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沒有鞋穿的日子
會跑的樹
桐花的氣味一直縈繞在童年的記憶里。
那年他六歲,六歲是一個可以鐫刻時光的年齡,於是他記住了那天晚上的風雨。
雨是半夜裏下來的。雨在院裏的瓦盆上敲出了銅鑼的聲音,先是“咣,咣”的一滴兩滴,而後是墨重的群滴兒,一陣“叭兒叭兒叭兒……”之後,斜着就細下來,細得綿,細得曼潤,那濕意一絲兒一絲兒地往木窗上貼,慢慢就甜。
於是他聞到了桐花的氣味。
桐花很淡的,淡出紫,那紫茵茵的,一水一水地往喇叭口上潤,潤些紫意來,而莖根處卻白牙牙的,奶白,那一點點的甜意就在奶嫩處沁着。花開的時候,把桐花從蒂兒上揪下來,他就喜歡吮那一點點的白,小口兒,把那一點點牙白含住,用舌尖尖去品那甜味。那甜意是從樹上長出來的,很原始。他心裏叫它“娘娘甜”。
在雨夜裏,他聽見桐花在一濕一濕地重。慢慢,喇叭口一垂,那蒂兒就鬆了,而後一朵一朵炸,炸出一片墨得兒聲,墨——得兒,墨——得兒……一忽兒,旋旋緩緩地飄落下來,於是,那甜意就一縷一縷地在重濕里漫散。多好,那桐花!在沉沉的雨夜裏,他聽見桐花像墨色的烏鴉一樣呱呱地墜在地上,散落滿地的撲嗒。娘說,烏鴉不好,一身墳氣,那是“碰頭災”。頭前王豁子家出事那天,他媳婦出門就碰上了烏鴉叫。娘又說,見了烏鴉你要呸它!狠呸,連呸三口!這是躲災的方法。可是,他還是想到了烏鴉,很甜的烏鴉。
後來他就睡著了,枕着桐花的氣味睡著了。
第二天,當他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曬住屁股了。他不知道雨是什麼時候停的,只覺得木窗上的陽光一霞一霞的。他坐起身來,揉了揉眼,卻突然發現父親的臉色很走樣。父親從來沒有這樣過。他的身子側側歪歪地趔趄着,一腳深一腳淺地來回竄動,一時屋裏一時又屋外,像是一隻受了傷的兔子,又像是一隻奓了翅昏了頭的老母雞。他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嘴裏呢,哼哼嘰嘰嘟嘟囔囔的,很像是陡然間誰給他糊上了一嘴驢糞!
父親反反覆復地說著一句話,那句話是他聽了很多遍之後才弄明白的。父親說:
“這得說說……”
“是得說說。”娘說。
說說,什麼叫“說說”,說什麼呢?
光腳,搖搖地晃出屋門,他發現豬還沒喂呢,豬在圈裏嗷嗷地叫着,院裏的地也沒有掃,一隻掃把突兀地扔在院子的中央……
就在這時,他重重地“呀”了一聲,心裏說,樹怎麼跑了?!
是的,樹跑了。一夜風雨之後,他家的桐樹跑了。
那棵桐樹就栽在離牆很近的院子裏,昨天他還尿過,他對着那棵桐樹狠狠地撒了一泡!當時被娘發現了,娘罵他是個敗家子!娘說,好好的一棵樹,它比你還大呢,長了七年了。澆吧,燒死你就安心了,那可是你的學費!
可那桐樹居然會跑?!
