尚書省。
這些莊嚴肅穆的衙門門前,都已經零零落落地出現了早來的官員們,有認識的便和他們兩人打着招呼,寒暄兩句。
狄詠本身就不善言辭,而且交友並不廣泛,大部分都是侯方傑在笑着聊天。
他們一路走到龍津橋盡頭,就看到了一棟雅緻華麗的高樓。
清風樓在汴京頗有盛名,又臨着諸多官府衙門,許多官員都喜歡在此處歇息攀談,進了那扇彩繪雕欄的大門,右手邊大堂廳壁上就掛着一幅司馬光所著的《和孫器這清風樓》一詩。
雖是朝陽初升,但這清風樓已是熙熙攘攘,侯方傑知道狄詠不喜被人圍觀,如果坐在大堂內恐怕會人人側目,所以索性上了三樓包廂。
候方傑隨意地點了幾份想吃的早點,還未等早點上桌,夥計就又走了進來,告知說有一人想要叨擾。
侯方傑琢磨着也許是哪個熟人看到了他們上來,過來拼桌的,見狄詠也不置可否,便點了點頭。
不大會兒,一人便敲門而入,這人穿着一襲秦漢時的寬袖緊身繞襟深衣,黑色衣袍更襯得他面如冠玉,長發並未束起,只是鬆散地垂在耳後,活脫脫就像是古畫中走出來的風雅人物。
此等人物,就算是俊帥不如狄詠,也是會讓人見之難忘的。侯方傑立時就想起了對方的身份,遂起身迎之。
“喲!今天是吹什麼風啊?居然能遇見您,真是巧了!”侯方傑自來熟地拉着對方走到桌邊坐下,然後跟狄詠介紹道:“這是一家古董店的店主,在蔡河灣那邊,以前我曾在他家買過東西。”
狄詠頷了頷首,就算是打過了招呼。
他這人生來就性子冷,委實也是因為他若是太表達善意,就會招惹得他身周更不得清凈,所以他寧願孤僻一些。
只是這店主和侯方傑寒暄了兩句后,卻是衝著狄詠這邊看來,緩緩道:“在下馬上要離開汴京了,店裏前陣子收到了一件物事,在下便想着即使不能物歸原主,也要還給應該繼承它的人。”
“啊?啞舍要關了?”侯方傑吃了一驚,頓時覺得有些不舍。
算了算,這家店已經開了好幾年了,不過這店主好像一直就是如此年輕……
“啊,是時候回老家了。”店主淡淡地笑了笑,也不多解釋,從懷裏掏出一方錦帕,放在了桌子上慢慢打開。在錦帕上,一枚銅錢靜靜地躺在那裏。
狄詠在看到的那一剎那,瞳孔微縮,薄唇抿成了一條直線。
“這是……”侯方傑詫異地端詳了片刻,摸着下巴遲疑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宋九疊篆?”
皇宋九疊篆是宋仁宗皇佑年間時發行的皇宋通寶中最珍貴的一種銅錢,雖然僅僅是十多年前發行的銅錢,但因為稀少,已經在市面上是有價無市,根本買不到了。
所謂九疊篆,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反覆摺疊,盤旋屈曲。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繁簡而定,之所以稱之為九疊,並不是因為其只疊了九次,而是以九為數之終,形容摺疊筆畫之多。
侯方傑搓了搓手,嘿嘿笑道:“店主,你巴巴地把這枚皇宋九疊篆送過來做什麼?雖然這枚九疊篆很值錢,但我兄弟也不差這點錢啊!”他瞅了眼狄詠,言下之意,是想要橫刀奪愛,自己收藏
反正他又不是白拿,肯定是要付錢的。
那年輕的店家眼角微眯,整張面容立刻生動詭異了起來。
他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伸出了手,把這枚皇宋九疊篆翻了過來。
侯方傑倒抽一口涼氣,指着那枚皇宋九疊篆咬牙切齒道:“贗品!這絕對是贗品!哪有銅錢兩面都是字都是正面的?這分明就是贗品!”
那店家高深莫測地笑了笑:“你確定?你確定從未有過錢幣是沒有背面的無背錢?”
