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二度玉帝
卻說西霞國王李天富,年至四十無子。一日升殿,聚眾文武議曰:“寡人今年滿四十,未有一子傳位,當如之何?”文官彭良、彭理、周士榮,武官郭春、曰日吉眾臣奏曰:“臣等聞祈嗣者,惟許天醮有驗。我主可虔心齋戒建醮,天賜一子,未可知也。”國王依奏,即着殿前指揮孟英搭壇,擇日建醮。至吉日,莫善玄皇后同國王親自登壇行香。天尊慧眼一見,將三魂七魄擲入皇后肚中。醮罷一月,皇後果然身懷有孕,國王大喜,大宴群臣。不覺時光似箭,日月如梭,莫善玄皇後身懷有孕三年零六十日,未見分娩。國王一日升殿大怒,宣皇后出宮問曰:“古來孕婦十個月而生,今汝懷胎許久,諒其必是不正之胎,心中懷疑,欲殺汝矣。”皇后大驚,奏曰:“臣自我王建醮后,承君寵愛,身懷有胎,安有不正。乞我主容臣回宮三日,若再不生,願自盡見陛下。”國王息怒依奏。皇后回宮,兩行珠淚,嘆曰:“妾本無他意,未卜前生作何孽。今生嫁與極貴之尊,四十無子,偶然懷此異胎,喪吾命矣!”言未畢,忽然腹中呼曰:“娘勿憂。我乃善人投胎,父王有怒,可奏說昔日太上老君,曾在母肚中八十三年。”皇后聽罷,言曰:“雖然昔有太上老君之說,你是善人股胎,此時你父親不信,限我三日。縱你是好人,若不降生,三日後汝父將母戮之,不孝自然。”兒又在腹中答曰:“母親勿憂,不才今夜戌時離懷,只恐驚動老娘。”皇后曰:“你可快快降生,母死無怨矣。”言罷,肚中隱隱而痛,嘖嘖然有叫產之生,宮娥紛紛然趨侍。俟至酉未戌初,祖師離了母腹,乃是紫雪元年三月初三日戌時降生,毫光閃閃,滿室異香。宮娥進看,卻是一男子。宮娥出奏國王。國王親自194排駕進宮,吩咐抱太子出看。宮娥將太子抱出,國王御眼觀看,只見太子生得容貌端正,心中大喜,次日平明升展,大排筵宴,歡宴群臣。眾臣慶賀,國王大悅,即代太子取名叫作玄晃太子。眾臣退朝。
不覺光陰易過,轉眼西霞國王又享十五年太平之基矣。一日,國王升殿,眾臣朝罷。國王曰:“孤今年五十有八,年亦老矣,懶治國政。今者太子長成,孝道可觀,堪為一國之主。孤今傳位於太子玄晃矣,爾等之意如何?”眾文武俯伏奏曰:”我主慈愛之君,太子孝順之主,豈有不可?”國王大喜,即宣出太子。太子至殿,山呼畢,國王親捧國璽付太子。太子行二十四拜,跪接玉璽。國王退入養老宮,太子轉身即位,大赦天下,宴眾群臣。出旨選三十六宮、七十二妃。自十五歲登基,治太平基業一十五年。正宮皇后范氏,生下一子名繼昌,年有一十二歲,聰明伶俐。
話分兩頭。卻說妙樂天尊自送祖師三魂七魄去西霞之後,有三十年,恐祖師貪心不厭,迷卻本來面目。一日在雲頭,看見國王要去拜會,駕一祥雲墜下西霞國城外,欲要轉祖師回頭。遠遠遙望,見國王擺駕而來,天尊將身一變,變作一道士,在路旁坐下,不言不語,若泥壁如來。前官喝去不動,回奏國王。國王曰:“若不懼孤者,莫非是一有道德者?待孤駕至一觀。”駕到道人身旁,道人亦不動身。國王見道人容貌端正,自思必是好人。吩咐手下住駕出輦,來與道士施禮。道士動身回禮畢。國王問曰:“道士因甚坐於路上,不言不語,必有其故?”道士曰:“臣無他故,見陛下走錯路頭,欲來指陛下迷路。”王曰:“寡人有前官引路,何曾有錯,要卿指示?”道士曰:“前官只能指陽間今生之路不錯,臣來指陛下陰間來世之路。”王曰:“聽卿之言,能指來生之路,莫非仙乎?”道士曰:“山人也。”王又曰:“卿何以知來世?”道士曰:“夫知今生即知來世,知樂極即知生悲,知聚會即知離別。莫言來世,雖百世可知也。”王又曰:“何以見得?”道士曰:“昔日梁武帝曾有詩云:名利虛花水上鷗,酒色財氣似牽牛;眼前逍遙容易過,久后終是一枯骸。”
