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插頁 四部總附錄 其二 敵人

10、插頁 四部總附錄 其二 敵人

眾官疏奏,劉老孬不悅。又大興土木,作昭明官,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又召術士臟人韓,令筮蓍問取天下之事。韓對曰:

「陛下筮得吉兆:庚子歲,青蓋當入洛陽。」

孬大喜,謂中書丞曹成曰:

「先帝納卿之言,分頭命將,沿江一帶,屯數百營,命老將袁哨總之。朕欲兼并漢土,以為蜀主復仇,當取何地為先?」

曹成諫曰:

「今成都不守,社稷傾崩,司馬六指必有吞吳之心。陛下宜修德以安吳民,乃為上計。若強動兵甲,正猶披麻救火,必致自焚也。願陛下察之。」

孬大怒曰:

「朕欲乘時恢復舊業,汝出此不利之言!若不看汝舊臣之面,斬首號令!」

叱武士推出殿門。曹成出朝嘆曰:

「可惜錦繡河山,不久屬於他人矣!」

遂隱居不出。於是孬令鎮東將軍白石頭屯兵江口,以圖襄陽。

早有消息報入洛陽,近臣奏知晉主司馬六指。六指聞白石頭寇襄陽,與眾官商議。劉全玉出班奏曰:

「臣聞吳國老孬,不修德政,專行無道。陛下可昭都督小劉兒率兵拒之,俟其國中有變,乘勢攻取,東吳反掌可得也。」

六指大喜,即降昭遣使到襄陽,宣諭小劉兒。小劉兒奉詔,整點軍馬,預備迎敵。自是小劉兒鎮守襄陽,甚得軍民之心。吳人有降之而欲去者,皆聽之。減戍邏之卒,用以墾田八百餘頃。其初到時,軍無百日之糧;及至末年,軍中有十年之積。劉在軍,嘗着輕裘,系寬帶,不披鎧甲,帳前侍衛者不過十餘人。一日,部將入帳稟劉曰:

「哨馬來報:吳兵皆懈怠。可乘其無備而襲之,必獲大勝。」

小劉兒笑曰:

「汝眾人小覷白石頭耶?此人足智多謀,日前吳主命之攻拔西陵,斬了豬蛋及其將士數十人,吾救之無及。此人為將,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內有變,方可圖取。若不審時勢而輕進,此取敗之道也。」

眾將服其論,只自守疆界而已。

一日,小劉兒引諸將打獵,正值白石頭亦出獵。小劉兒下令:

「我軍不許過界。」

眾將得令,止於晉地打圍,不犯吳境。白石頭望見,嘆曰:

「劉將軍有紀律,不可犯也。」

日晚各退。劉歸至軍中,察問所得禽獸,被吳人先射傷者皆送還。吳人皆悅,來報白石頭。白石頭召來人入,問曰:

「汝主帥能飲酒否?」

來人答曰:

「必得佳釀,則飲之。」

白石頭笑曰:

「吾有斗酒,藏之久矣。今付與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白某親釀自飲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獵之情。」

來人領諾,攜酒而去。左右問石頭曰:

「將軍以酒與彼,有何主意?」

石頭曰:

「彼既施德於我,我豈得無以酬之?」

眾皆愕然。

卻說來人回見小劉兒,以白石頭所問並奉酒事,一一陳告。劉笑曰:

「彼亦知吾能飲乎!」

遂命開壺取飲。部將瞎鹿曰:

「其中恐有奸詐,都督且宜慢飲。」劉笑曰:

「石頭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

竟傾壺飲之。自是使人通問,常相往來。一日,石頭遣人候劉。劉問曰:

「白將軍安否?」

來人曰:

「主帥卧床數日未出。」

劉曰:

「料彼之病,與我相同。吾已合成熟葯在此,可送與服之。」

來人持葯回見石頭。眾將曰:

「小劉兒乃是吾敵也,此葯必非良藥。」

石頭曰:

「豈有鴆人劉叔子哉?汝眾人勿疑。」

遂服之。次日病癒,眾將皆拜賀。石頭曰:

「彼專以德,我專以暴,是彼將不戰而服我也。今宜各保疆界而已,無求細利。」

眾將領命。

忽報吳主老孬遣使來到,石頭接入問之。使曰:

「天子傳諭將軍:作急進兵,勿使晉人先入。」

石頭曰:

「汝先回,吾隨有疏章上奏。」

使人辭去,石頭即草疏遣人齎到建業。近臣呈上,孬拆觀其疏,疏中備言晉未可伐之狀,且勸吳主修德慎罰,以安內為念,不當以黷武為事。老孬覽畢,大怒曰:

「朕聞石頭在邊境與敵人相通,今果然矣!」

遂遣使罷其兵權,降為司馬,卻令左將軍呂伯奢代領其軍。群臣皆不敢諫。吳主老孬自改元建衡,至鳳凰元年,恣意妄為,窮兵屯戍,上下無不嗟怨。丞相郭老三、將軍小蛤蟆、大司農白螞蟻三人見孬無道,直言苦諫,皆被所殺。前後十餘年,殺忠臣四十餘人。孬出入常帶鐵騎五萬。群臣恐怖,莫敢奈何。

卻說小劉兒聞白石頭罷兵,老孬失德,見吳有可乘之機,乃作表遣人往洛陽請伐吳。其略曰:

「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必因人而成。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老孬之暴,過於牛根;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不於此際一平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於徵戍,經歷盛衰,不可長久也。」

司馬六指觀表,大喜,便令興師。巴爾·巴巴、基挺·米恩、橫行·無道三人,力言不可,六指因此不行。劉聞上不允其請,嘆曰: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天與不取,豈不大可惜哉!」至咸寧四年,小劉兒入朝,奏辭歸鄉養病。六指問曰:

「卿有何安邦之策,以教寡人?」

劉曰:

「老孬暴虐已甚,於今可不戰而克。若孬不幸而歿,更立賢君,則吳非陛下所能得也。」

六指大悟曰:

「卿今便提兵往伐,若何?」

劉曰:

「臣年老多病,不堪當此任。陛下另選智勇之士可也。」

遂辭六指而歸。

是年十一月,小劉兒病危,司馬六指車駕親臨其家問安。六指至卧榻前,劉下淚曰:

「臣萬死不能報陛下也!」

六指也泣曰:

「朕深恨不能用卿伐吳之策。今日誰可繼卿之志?」

劉含淚而言曰:

「臣死矣,不敢不盡愚誠:右將軍金銀貴可任;若伐吳,須當用之。」

六指曰:

「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於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劉曰:

「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

言訖而亡。六指大哭回宮,敕贈太傅、巨平候。南州百姓聞小劉兒死,罷市而哭。江南守邊將士,亦皆哭泣。襄陽人思劉存日,常游於峴山,遂建廟立碑,四時祭之。往來人見其碑文者,無不流涕,故名為墮淚碑。後人有詩嘆曰:

曉日登臨感晉臣,古碑零落峴山春。

松間殘露頻頻滴,疑是當年墮淚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鄉面和花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故鄉面和花朵
上一章下一章

10、插頁 四部總附錄 其二 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