“我確……”侯方傑的聲音卡在了喉嚨里,因為他突然想起來,還真有,而且他對那件事情記得非常深刻,幾乎倒背如流。
皇佑年間,面涅將軍狄青狄漢臣領軍平兩廣叛亂,因形勢不好,在一座廟前與佛主起誓,以一百枚錢幣擲地,若全為面朝上,背朝下,則必能保佑全軍大勝。
他走出廟門后,當眾一揮手,百錢應聲而落,居然真的是所有錢幣全部正面朝上,眾皆嘩然。
狄青命左右取來一百枚鐵釘,將百枚銅錢隨地釘牢,宣佈待凱旋,自當取錢謝神,重修廟宇,再塑金身。
於是全軍士氣高昂,大敗叛軍。凱旋之後,眾人再看這百枚銅錢,原來都是有面無背的雙面錢。
這件事迹已經在坊間流傳許久,無人不佩服武襄公的機智籌謀,侯方態也是一時忘了這個典故,再回想到之前店家說要歸還這枚錢幣給它的繼承者,便立時雙目放光。
“這就是傳說中的無背錢?怎麼就只有一枚了?不是說當時有一百枚嗎?”
“這銅錢不僅僅能算命。還可以買命。”年輕的店主聲音低沉優雅,讓人聞之不禁渾身戰慄。
“這算命我懂,很多人占卜就直接擲銅錢,武襄公也是利用了這一點。但……買命?”侯方傑疑惑地問道,他從沒聽過這一說法啊。”
你沒收過壓歲錢嗎?‘歲’與‘祟’同音,所以相傳壓歲錢是可以壓住邪祟的。得到長輩壓歲錢的晚輩,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世間認為把壓歲錢給孩子,當污穢的妖魔鬼怪去傷害孩子時,就可以用壓歲錢去賄賂它們。”年輕的店主唇角勾起一個弧度,笑得意味深長,“這就是所謂的買命。”
“呃……我小時候的壓歲錢每年一拿到就會被我立刻花光……我能平安長這麼大還真是謝謝佛主了……”侯方傑聽得毛骨悚然,他從不知道壓歲錢居然還有這種用途。
“這無背錢是武襄公特製的,據說後來他把那一百枚無背錢分給了臣僚下屬,可以擋災買命。”店主緩緩地站了起來,對着從頭到尾都一言不發的狄詠淡淡道:“在下偶然之間得此枚無背錢,就歸還與狄公子,這枚無背錢,還是貼身佩帶得好。”說罷,也不顧侯方傑的殷勤挽留,施施然推門而去。
清風樓的夥計因為知道他們之間有話要說,所以除了最開始上的一壺茶外,一直都沒有上早點。
等人走了之後,才進包廂把他們點的東西用最快的速度擺了一桌子。
侯方傑見狄詠一直面無表情,也沒太在意,待夥計們都退下后,便把那枚無背錢用錦帕包住,塞進了狄詠手裏,念念叨叨地叮囑道:“既然人家都說了要貼身佩帶,等下找個繩子穿好掛在脖子上吧。”
狄詠把錦帕接了過來,自嘲地笑了笑,平靜道:“我每日在大內執勤,又怎麼會有危及性命的時候?”雖說伴君如伴虎,但大宋朝向來不枉殺無辜,不光是文臣不會被斬首,武官雖然易遭猜忌,但也不會沒有體面,就是一般的百姓都不會輕易蒙冤。
皇帝官家謙和有禮,狄詠還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有用到這枚無背錢的時候。
但他想得雖清楚,但話語間還是透着一股鬱郁不得志的味道。
侯方傑又豈會聽不出來,只得好言相勸。
其實說起來,狄青狄漢臣和蘭陵王一樣都是帥得要戴面具上戰場,最後也都是遭了帝王的猜忌,歷史總是重複若令人無奈的巧合。
侯方傑正一邊思緒跑得沒邊地腹誹着,一邊搜腸刮肚地挑着安慰人的話。狄詠卻比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噤聲,侯方傑正在疑惑時,就聽到隔壁包廂內傳來了交談聲。
清風樓的隔音並不太好,但也不會有哪個人會在此處商量什麼機密的事情,隔壁包廂的兩個人說話聲也並不算大,但對於習武而耳目聰穎的狄侯兩人來說,聽得一清二楚。
前面這兩個人都說了什麼,狄詠一開始都渾然不在意,但他們居然都說到了強唐弱宋。
這個論點在坊間也多為流傳,宋朝言論自由,倒也一直有人抓住這點不放。只是自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后,武將的地位就一落千丈,這也是狄詠的父親狄青被瘋狂打壓、導致鬱鬱而終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當今宋朝自是不能與唐朝兵強馬壯相比。今日正好那古董店店主歸還父親所制的無背錢,狄詠難得有些說不出的鬱悶感觸,想聽聽他人都是怎麼評判的。