王聽罷,言曰:“卿既知超生免死之方,請回孤朝中,指示孤之來因。”道士聞言,假作戰驚之狀,大哭奏云:“臣因十歲出家,今四十有五,未曾敢錯了念頭,決不敢入地獄之門。”國王聞言大怒,呼駕前指揮韓通斬道士。道士容貌不改,奏曰:“斬貧道不妨,且問我主原是甚人降生?”王曰:“吾不知之,汝知之乎?”道士曰:“貧道安有不知?”國王曰:“汝亂言可知百世,將何以考?分明是汝脫死之言。”道士大笑曰:“安無考證,將言抵死。”國王曰:“將何以證?”道士曰:“可命取水一盆,照之便見。”國王聞言,即命韓通取水一盆來到。道士請國王去照。國王一照,見一仙與玉帝對鏡講話。道士問曰:“陛下曾見甚物否?”王曰:“無他,止有一仙與玉帝講話。”道士曰:“請王再照。”王又照見小盆有一頭牛,在田耕鋤。道士又問曰:“此回見什物否?”王曰:“亦無他,止見一頭牛,在田中耕鋤。”道士曰:“陛下省得否?”王曰:“不知。”道士曰:“玉皇大帝乃陛下一魂化身。仙人乃陛下今生可修者。陛下今生不修,來世即為牛矣。此現三世之形容。”國王聽罷,心中疑道士行妖法,謊他修行,傳旨令韓通向前斬道士。道士見韓通近身,吹一口氣,將韓通吹倒在地,駕雲騰起半空中。國王一見道士騰空,悔之不及,望空下拜,欲求赦前罪過。道士在半空微笑吟云:“富貴誰不欲,貧窮誰所受?貧修而能富,富迷終受窮。泰極終遇否,否極有泰來。貴高難免死,樂極見悲哀。畜前人所目,人後畜中排。君不離樂處,難免為牛態。成畜如此若,萬劫不復回。”
國王聽罷大驚,伏地告曰:“寡人願歸依仙長,欲離國中,何處修行?”道士在空中答之:“真心歸佛道,早入靈鷲山。”國王唯唯依命,於青華亭上坐下,對群臣言曰:“孤今棄國出家,去靈鷲山,汝等眾臣,不必隨駕,可回朝立孤太子繼昌即位,各以忠心扶國。”眾臣俯伏奏曰:“天下修行者多,豈有凡胎能為仙者?況且陛下為君,視民如子,焉有輪迴隨畜之報?此必妖術無疑。乞陛下參詳參祥,免有他日之悔。”王曰:“寡人去心難留,非卿等可諫,死不入國,不必多言。”眾臣只得從旨。又奏曰:“陛下此去,當用數百人為保駕,臣等方才放心。國王笑曰:“孤在國,知有此軀,出家則不知矣?何用保駕?卿等不必再言。”眾臣只得眼送國王,至望不見處,眾臣回朝。
國王孤身一人,入在山中。妙樂天尊先在石岩壁下坐定。國王一見拜曰:“乞師父指引弟子迷路。”天尊曰:“子來矣,可起立於旁,聽吾說法。”天尊即將本來面目,陰陽地獄輪迴說了一遍,再將苦行、坐忘本身修鍊,又說一遍。國王俯伏拜謝。天尊又曰:“可對天受戒。”王即對天跪下。妙樂天尊又代國王受五戒,講經說法。天尊駕雲上天而去,撇下國王一人在山修鍊,飢食青松,渴飲流泉。
話分兩頭,卻說眾臣回見皇后、太子,從頭將遇道士駕空,國王入靈鷲山一事,說了一遍。皇后、太子大哭,即欲排駕同太子去尋國王,眾臣奏曰:“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娘娘若要去尋回國王,必須先立太子即位,七七四十九日,然後方可離朝去尋國王。”皇后依奏,即立太子繼昌即位,國號為嗣祥元年,大赦天下,設宴群臣。至四十九日,皇后命太子去靈鷲山看父。太子升殿,傳下旨意,吩咐排三乘車駕:一乘自坐,一乘太后坐,一乘空行,候接父回。又吩咐大小官員,各帶好香,一路焚點。又吩咐駕前指揮李通、吳進,帶三千御林軍保駕,直至靈鷲山。眾臣得旨,吩咐一隊隊整齊隊伍笙簫鼓樂緩緩而來,直抵靈鷲山下,滿山尋之不見。後去到一處,四面青松,左有鶴舞,右有猿吟,有一大石壁,深八丈余,里有一座,國王坐在團上,不似人形,骨瘦如柴。皇后、太子向前看見,相抱大哭,眾臣無不傷感。皇后、太子跪告父回,國王但默默而坐,半言不答。只見一剎時間,風雲大作,對面不見人。一陣狂風,將國王不知吹去何方。雲收霧散,皇后、太子一看,不見父王。太子大哭。眾臣向前奏曰:“雲霧迷漫,乃天意拆散我王恩愛。今者不知去向,難以尋覓。太后可同聖上回朝。出榜張掛,有人知國王去向,再作商議,不然則難尋矣。主母、陛下慟之枉然。”太子依奏,只得同母回朝。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