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臨別,聖僧送了四句讖言
1、貴客投宿
趙匡胤看見老僧出來,估計他是寺廟的住持,連忙上前拱手施禮。
老僧忙不迭地還禮道:“老衲命小徒迎接貴人,誰知他們有眼不識泰山,反倒冒犯尊駕,還請貴人多多恕罪!”
趙匡胤見老僧如此客氣,而且還稱自己是貴人,不僅感到受寵若驚,而且還有些莫名其妙,微笑着說:“我是個平庸之輩呀!怎當得起貴人的稱呼呢!只是我途經襄陽,適逢天色已晚,冒昧前來,欲在寶剎借宿一晚,明日即便離去。誰知眾僧不但不答應,反而冷嘲熱諷,以致發生爭鬥。是在下缺少涵養,打擾了高僧的清修,實在是罪過,請高僧原諒!”
老僧說:“貴人不必過於自責,都是小徒之過,請貴人隨老衲進寺吧!”
接下來,老僧將幾個小和尚狠狠地訓斥了一頓,說他們肉眼凡胎,不識聖人,叫他們到山門迎接貴人,反而將貴人拒之門外,而且還衝撞了貴人,罰他們面壁思過三天。接着吩咐小和尚,接過趙匡胤的箭囊弓袋,拿到客房去,他自己則陪趙匡胤進了客廳。
賓主坐下,彼此重新見過禮后,趙匡胤詢問老僧姓名。老僧說他自幼出家,至今已近百年,俗家的姓氏早已不記得了。趙匡胤接著說:“總該有一個法號吧?”
老僧微微一笑說:“老衲向來以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兩句話隱藏着無限玄機,就取用其義,自稱空空。本寺僧眾和來寺施主,都稱呼老衲為空空和尚。”
趙匡胤說:“法師壽至百年,道行高深,定知過去未來之事,弟子愚昧,不知將來結局如何,還請法師指點迷津。”
老僧說:“夾馬營已呈異兆,香孩兒早現奇征,點檢作天子,這是天數,貴客的後福不淺喲!”
趙匡胤不知“點檢作天子”是什麼意思,請求空空和尚解釋。
老僧神秘一笑地說:“萬事皆由天定,到時自見分曉。老衲不便饒舌,恐防泄露天機。”
趙匡胤見老僧不肯直說,連忙起身跪下拜道:“弟子有緣遇見大師,縱使不能泄露天機,念弟子正在窮途落魄、進退維谷之時,請大師大發慈悲,給弟子指條明路,弟子向何處去才是正途?”
空空老和尚見趙匡胤跪倒在地,連忙起身離座避到一旁,合掌為禮地說:“善哉!善哉!阿彌陀佛,貴客不要折殺老衲,老衲如果受你一拜,定要折十年陽壽。至於前程,貴客儘管放心,出了山門,只管向北走,定會有奇遇。”
趙匡胤道:“弟子落魄途中,囊中空空如洗,如再北行,恐怕要餓死途中了。”
空空和尚微笑着說:“貴客不必擔憂,區區川資,老衲可為你籌措,一路北去,保管你前途一片光明。”
趙匡胤感激地說:“前來寶剎騷擾,已是過意不去,怎敢再受厚賜呢!”
“結些香火緣,貴客不要放在心上。”正說間,小和尚來報,說齋飯已經備好,是不是端上來。空空命小和尚將齋飯直接送到客房,帶貴人到客房用餐。
小和尚將趙匡胤引出客廳,老僧手執錫杖送至門口,然後自個扶杖去了禪房。
趙匡胤隨小和尚來到客房,見床上的被褥全是新換上的,客房內窗明几淨,牆角處點上幾炷檀香,香氣撲面而來,頓時神清氣爽,欣慰異常。不一會兒,小和尚送來晚餐,儘是些香菇、木耳、黃花、豆莢、竹筍、香椿之類,雖然都是一些素菜,卻也十分精緻,趙匡胤早已是飢腸轆轆,見到這些美味佳肴,也不客氣,拿起碗筷,添了米飯,立即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兒,便將送來的飯菜吃得一乾二淨。
小和尚撤去殘食。趙匡胤自覺疲倦,稍坐片刻,便上床睡了。
2、指點迷津
趙匡胤一覺醒來,已經是日上三竿。他怕誤了行程,連忙披衣下床,早有小和尚進入客房,侍候趙匡胤洗漱,然後又將早餐送進客房,侍候趙匡胤飽食一頓。
小和尚剛剛撤去殘食,空空和尚已經站在門口,彼此問過早安之後,空空叫小和尚拿了趙匡胤的箭囊弓袋,一同來到客廳。
趙匡胤欲待告辭,老僧走到門口,抬頭看看天,微笑着說:“貴客不必着急,此時還沒有到出行的時候,要走,也要到午時過後。老衲特地備了薄酒,還要替貴人餞行呢!”