只聽其中一個聲音頗為不忿地拍桌道:“大宋積弱已久,打仗勝不了,即使勝了也要賠款,簡直就是民族屈辱的一段歷史!爐子,你怎麼又把羅盤調到這個時代了?看着就憋氣啊!”狄詠捏着茶杯的手青筋暴起。
這句話雖然並不是當著他的面說的,但他卻感覺像是被人抽了一巴掌一樣,臉頰生疼。此時隔壁又傳來另外一個冷靜沉穩的聲音,淡淡道:“打仗?主要是看為什麼而打仗。那些外族人拚命一場,也不過是為了得到中原的瓷器絲綢茶葉,開放互市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死人,還能交換瓷器絲綢茶葉,那麼誰還會打仗?就像商家開店會有小流氓來收保護費,你是給錢呢,還是等小流氓們把你的店砸得乾乾淨淨再給錢呢?你又不能把那些小流氓完全殺掉,所以只要不是想要魚死網破的,就知道怎樣做出選擇。”
狄詠聞言一怔,他倒是完全沒從這個角度想過。但從大局來考量,確實也是如此。
漢武帝時期也是因為文景之治而國庫富餘,大征匈奴的軍費是一筆極大開支,連年征戰賦稅會讓百姓勞民傷財民不聊生,就連漢武帝到晚年時期也曾有頗多懊悔。
而且游牧民族確實難以圍剿乾淨,就像此人所說,商家根本沒有絕對的實力可以讓小流氓消失。
而且更可怕的是。即使解決了這一批小流氓,還會有下一批。
那個沉穩的聲音繼續說道:“其實各個朝代最重要的是經濟問題,大體上只要百姓能吃飽喝足,就不會有動亂迭起。例如秦始皇修長城,我估計是因為他算了一筆帳,修長城的成本要比養軍隊所出的軍費還要節省,而且還沒有了手下擁兵自重的隱患,何樂而不為呢?但宋朝君臣們發現還有更省錢的法子,不用修長城,交保護費就夠了。”
“真宗時期締結的澶淵之盟,宋朝每年給契丹三十萬貫歲幣。聽起來像是很多,你知道宋朝的的國庫,收入是多少么?這時候的宋朝年收入輕輕鬆鬆地就破億貫,三十萬貫歲幣只相當於年財政收入的0.3%,真真就是手指頭縫裏漏下點零錢就打發了叫花子,那誰還不花錢買個平安呢?咱又不差錢!”
“而且宋朝賠款只願意給白銀和絹,從來不拿銅錢當賠款,甚至限制銅錢流通出去。因為宋朝缺銅,銅錢面值都趕不上銅原料的價值,最後濫發銀票,引起了通貨膨脹,其實宋朝後來是被經濟危機給拖垮的。所以經濟學真的很重要啊……”
狄詠聽得入神,這些說法,即使是天天在垂拱殿聽政的他也覺得新奇,更別說裏面還有些他根本聽不懂的新鮮詞彙。只是……拖垮?宋朝現在一片大好河山,這人在胡亂說些什麼?狄詠鎖緊了俊眉,長身而起。
雖然他覺得對方說得很有道理,但卻有種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感覺,他一時還抓不住這種念頭,只想若這位仁兄可以結交一下。他們或許可以聊聊,例如財政收入的具體數據這種機密他又是怎麼知道的。
例如什麼叫通貨膨脹,什麼叫經濟危機。什麼叫宋朝會被拖垮……候方傑也是一起旁聽了那位仁兄的高論,新奇不已,見狄詠黑沉着一張俊臉大步而去,便連忙追了上去。
自己這兄弟一副尋仇的架勢,可別話不投機直接打了。只是侯方傑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狄詠讓夥計敲門進去之後,便聽到夥計的一聲哀號。
包廂內的方桌上擺着吃得七七八八的幾盤早點,餘下的那半碗豆漿還冒着熱氣,可是桌邊卻不見半個人影。
狄詠皺了皺眉,這就是他們隔壁的包廂,他走過來的時候完全沒有聽到有人離開的腳步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包廂的窗戶都關得好好的,若是他們從這三樓往下跳,下面街上肯定也早就有人大呼小叫了。
這時耳邊傳來夥計可憐兮兮地哀求聲:“侯少爺,您是不是認識這兩人啊?他們還沒給錢啊!”一桌早點倒沒多錢,侯方傑與這夥計還有些相熟,只好捏着鼻子認了,乖乖地伸手入懷,一邊掏錢袋一邊嘀嘀咕咕地說道:“少爺我可沒這種吃霸王餐的朋友,罷了罷了,為了之前那番言論,這點錢倒也不算什麼。少爺我當打發叫花子了!爺又不差錢!”