這棵桐樹並沒跑遠,樹跑了一尺,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尺。有了這一尺,樹就長到牆那邊去了,是銅錘家一側的牆裏……驀地,他看見了銅錘。銅錘就在他家院子裏的一個石磙上立着,正乜斜着綠豆眼踮踮地往這邊看呢。
他看着銅錘銅錘看着他,誰都沒有說話。倏爾,銅錘笑了。銅錘一臉油。
銅錘是和他同年出生的。有一天,娘說,這家也太“那個”了,吃“麵條”的時候,他劉一刀說那話真噎人哪。他灌了幾口貓尿,就站在當院裏噴着唾沫星子說,聽說你家娃子起了個名叫鋼蛋?鋼蛋好啊。好,恁叫鋼蛋,俺就叫銅錘!恁要是鏊子鍋,俺就是鐵鍋排!你聽聽?……
院裏的地沒有掃,滿地都是飄落的桐花,桐花一朵一朵地死在地上……
“說說。”
陡然間,朦朦朧朧的,他似乎明白了“說說”的含意。這時候,他突然想,樹要會說話就好了。讓樹自己說,多好。
可樹不說話。樹不會說話。
此後,“說說”像大山一樣壓在了父親的身上。父親是講究“體面”的人。父親的“體面”就在他那件乾淨些的褂子上穿着。出門的時候,他總是把所有的扣子全都扣好,扣得很莊重,像是要出席什麼儀式,其實他不過是兜了幾個雞蛋。
他先是用三個雞蛋在東來的代銷點裏換了一包煙。拿雞蛋的時候,娘說:“‘白包’吧?‘白包’倆雞蛋。”父親鄭重地說:“‘老刀’,‘老刀’。場面上,得‘老刀’。”於是父親用手巾兜去了三個雞蛋。結果三個雞蛋只換來了十九支香煙。在代銷點裏,東來吃驚地說:“老姑夫,你吸‘老刀’?!”父親說:“辦事呢,求人辦事呢。”東來就說:“這不夠啊,得三個半雞蛋,你再給我五分錢吧。”父親說:“就仨雞蛋,你看着辦吧。”東來皮笑肉不笑地說:“就這吧,就這。”說著,他揭開封包,竟從那盒煙里抽了一支……而後,父親精心地把那包煙揣起來,徑直往大隊部去了。
在大隊部門口,父親一腳門裏一腳門外,先從兜里掏出煙來,一支支敬過去。屋裏有六個人,父親一下子就敬了六支,而後對支書說:“國豆,有個事,我得給你說說。”
國豆一臉麻子,麻得熱烈。國豆說:“開會呢,正開會呢。回頭再說吧。”
父親說:“那我等吧,我等。”
一直等到黃昏的時候,大隊幹部們才亂紛紛地從瓦屋裏走出來。父親上前攔住了國豆。父親巴巴地說:“國豆,說說?”
國豆漫不經心地往地上一蹲:“說說唄。”
這時,父親又敬上了一支煙,那是第七支煙。接下去,父親說了樹的事……父親說:“你去看看,真欺負人哪!”
國豆說:“球,不就一棵樹嗎?”
父親說:“那不是一棵樹。”
父親又說:“你去看看,你一看就知道了。那樹我栽了七年了,是老德給弄的樹秧,老德是厚道人,老德可以作證。”
國豆說:“老德能給你作證?”
父親說:“能。他給弄的樹秧,還能忘了?”
那支煙很快就吸完了。吸完煙,國豆把煙蒂往地上一按,說:“那就這吧,老姑夫,回頭說說。”
父親懇求說:“得說說呀!”
國豆一抖上衣,很威嚴地說:“說說。”
天擦黑的時候,父親又在村口攔住了老德。老德躬身背着一捆草,一悶一悶像口瓮似的走着。父親攔住他,又給他說了一遍樹的事。父親說:“德哥,七年了,那樹秧還是你給買的,你不會忘吧?”
老德遲疑了一下,聳了聳肩上的草,而後,他的目光往遠處望去,久久才說:“樹,你說那樹……”
父親提示說:“院裏的那棵桐樹,樹秧是你給梢的,一塊六毛錢,仨五毛的,兩個五分的,那五分的是鋼鏰兒……”
老德的目光被村子裏的炊煙絆住了。遠遠的,他像是看見了什麼,又像是被烙鐵燙了眼。老德勾回頭,囈囈怔怔地說:“樹?年後捎的?”
父親遞上一支煙,老刀牌香煙。父親說:“德哥,春頭上,是春頭上。”
老德把煙夾在耳朵上,又是悶了很久才啞聲說:“他姑夫,我,記性老不好……”
父親急了,說:“德哥,你想想,你再好好想想。”
老德悶頭往前走了兩步,說:“叫我想想。”
天黑下來了,父親像烏鴉似的在村口的路邊上立着,他的兩臂像翅膀一樣乍開去,喃喃地對着夜空高聲自語:“說是樹,那能是‘樹’嗎?老天,這就不能說說?!……”突然間,他又像是夾了尾巴的狗一樣,掉頭就往村裡奔去。父親太痛苦了,奔跑中的父親就像是一匹不能生育的騾子!