趙匡胤重新坐了下來,同空空和尚談起了天下時局的變化,詢問空空和尚,中原紛亂已久,天下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不知天下何時能夠太平,老百姓何時能過上安定的日子。
空空和尚手撫鬍鬚,慢騰騰地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有定數。天下自唐末以來,戰禍連年,烽煙四起,老百姓沒有過上一天安定的日子,這是因為真主還沒有出現。一旦真人現身,天下離太平之日也就不遠了。”
趙匡胤迫切地問:“真人出現了嗎?”
“來了!來了!”空空笑着說。
“真人在哪裏?請指點一二,我去拜見他。”趙匡胤殷切地看着空空,等待着他的回答。
空空再次撫了撫鬍鬚,微笑着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但請貴人他日征戰沙場,要以天下蒼生為念,戒殺好生,切不可濫殺無辜。這樣才能統一中原。”
趙匡胤聽了空空之言,不知如何應對。
空空見趙匡胤沒有回答,沉聲問道:“貴客難道以為老衲說得不對嗎?”
趙匡胤慌忙回答:“這個自然。從來創業的君王都很注重仁德,不是專靠武力的,楚漢相爭,漢高祖最後得了天下,楚項羽自刎於烏江,就是很好的例子。”
兩人在客廳里,縱論天下事,一個是虛心求問,一個是細語道來,時不時傳出一陣笑聲,看得出來,他們談得十分融洽。時間不知不覺已近正午。
空空喚小和尚端來幾盤素菜,還是一些香菇、木耳、竹筍一類素菜,又燙了一壺酒,恭請趙匡胤上坐。
“不敢!不敢!”趙匡胤謙遜地推辭道,“承蒙大師錯愛,又是借宿,又是吃飯,在下已是多多,怎能越禮而坐上位呢?”
“好!好!”老僧微笑着說,“貴客只管請坐,眼下真龍失水,未到騰飛之時,潛德韜光,難得、難得。老衲身為主人,叨居主位,貴客並未越禮,倒是老衲越禮了。”
趙匡胤聽了,覺得和尚之言,似乎是隱指自己,知他是有為而發,不再推辭,告禮之後,入席坐下。
空空和尚提起酒壺,親自替趙匡胤斟上酒,趙匡胤取過酒壺,欲替空空斟酒回敬。空空和尚推辭道:“老衲自入空門,戒酒戒葷,這裏以茶代酒相陪,請貴客不要見怪!”
趙匡胤是個爽快人,聽空空和尚說戒酒戒葷,謙讓數語,端起酒杯,自斟自飲起來。因要趕路,加之起得晚,剛用過早餐,只是略飲幾杯,便即放下酒杯。空空和尚也不多勸,便叫小和尚替趙匡胤添了米飯。趙匡胤吃了個飽,空空和尚也以半碗相陪。趙匡胤見空空和尚吃得少,便問他為何只吃這麼一點點。
空空微笑着說:“老衲辟穀,已有數月不進食了,今日吃半碗,只是為了陪陪貴客,才破戒吃了這些,否則,老衲是粒米不進。”
“辟穀?”趙匡胤大是奇怪,好奇地問,“這種方法能夠學會嗎?”