在帝都,官宦家庭的子弟如果不是不求上進的紈絝,那麼不外乎文武兩種出路選擇。如果選擇文官,沒有學識的就去托關係捐個官,有真才實學的那就是入太學,考科舉,進翰林這樣的途徑。
如果是選擇武將,就是殿前侍衛、到軍中歷練,封官,大概都是這樣的路線。狄詠蒙父親武襄公的餘蔭,本就是在皇帝面前掛上號的,在御前站崗了幾年,本來可以調入禁軍再歷練一下,妥妥地鍍一圈金就可以尚郡主了。但狄詠申請要去西北的最前線。既然他敢請命,皇帝就沒有不敢應允的。
更何況雖然武襄公狄青死得有些窩囊,但對於當今聖上來說,那也是少年時崇拜的對象,早就已經下旨讓武襄公在皇帝逝去后遷墳陪葬永厚陵。
此等厚愛,自然也對其子狄詠另眼相看。所以狄詠在汴京上下各種無法理解的眼神中,順順利利地來到了環州城。
環慶路統領慶州、環州、邠州、寧州、乾州,以慶州為中心,環州就是在慶州的西北方向,可以說環州這裏就是直面西夏的最前線。環慶路之前歷經種世衡、范仲淹等人精心佈置,大大小小有十數個堡壘和山寨交相照應,看上去像是牢固不破。
但狄詠到此細心察訪,越了解就越心驚。澶淵之盟已經讓宋遼一百餘年未起戰亂,但遼國這大流氓被如此安撫住了,後來崛起的西夏自然不甘人後。
在范文正公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之前,宋軍與西夏軍先後發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幾次戰鬥,宋軍都被西夏打得丟盔棄甲,死傷慘重。
雖然現在比起以前已經好上太多了,但范文正公去后,誰也不能挽救這散漫的宋軍。
是啊,誰還想打仗呢?大不了就賠點錢嘛!狄詠站在清平關的城牆上,看着天邊捲起的黃沙,幾乎遮蔽了天日,但卻無法掩埋城外那些族旗招展的西夏雄兵。
此時此刻,狄詠忽然想起年前在清風樓上旁聽到的那段言論,頓覺無比諷刺。
是的,沒錯,從指縫之間流出點零錢確實是可以打發叫花子,但長此以往,這叫花子被喂得油光水滑,膽子也肥了,想要更多的錢怎麼辦?狄詠閉了閉雙眼,扶住城牆的手堅定有力。直至今日,他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他現在在清平關戍邊,這裏東至鬼通岩二十五里,西至安邊城四十里,南至興平城三十里,北至陷道口哺二十七里,是環州城的一處堡壘要塞。
但此時,西夏大將仁多瀚帶領三萬人馬殺到此處,而清平關僅僅只有三千人守關。
在一刻鐘前,他帶領士兵剛剛殺退了對方第一波的攻擊,但狄詠知道,那僅僅是試探而已。
下一次,敵人就會亮出他鋒利的撩牙,再也不會那麼輕易地退卻。侯方傑按劍急匆匆地走了上來,拽着狄詠的胳膊就往後拉,口中憂慮至極地嘮叨道:“斯陶,這城牆壓根就不高,你還站在這裏,若是來支冷箭,立刻就把你結果在這裏了。”
說這裏是城牆那還是誇張了,照侯方傑來說這裏就是一小土包,連清風樓都比這兒高。
想到這裏侯方傑就直窩火,不到邊疆不知道,到了這裏才知道這裏落後到什麼程度。他也不是沒後悔過自己憑啥一時激動就跟着狄詠來了,但他在家族中是個毫不起眼的庶子,想要出人頭地的話,委實也沒有比戰場更快能建功立業的地方了。
一切都有風險,想要更大的回報,就要有賠進去一切的心理準備。所以侯方傑看得很開,在死之前多殺幾個西夏人陪葬,這輩子也不算白來了。
只是他瞥了眼身邊面無表情的狄詠,暗叫一聲可惜。
這個大宋朝都聞名的狄小帥哥,正似一柄長槍般站得筆直,因為之前的那場殺戮,渾身的肅殺之氣繚繞,半邊鎧甲都被敵人的鮮血染紅,就連俊顏上都沾了幾滴血漬。