夜墨下來的時候,穗兒奶奶還在院裏紡花呢。那時候穗兒奶奶家裏有一架老式的木紡車,那是她當媳婦時娘家陪送的嫁妝。那紡車上點着一支線香,飄一線香火頭,一支香就足夠了,穗兒奶奶紡花時就要這麼一點點亮。那亮里一嗡一嗡的,扯出些蜜蜂聲兒,一時長出來,一時短回去,詩潤潤的像是胡琴。穗兒奶奶心靜,穗兒奶奶有個好兒子。
這時,父親一頭闖了進來,父親像口黑鍋,一下子就扣在了穗兒奶奶的面前!父親說:“妗子,紡花呢?”
穗兒奶奶嚇了一跳!片刻,她說:“是他姑夫吧?”
這時,父親往地上一蹲就開始說“樹”的事。父親把“樹”前前後後說了一遍,而後說:“妗子,老短哪,這事做得老短。”
紡車一長一短地聽着,紡車聽得很仔細,很有耐性。一直到接棉穗兒的時候,穗兒奶奶才說:“萬選不在家呀,萬選在公社呢。”
父親說:“萬選回來了你給他說說。”
穗兒奶奶就說:“我說說。”
接下去,父親把“樹”說給了全村的人。在會計二水家,父親說:“不夠一句呀,這不夠一句。”在保管貴田家,父親說:“貴田,說起來可都是親戚呀!”在記工員寶燦家,父親說:“啥是秤,人心總是秤吧?!”在民兵隊長秋實家,父親說:“我又不是頭皮薄,我又不是成分高……”在泥瓦匠老槐家,父親說:“我也不說別的,能這樣嗎?!……”在煤礦工人廣生家,父親對廣生媳婦辣嫂說:“那能是樹嗎?那不是樹啊!”……人們全都客客氣氣地聽着,做出很理解的樣子。一包老刀牌香煙,就這樣一支一支散去了。
可銅錘家巋然不動,銅錘家一點表示也沒有。
有一天,父親站在院子裏,拄着一隻糞叉喃喃地說:“拼了吧,我跟他拼了!”可到了最後,父親的頭又垂下來了,垂得很無力。
在這三天時間裏,他看見父親在他的眼裏一天天倒下。父親的“臉面”很薄,薄得就像是一張紙。他跟着父親走了一家又一家,人們都答應了是要“說說”的,結果是誰也沒有站出來說,沒有一個人說。
樹跑了,樹就這樣跑了。為什麼呢?!
在此後的時光里,在人們的言談話語中,他慢慢地、朦朦朧朧地品出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幾乎籠罩了他的整個童年。
在上樑,姓馮的只有他們一家。
這就好比一大片穀子地里長了一株高粱,很孤啊!
“老姑夫”,這就是人們對父親的稱謂。因為父親是上樑的女婿,他是挑着一個擔子入贅的。在村裡,從來沒有人叫過父親的名字。在平原的鄉野,“老姑夫”是對入贅女婿的專用稱呼。這稱呼裏帶有很多調笑、戲謔的成分,那表面的客氣里承載着的是徹骨的疏遠和輕慢。從血緣上說,從親情上說,這就是外姓旁人的意思了。
那麼,銅錘家又有什麼呢?
銅錘他娘是很厲害,很會罵人,一蹦三尺高!動不動就兩手拍着屁股,野辣辣的,這他知道。但她不過是一個女人,一個女人敢去撒潑罵人,她憑藉的又是什麼呢?
那是一刀肉嗎?