“這是禪門真訣,貴客學會了並沒有什麼用處。”
趙匡胤也不再問,吃完飯,小和尚撤去殘席。
空空和尚叫小和尚到禪房取來紋銀十兩,到後院牽來毛驢一頭,一併交給趙匡胤,請他笑納。趙匡胤推讓再三,只是不受。
“貴客肩負天下,出門在外,身上沒有錢,那是萬萬不能的。十兩紋銀雖然不多,已夠貴客途中之用。毛驢送給你,權以代步。”空空指着門外說,“南方相對平穩,北方卻是亂戰頻繁,亂世出英雄,客官出了山門,一直向北走,數日之內,必有奇遇。”
趙匡胤不是不缺銀兩,只是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其實,如果不接這十兩紋銀,他還真的不知道下一頓吃什麼、下一宿怎麼住呢,略為謙讓之後,滿懷感激地收下空空贈送的銀兩。正待辭別。
空空和尚說道:“貴客上路,老衲有數言贈別。”
趙匡胤謙恭地說:“弟子敬聽清誨。”
空空和尚雙手合掌道:
遇郭乃安,歷周始顯。
兩日重光,囊木應讖。
空空和尚說罷,又補充道:“十六個字,請貴客一定要記住。”
趙匡胤聽罷偈語,一臉茫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又不便多問,連連說領教了。
空空和尚叫小和尚將箭囊弓袋和毛驢交給趙匡胤。趙匡胤接過箭囊弓袋,掛在身上,手牽毛驢,向空空和尚拜別。並訂后約說:“此行如若如願,定當相報。大師鑒察未來,不知何日才能再會?”
“待近太平之年,自當重新聚首。”空空和尚說罷,一直把趙匡胤送到山門口,道一聲貴人一路珍重,也不再送,目送趙匡胤下山去了。
3、巨龍際遇
趙匡胤下山後,由於有了空空和尚指引的方向,懷中還揣着十兩銀子,一臉輕鬆,並不急着趕路,一路行來,倒還有些閒情逸緻,觀賞沿途的山川美景。由於是第一次到南方來,看那自然美景、風土人情,與那北方自是不同,處處都感覺好奇,雖是一人行路,倒也不覺寂寞。
這一天,渡過漢水,沿江岸逆流而上,但見前面重巒疊嶂,異峰突起,古樹參天,鳥飛獸吼,忽然看見前面山谷之中戰旗獵獵,走近一看,竟然是一座軍營。軍營中一面杏黃色大旗迎風招展,上面似乎綉有一個大字,因其迎風擺動,看不清楚,看了半天,才看清上面繡的是一個大大的“郭”字。
趙匡胤看到這個“郭”字,猛然記起空空和尚臨別贈送的十六字偈語的第一句就是:
遇郭乃安!
趙匡胤心中暗忖,難道說,我的前程,就應在此處不成?想到空空和尚的贈言,他不再猶豫,邁開大步向軍營走去,抵近軍營,轉念一想,恐怕天下事沒有那麼碰巧的,反倒躊躇起來,兩隻腳也不期而然地站住了。營外站崗的士兵看見這麼個雄赳赳氣昂昂的人在營外徘徊,大聲喝道:“這裏是軍營,閑人不得靠近。”
趙匡胤被士兵一問,立刻有了主意,滿臉含笑地問道:“這裏是郭大帥的軍營嗎?”
“大旗上一個大大的郭字,你沒有看到嗎?”站崗的士兵沒好氣地回答。
“我是特地來拜見郭大帥的。”趙匡胤比劃着說,“郭大帥在營中嗎?”
“正在營中。”士兵反問道,“你是誰?從哪裏來?見我家元帥有何事?”
趙匡胤回答:“我從襄陽來,特地來投拜郭大帥,欲在郭大帥軍前效力。”
“叫什麼名字?”士兵補了一句,“我好向大帥稟報。”
趙匡胤說:“我姓趙,名匡胤,涿州人氏。是都指揮使趙弘殷的兒子,他的部隊在鳳翔。”
“失敬了,原來是一位貴公子。”士兵反問道,“你父親既是都指揮使,為何不在家裏享清福,跑到這裏投軍?”
趙匡胤大聲說道:“亂世出英雄,大丈夫既生逢亂世,不在此時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更待何時?”