甚至還有一滴血漬濺在了他的眼角,更添一股說不出的妖異殺氣。
若是讓那些擲簪花的少女們知道狄小帥哥會折損在這裏,恐怕汴京城都會被淚水給淹了吧?侯方傑的心很大,就算在危急存亡之時,腦袋裏也浮想聯翩。
這時卻聽狄詠喚了自己一聲“介盛”,侯方傑立刻嚴肅了起來,狄詠甚少喚自己的字,因為平日裏一般都是他在說話,狄詠壓根就不答腔。只見狄詠從胸甲間翻出早就已經寫好的奏摺,沉聲道:“介盛,你拿着我的奏摺去慶州城求援。”
“你去!我來守城!”侯方傑連想都不想地說道。
“你守城?你能熬得到我領援軍回來嗎?再說哪有主將臨陣離開的?”狄詠那雙俊逸的眉眼中難得透出一抹笑意,“環慶路慶州與環州毗鄰,若是環州失守,慶州危矣。清平關此時遭圍,恐怕安邊城、羅溝堡、阿原堡、朱台堡等處已經淪陷,所以你務必要直奔慶州城,懂否?”
真是難得聽見這小子一口氣說這麼多話。侯方傑皺眉,並未接過奏摺,反而分辯道:“不若我去通歸堡、惠丁堡等處求援?總要比慶州城近多了。”
“那幾處又能有多少士兵?豈會舍了自己的堡壘來救援此處?”狄詠把目光投往遠處的西夏大軍,此時正值兩軍停戰的間歇,雙方士兵都極有默契地互不攻擊,收斂戰場上屬於己方的戰士屍體。
狄詠繼承自家父親的練兵傳統,精心練出來的軍卒自然要比普通軍隊強上許多,只是他來環州城時間尚短,這批軍卒也絕對不能以一當十。
狄詠目光堅毅,語氣嚴厲道:“侯副將,不要浪費時間,去選二十人,直接快馬去慶州城。”聽到好友對他換了稱呼,侯方傑抿了抿唇,知道這任務他是非接不可了。
軍令如山,他是狄詠的副官,自然不能違抗軍令。
狄詠見侯方傑接過奏摺,又從腰間扯下一塊欽州坭興陶的陶虎手把件,淡淡道:“這個你先幫我拿着,我怕守城戰時被碰碎了。”侯方傑渾不在意地接過,他早就知道自家兄弟離開京城的時候腰間就多了這塊看起來喜氣洋洋的陶虎,還以為是哪家姑娘送的呢,沒少因為這個打趣。
此時見狄詠在這等時刻還顧念着這個,侯方傑就更斷定此物絕對是別人送的。不過他這時也沒心情調侃,隨意地往護心鏡里一揣,不放心地問道:“那枚無背錢呢?你有沒有好好戴在身上?”這絕是有前科的,面涅將軍狄青就是把無背錢都分給了下屬,侯方傑就怕狄詠死腦筋,把那寶貝隨意送人了。雖說真假不論,但到底是求個心安。
狄詠從脖頸中扯出一條紅線,線的盡頭就掛着一個銅錢。侯方傑眼瞅着是皇宋九疊篆,便放下了心。
戰機轉瞬即逝,他也不再廢話,上前狠狠地抱了一下狄詠,兩人的盔甲叮咣一陣相撞,便一咬牙扭頭便走,去挑選士兵突圍,準備一切事宜。
雖說兩人為了誰留下守城還爭論了一下,但突圍的活兒也是危險至極。二十人的小隊,在戰場上那根本就是一隊小螻蟻,端看對方肯不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狄詠站在城牆上也就是恍惚了片刻,便從容招來屬下,安排如何抵擋西夏下一輪的進攻,並且最主要的就是掩護侯方傑等人的突圍。兵貴神速,很快就商定好了一切后,眾人候在城門內,侯方傑在馬背上帶好頭上的兜鍪,隨手遞給了狄詠一張青銅鬼而具。
“嘿嘿,我從你行李里翻出來的。這是武襄公的面具吧?戴上吧,武襄公的威名在西夏人之中也流傳甚廣,多少也是個依仗。”侯方傑笑眯眯的,一點都沒有即將直面生死的緊張,就像是在汴京城和狄詠討論今天去哪早吃飯一樣隨意。他相信生死自有天定,過分擔憂和糾結都是多餘的情緒,盡自己的一切努力,無怨無悔就值得了。就算是狄詠,也不得不佩服好友此時的淡定大氣,他沉默地把面具接了過來,蒙在了臉上,也把臉上的表情藏在了面具后。