在童年的很多日子裏,他一直認為父親是敗給了一刀肉。
銅錘他爹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綽號,叫“劉一刀”。劉一刀原是個屠戶,殺豬的。據說他殺豬只一刀,割肉也只一刀,不回刃的。後來他成了鎮上供銷社的一個食品門市部的主任。說得刻薄一點,其實就是一個賣肉的。一個賣肉的有什麼呢?這真叫人弄不明白。但是,村裡村外,跟他點頭的人很多。在鎮上的公社裏,也常有人請他喝酒,有時候就醉倒在村路上。每每,他騎着那輛瓦亮的“飛鴿”自行車回村來,車把上會搖搖地掛着一刀肉。他常常是車也不下,就那麼跨着順手把那刀肉丟給了國豆……村裡人要辦什麼事,也會把他請去,說,劉主任,還得你下手哇!他就搖搖地去了。他人長得虎熊熊的,腰裏常勒着一根布帶,那根布帶總是露一點布編的繩頭兒,在腰間甩甩的,這就是屠戶的標誌了,而後跳進圈裏,“噗”一刀扭頭就走,蹲在一旁慢慢吸煙,等那肉凈了,他又會從褲腰的布帶上摸出一個紅章,在嘴上哈一下,又是“噗”的一聲,蓋一紅霞霞的戳。走的時候,主家會讓他帶去一掛豬下水,也並不帶回家去,又是隨手丟給了國豆或是誰……
還有什麼呢?
有一段時間,他——鋼蛋偷偷地在那堵牆上挖了一個小洞,悄悄地去尿那樹!一天一泡,他想把那棵樹用尿活活燒死!……可最終他還是白尿了,那樹卻一天天地茁壯成長。
就這樣,那棵樹在他眼裏又長了三年,長了一樹的“螞蟻”。每當他默默地從村街里走過的時候,人們會說,這孩子的眼怎麼這麼毒哪?後來,村人的態度突然都變得很親切,每每見了他,就熱乎乎地說:“鋼蛋,吃了嗎?”“鋼蛋,給,啞巴稈,甜着呢。”“鋼蛋,給塊紅薯。”……他先是茫然。而後,他漸漸就明白了。人們還是有是非的,人們是在委婉地向父親表示歉意。在他品味出來的那一刻,他很想哭。
後來,劉一刀把那棵樹賣了。賣給了鄰村的匠人。
那天,當拿着一桿木尺的鄰村匠人來看樹的時候,父親正好不在家。他在,他就在牆根處立着,代表他的父親默默地望着那樹,那樹十年了,已成材了。那匠人來到樹下,用木尺敲了敲那樹,往上瞄了一眼,而後說:
“樹聾了。”
劉一刀說:“不會吧?好好的樹。”
那匠人堅持說:“聾了,這樹聾了。”
劉一刀一皺眉頭:“這咋說?”
匠人說:“樹長聾了,內里糠。你不信,鋸開一看就知道了。”
劉一刀說:“你說多少錢吧?”
匠人看了看樹,再一次說:“聾了。五十塊錢,不能再多了。”
劉一刀說:“去球吧,桐木啥價?你以為我不知道?!”
匠人說:“我不騙你,劉主任,我敢騙你?這樹聾了。”
劉一刀不耐煩地說:“算,算。你說多少就多少!”
這時候,他挺了挺身子,突然說:“這是一棵會跑的樹。”
劉一刀的臉色陡然變了,他瞪着兩眼,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到牆根前的時候,他站住了,死死地盯着他。
他就那麼直起頭來看着劉一刀,默默地。
片刻,劉一刀突然笑了,說:“這孩子真會說話。”
是的,正是這棵樹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早熟。有一棵幼芽在他的心裏慢慢地長着,一天天地長成了自己的“父親”……
掛在樑上的點心匣子
在他九歲那年,父親正式交出了家庭“外交”的權力。
九年的時光里,娘接連又生下了“四個蛋兒”:鐵蛋、狗蛋、瓜蛋、孬蛋。娘說,都是吃貨,一群嗷嗷叫的嘴。
那時,家裏的日子日見困頓。有一段,為了顧住這眾多的嘴,父親曾經偷偷摸摸地重操舊業,擔著挑子,手裏搖着撥浪鼓,干起了“糟頭髮換針”的勾當。父親的挑子裏藏着一個玻璃瓶子,那是他的“寶瓶”,那瓶子裏裝着花花綠綠的糖豆,他就是用那些糖豆去勾人的。可他總共幹了沒有幾次,就被鎮上“市管會”的人捉住了。被捉住的那一天,父親身上被人刷上了糨糊,身前身後都貼着墨寫的大字:“投機倒把分子!”而後又拉他到四鄉里去遊街……從此,父親再也做不起人了。