士兵叫趙匡胤在營外等候,他自己轉身進大營去了。
郭威可不是等閑之輩,他曾隨朱溫一起造反,將唐王朝掀了個底朝天。此後兩年,他又成為後周的開國皇帝,史稱後周太祖。
此時的郭威,還沒有篡奪後漢江山的野心,還在後漢隱帝劉承祐駕前做官,職務是樞密副使。
乾祐二年(949年),隱帝劉承祐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很多人不服氣。有些人儘管不服氣,但卻把想法埋在心裏,有的也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具體行動。然而,河中、永興、鳳翔三鎮卻不同,三鎮的頭頭腦腦們不但敢想,而且敢幹,公然扯起反旗,同隱帝為敵。特別是鎮守河中的李守貞,是個桀驁不馴的主子,也是三鎮的盟主,永興、鳳翔兩鎮,都唯他的馬首是瞻。
隱帝劉承祐見有人起來造反,便命郭威為招撫安慰使,並把西邊軍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他,命令他去修理一下那些不服氣的人。
趙匡胤見到的大營,就是郭威的營盤,此時,郭威正在發兵西進的途中,途經此地,紮營暫時休息,待兵士解除疲勞之後,便要拔寨西進。趙匡胤恰在此時前來投軍,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這次會見,稱得上是一次歷史的會見,因為日後這兩個人,一個是後周的創國之君,一個是宋朝的開國之主,都是一個新朝代的開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巨龍際會,恐怕是絕無僅有。冥冥之中,是上天安排?恐怕只有空空和尚知道。
郭威在中軍帳接見了趙匡胤。他見趙匡胤體格魁梧,面大耳方,相貌堂堂,心裏已有幾分喜愛,談話的時候,趙匡胤對答如流,聲音洪亮,對他的喜愛又加了一分。於是問道:“令尊在鳳翔大戰告捷。你為何不去跟隨你的父親,卻要投到我的旗下呢?”
趙匡胤回答說,父母寵愛他,不許他從軍,這次外出,也是偷偷跑出來的,父母並不知道。
“嗯!”郭威點點頭,讚歎道,“將門出虎子,你有這個志向,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你就留在我的帳下,隨我一同西征,等有了戰功之後,我再向皇上舉薦你,也使你博得個封妻蔭子的前程。”
趙匡胤見郭威說話溫和,對自己也是以禮相待,心裏很高興,便留在了郭威身邊。
郭威慧眼識英雄,只是叫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收留之人,既是一個英雄,也是一個賊,一個竊國之賊。他日,郭威竊得的後漢江山,創立的後周王朝,就是被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從他們周朝後人的手中竊了過去。這是后話。
趙匡胤留在郭威帳下,隨軍一同西征。郭威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河中守將、三鎮盟主李守貞戰死沙場,一舉平定了河中。
後漢隱帝劉承祐見郭威出征告捷,任命郭威做了鄴都留守。郭威做了留守之後,並沒有兌現他向趙匡胤許下的諾言,壓根就沒有向隱帝劉承祐舉薦趙匡胤,仍然將趙匡胤留在自己身邊。趙匡胤雖小有戰功,並未得到朝廷的提拔。
郭威不舉薦趙匡胤,並不是說他小看趙匡胤,而是非常器重趙匡胤。因為他知道,趙匡胤是個人才,如果把他推薦給隱帝劉承祐,劉承祐就會封趙匡胤個一官半職,這樣,趙匡胤就要離開他,不能為他所用。
郭威是個有野心的人,他要自己打天下,打天下就要人才,像趙匡胤這樣的人才,他怎麼能拱手送人呢?他不舉薦趙匡胤,實在是存有很大的私心。他要把趙匡胤留着自己用。
趙匡胤是個聰明人,對郭威的用意自是心知肚明。對是到皇上身邊去做事,還是留在郭威軍前效力,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郭威沒有舉薦自己,但對自己很器重、很禮遇,留在這裏,環境不錯,加之郭威是一個帥才,在他手下當差,可以學到一些實戰本領、領導藝術,這些東西,都是自己最缺乏、需要學習的,日後一定用得着。
趙匡胤有了這樣的想法,並沒有去追問郭威的意思,更沒有要求他兌現當初的諾言,而是心甘情願地留在郭威帳下效力。
薦、還是不薦,走、還是留,郭威和趙匡胤,各人心裏都有一本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