城牆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戰鼓聲。“殺!”伴隨着一聲厲喝,城門半開,狄詠一馬當先地沖了出去。黃沙中夾雜着焚燒的黑煙,口鼻之中呼吸着的都是帶着血沫的空氣,耳朵里迴響着的都是喊殺聲與臨死前的慘呼聲,這就像是一場永遠都無法醒過來的噩夢。“呼……”狄詠只覺得肺部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他有多久沒有喝過水了?有三個時辰?還是五個時辰?太陽被烏雲遮住又重新露了出來,狄詠被刀刃反射的刺目陽光晃了一下,無法剋制地眯了一下雙目,頓覺耳邊刺骨的刀風襲來,下意識地向側閃去,右手握刀用力一揮。伴隨着利刃刺入人體的感覺,對方一聲悶哼,狄詠伸出腳猛力一踹,便把對方從城牆上踹了下去。
“呼……”真不想睜開眼睛,就想這樣墜入黑暗,他有多久沒有睡過覺了?一天?還是兩天?一支羽箭帶着破風聲從牆下襲來,狄詠微一側頭,便讓過了那支羽箭,艱難地睜開了雙目。那支羽箭刺入了他身後的草垛,立刻就有士兵把那支羽箭拔了出來,拉弓上弦,狠狠地射了回去。他們的武器已經告罄,只有用這樣的方法來堅持戰鬥。用西夏人的刀西夏人的箭,只要還能戰鬥,就不肯輕易倒下。清平關的城牆已經殘破不堪,還能有力氣站起來的士兵們,都在與攀登上來的西夏人血戰。狄詠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擋住西夏軍的進攻了,這些西夏軍就像是永遠都殺不盡的蝗蟲,殺死一批之後還有另外一批源源不絕地頂上來。原來戴在臉上的面具,早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敵人砍飛,對方甚至在他的臉頰上留下一道刀傷。看來自己當真是墜了父親的聲名,連一個面具都保護不好。不過,為什麼要用血具呢?在戰場上,其實都來不及在意對手長什麼樣。不知道自己殺了誰,又或者,誰會殺了自己。“呼……”狄詠再次砍翻一名西夏人,自己卻差點被對方一起帶着跌下城牆。他只覺得雙臂都已經酸麻得不屬於自己,渾身上下刀傷處處,全憑一口氣在支撐。手上的刀已經卷刃,他彎腰拾起一把西夏軍的彎刀,抬頭看了眼周圍的情況。
手下的三千士兵,現在能站立在牆頭的,不過百餘人。狄詠深深地吐出一口氣,他早就知道戰事會發展至此,所以也並沒有太多感觸。好在之前侯方傑已經突圍成功,他也放下了心。若是好友再聰慧一些,他都沒法把對方騙得如此順利。慶州離環州二百多里,侯方傑走時每人帶了兩匹馬更換,順利的話半日就可以到達慶州城。但難就難在,慶州城會不會派援軍。面且環州諸多堡壘山寨相繼失陷,小批援軍那純粹就是送死。但若是派了大批援軍,萬一反中了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和邊境的環州不同,慶州城乃邊境重鎮,一旦失守,西夏軍便可以沿着環慶路直取汴京,大宋堪憂。所以,狄詠從發現西夏軍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一場死戰。他令侯方傑一開始就突圍,也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想要保住好友性命。更重要的,是要給屬下將士們一種期冀的信念。他們求援了,也許在下一刻,就會有援軍來營救他們,所以只要他們再堅持下去,再堅持一下下……每個人都抱着這樣美好的期冀,狄詠卻並沒有半點欺瞞屬下的愧疚。