那時候,所謂的“外交”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除了應時應卯地到隊裏開會、分菜、分糧食之外,也就是親戚間的相互來往。按平原上的俗話說,就是“串親戚”。在平原的鄉野,“串親戚”是一種純民間的交際方式,是鄉村文化生活的集中體現,那也是生活狀況的誇耀和展示。生娃要展示,娶親要展示,死人也要展示。在這裏,一年一度的“會”是要趕的;婚喪嫁娶是要“問”的;還有一些民間的節日也是要“走”的。
早些年,代表一個家庭出外“行走”的自然是父親。那時候,父親總是穿着他那件乾淨些的褂子,手裏寡寡地提着一匣點心,有點落寞地行走在鄉間的土路上。父親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他知道他的“臉面”就提在他的手上。所以,臨出門的時候,他嘴裏總要嘟囔幾句:“就一匣。”娘總是還他一句:“還能提幾匣?你老有?”於是,父親就不再吭聲了。而後,鬱郁地走出門去。
說起來,在村子以外,他們家的親戚並不算多,經常來往的也只有三四家。兩個姨家,一個姑家,一個叔家,那叔叔還是“表”的,算是父親早年的一個朋友。就這麼三四家親戚,父親“串”起來,還是覺得吃力。就提那麼一匣點心,他的“臉面”實在是太薄了,薄得他站不到人前。終於有一天,四月初八,該去大姨家趕會的時候,剛剛游過街的父親實在是羞於出門,他抬頭看了看房梁,遲疑了片刻,說:“鋼蛋,你去,你去吧。”
梁頭上只剩下一匣點心了。
那時,在平原的鄉村,那一匣一匣的點心,並不是讓人吃的,人們也捨不得吃,那是專門用來串親戚的。誰家要是來了親戚,不管是提了幾匣點心,都要掛起來,就掛在屋裏的房樑上,等下一次串親戚的時候再用。在這裏,人們甚至不大看重點心的質量,他們更為看重的,卻是那裝點心的匣子。那匣子是黃色的馬糞紙做的,上邊蓋有一個長方形的紙蓋,蓋上有封貼,是那種畫了紅色吉祥圖案的貼子。這樣的紙匣子掛的時間一長,很容易被點心上的油浸污了。所以,講究些的人家,會把匣里的點心拿出來,另外用油紙包了,而只把那空了的匣子掛起來,等到來日串親戚的時候再重新襯封裝匣,就像新買的一樣。在房樑上,掛了多少點心匣子,那實在是一種體面的象徵啊。
九歲,頭一次代表家人出門“交際”,他是很興奮的。娘說:“洗洗腳,穿上鞋。”他平時是不大穿鞋的,那天他穿上了鞋。鞋是娘手工做的,穿在腳上有點夾,夾就夾吧。而後,父親小心翼翼地把那匣點心從房樑上取下來,吹了吹落在上邊的灰塵,遞到了他的手裏。父親摸了摸他的頭,說:“去吧。”
臨出家門的時候,他發現他的三個弟弟:鐵蛋,狗蛋,瓜蛋,嘴裏銜着指頭正默默地望着他,那眼神兒個個泛綠(那時孬蛋更小,孬蛋還在娘懷裏吃奶呢)。他覺得自己突然間就長大了,回身拍了拍弟弟們的腦殼,說:“聽話。”
可是,當他走上村路的時候,那無形的屈辱一下子就漫上來了。是的,怪不得父親不願出門。在村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去趕會的村人,他們有騎車的,也有步行的,穿的鮮亮不說,他們手裏提着的點心匣子都是一摞一摞的。有五匣的,有三匣的,最少也是兩匣……特別是他看見了銅錘,銅錘坐在劉一刀那輛“飛鴿”車的後座上,嘎嘎地笑着,“日兒”一下就從他身邊過去了。那車把上一邊一摞,竟然掛了十匣!而他,手裏就提了那麼一匣,那是一家人的“臉”哪!
大姨家住在焦庄,八里路。他就那麼默默地走着,走得很慢,不跟任何人搭幫。當他走上小橋的時候,他遇上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危機。那會兒,他一下就蒙了!身上的汗忽一下子全涌了出來。本來,他正甩甩地走着,剛上了小橋,他手裏提的那匣點心的扎繩突然就崩斷了,那匣點心“啪”一下掉在了地上。論說,掉了也沒有太大的干係,重新捆紮起來就是了。可是,他一看就傻眼了,天啊,那匣子裏裝的竟然不是點心,是驢糞蛋!是的,從那匣子裏掉出來的,是八個風乾了的驢糞蛋!!……
他一屁股坐下了,就那麼在橋頭上坐着。他腦門上從來沒出過那麼多的汗,那汗一豆兒一豆兒地麻在臉上,而後像小溪一樣順着脖子往下淌,身上像是爬滿了蚯蚓。他在橋頭上坐了很久很久,眼看太陽當頂了,可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回去?回去怎麼說呢,說點心匣子裏裝的是“驢糞蛋”?父親會相信他嗎?娘會相信他嗎?他第一次單獨出門,就遇上了這樣的尷尬事……於是,他哭了。
待他哭過之後,他慢慢地蹲下身來,把那八個風乾的驢糞蛋一個個拾進了點心匣子,蓋上紙蓋,先是把那畫有紅色吉祥圖案的封貼兒用手掌一點點地抹平,重新壓在匣面上,用結起來的扎繩分外細心地重新捆了一遍。而後,他站起身來,望了望天兒,重重地吸了一口氣,重新上路了。
在臨上路之前,彷彿是鬼使神差,他腦海里突然湧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就是這個念頭使他在此後的時光里,對人生有了新的領悟。那時候,他已是鄉村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他從衣兜里摸出了一個破鉛筆頭,小心翼翼地端起匣子,就在這匣“點心”的匣底上,畫上了一個“十”字形的記號。他也說不清為什麼非要做這樣一個記號,可他做了。
眼前就是焦庄了。焦庄是個大村,那“會”也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遠遠的,沸騰的嘈雜聲就像水一樣地漫過來。先是一浪一浪的尿臊氣,那是從牲口市上傳過來的,臊氣里突兀地響起了一聲野驢的嘶鳴,那嘶叫聲像是一下子把日頭釘住了,顯得空遠而幽長;接着是一坡豬羊的叫喊,那叫聲直辣辣亂麻麻的,就像醬缸里跳出來的活蛆!女人們在紅紅綠綠的布匹市上涌動着,一個個都像是“解放”了褲腰帶似的,竄動着一扇一扇的屁股。賣煎包、油饃、胡辣湯的小攤前飄蕩着饞人的香氣,那香氣在炸耳的叫賣聲中一趕一趕地拴人的鼻子,油你的心!提着點心匣子的男人都顯得格外矜持,在一片香氣里一磨一磨地走着,走出很體面的樣子,可他們大多穿着半新的、偏開口的褲子,那褲子自然是女人們壓箱底的存貨,一個個顯得襠緊……沒有人會踩着自己的心走路,唯獨他是踩着心走路的。他不光是踩着心,手裏還捧着一個火炭!他就這樣一刀一刀走進了人群,走進了焦庄的“大會”。就要走進大姨家了,他不知道結果將是如何!
拐過一個小彎,他突然發現眼前的村路邊上齊刷刷地蹲着兩排女人,每個女人面前都鋪着一個方巾,方巾上擺放着一摞一摞的點心匣子。女人們一個個都換上了鮮亮的衣裳,陽光下像是一片矮化了的高粱!“高粱們”歪着鵝一樣的脖子,辮子上的紅繩一梢兒一梢兒地動着,眼巴巴地望着來來往往的路人,一聲聲說:“要不要?”