左右都是一個死字,那麼是選擇死戰到最後一刻?還是低下頭跪倒求饒地去死?為何不死得其所?為什麼沒有人意識到他們大宋是在一個多麼危險的境地?為什麼沒有人察覺到周邊的虎狼們都在虎視耽耽地包圍着他們?為什麼沒有人知道他們現在正坐在一條危險而又滿是漏洞的畫舫上,正在緩慢地沉入海中,而那些人還可以在上面無憂無慮地飲酒作樂?胸中盈滿怒火,狄詠再次橫刀劈翻一名翻上牆頭的西夏兵,他此時再也沒有往日大宋第一美男的風采,渾身血污的他,更像是從陰間爬出來的厲鬼。
身體在遵循着本能,一刀一刀地劈砍着,腦海里卻又浮現了那段令他在意已久的言論。花錢買平安……他並不是不贊同那人的觀點,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也許那人是在太平盛世里呆了太長的時間,都已經遺忘了平靜的湖面下暗藏的波濤洶湧。不光是那個人,汴京的許多人都以為這世間歌舞昇平,國泰民安。天上的鳥兒婉轉和鳴,在林間肆意嬉戲,又怎麼會知道,它們腳下樹林中的狼群們,為了這片樹林的地盤而世代爭鬥。
樹林易主,良禽尚且能擇木而棲,但失去自己家園的孤狼,只要是有血性的,都不會苟延殘喘於世!他必須要守衛大宋疆土!否則長此以往,大宋的版圖將越來越小,最終滅亡…………啊……佛主啊……我向您獻祭我的生命……如果您聽到了我的祈禱……希望那一天不會那麼快的到來…………
紅線乍斷,狄詠脖頸間的皇宋九疊篆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從城牆上跌落到了泥土之上,彈跳了兩下,最終靜靜地躺在了血泊之中。
正午的陽光照射在銅錢之上,沒有任何篆字。是背面。
風起,帶着漫天的黃沙襲來,最終一點一點地把這枚銅錢掩蓋、埋葬……治平三年,九月,壬午,西夏大將仁多瀚率三萬精兵進犯環州城,久攻不下。武襄公之子狄詠血戰三日,三千人殺敵萬餘人,終因城牆崩塌而敗。三千人無一人退降,盡殉國。如此一百多年來前所未有的血戰,舉國為之震驚。
狄詠遺折傳至汴京,上以血書九字。雖是引用漢武帝時名言,但依舊擲地有聲!“犯我大宋者,其遠必誅!”
尾聲
數十年後,垂垂老矣的侯方傑在院中躺椅歇息,才剛剛五歲的小孫子嘻嘻哈哈地跑了過來,獻寶似的舉起手中的物事。
“爺爺!爺爺!你看!這個陶虎裏面居然有枚銅錢!”孩童說到這裏,才想起來這個陶虎是爺爺最珍視不過的寶貝,連忙分辯道,“都是弟弟不小心,從盒子裏翻出來時沒拿穩掉在地上摔碎了……”
孩童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因為他爺爺已經一把搶走了他手裏的陶虎,怔怔地盯着裂開的陶虎中那已經碎成兩半的銅錢發著呆。
孩童哭鬧了一陣,發現最疼愛他的爺爺這次怎麼都不肯再理他了,只好邁着小腿噔噔噔地去找自家爹娘。秋日的陽光並不如何熾烈,但侯方傑卻已經生生地出了一身冷汗。他此時才知,為何當年自己突圍之時,他明明感覺到自己被利刃砍中,拚命突圍之後,卻發現自己毫髮無傷。原來是這樣……原來他早已存了已死諫國的心……
“斯陶……”孩童拉着自家大人撐腰,想要討來那個陶虎的時候,卻發現自家爺爺已經永遠地合上了那雙眼睛。那枚碎裂的銅錢,正死死地攥在他的手心裏。誰都沒辦法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