他知道,這些女人是出來賣點心的。大凡親戚多的人家,收的點心也多,有的就當時提出來賣掉,好換些油鹽錢。女人們各自招呼着面前擺放的點心匣子,有的匣已經解了封,拆了蓋兒,那是專門亮出來讓買主兒看的。本來花一塊錢從供銷社或是“會”上買來的點心,這裏只賣七毛、八毛……看到這些女人的時候,他腦海里“轟”一下就炸了!往下,那一步一步簡直是在釘子上挪着走的。有那麼一瞬間,他突然想跑,扭頭就跑!可他還是忍住了。這時候,他聽見賣點心的女人們一聲聲地叫着:“看看吧,新封,新匣。新封,新匣……”就在這一片“新封,新匣”的叫賣聲中,有個聲音兔兒一樣斜着叉出來,那聲音是沖他來的:“鋼蛋,是鋼蛋吧?都晌午過了,咋才來呢?!”有那麼一會兒,他像是被釘住了似的,獃獃地立在村路的中央,腦海里一片空白!他只是緊緊地抱着那匣點心,就像是生怕被人奪走似的……就在這時,耳旁兜頭炸了一鞭!一個趕車的吼道:“這娃,傻了?!”激靈一下,他聽出來了,是表姐在叫他,那是表姐彩彩的聲音,表姐也出來賣點心了。那麼,她要是……表姐看他愣愣的,一頭熱汗,就又說:“上家吧,快上家吧。”
他是最後一個走進大姨家的客人。當他走進院子的時候,大姨家已經開“席”了。大姨照他頭上拍了一下,說:“這孩子,怎麼這時候才來?”說著,順手就把那匣“點心”接了過去,放在了堂屋的木柜上。而後牽着他往外走,可他仍痴痴地望着那匣“點心”……院子裏擺着倆方木桌,木桌旁已坐滿了人。這時候,親戚們早已吃起來了,大姨把他按坐在一個舊式木桌的桌角旁,說:“擠擠,吃吧。”說完就又忙去了。
在大姨家,那頓飯他吃得心驚肉跳!桌上擺放着七七八八的海碗,大多是粉條、燜子、豆腐之類,間或還有幾片肥肉油汪汪的!還有饃呢,是包了皮的卷子花饃。這些都是他最愛吃的。要是往常,他喉嚨里都恨不得跳出一隻手!可這會兒,他卻一口也吃不下去,只覺得噁心,想嘔吐……他就那麼眼看着筷子頭在他眼前飛舞,親戚們的嘴唏唏嗦嗦、出出律律的,風捲殘雲一般,眼看着那海碗一個個空下去了!可他仍在那兒干坐着,一動也不動。一個坐在他身旁的親戚詫異地看了他一眼,說:“吃嘛。”他勾下頭不吭,一聲也不吭。這時,大姨過來了,關切地問:“咋?認生?”他像蚊子樣的小聲說:“不咋。”大姨說:“咋不吃呢?”他小聲回道:“吃了。”大姨“嗯”了一聲,摸了摸他的頭,就又忙活去了。他的眼像玻璃球一樣,就那麼一直隨着大姨骨碌,大姨走到哪裏,他的眼風就跟到哪裏。有幾次,當大姨走到了那放點心的木櫃旁時,他的心一下子就跳到了喉嚨眼上,差點一口吐出來!等大姨走開的時候,才又慢慢地咽下去。那心幾乎是一血一血地在喉嚨眼裏蹦,整個食道都是腥的!這樣翻來覆去地折騰了幾次,他整個人幾乎就要虛脫了……老天,那時光是一點一點在針尖尖上挨過去的。
後來,他逃一樣地離開了大姨家。在回家的路上,他覺得身子一下子變輕了,身輕如燕!他一跳一跳地走在鄉間的土路上,田野的風洗去了身上的熱汗,雀兒的叫聲使他倍感親切!當他回望焦庄的時候,他笑了,笑了滿眼淚。大姨回送的兩個卷子花饃,他吃了一個留了一個,那個香甜是他終生都難以忘懷的!
他還是過了幾天驚恐不安的日子。那會兒,每天放學回來,在進門之前,他總要悄悄地問一問鐵蛋:“大姨來了嗎?”鐵蛋搖搖頭,說:“沒有哇。”“真沒來?”“真沒來。”這樣,他才會暗暗地鬆口氣。
本來,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那留在心上的划痕雖重了一點,也不過就是一道痕。父親再也不出門了,一個家庭所有的“外交”都交給了他。因為,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卻已成了家中唯一的識字人。他要面對的事情還有很多……
可大約過了半年,突然有一天,他竟然在秋生家發現了那匣點心!
那天他到秋生家借簸箕,在他家的堂屋裏,猛一抬頭,驀地就看見了那匣做有記號的點心。那樑上一共掛了五匣,有四匣是捆在一起的,而這匣卻是單獨的。他沒有看錯,那記號還在呢,一個歪歪斜斜的“十”宇,是他在小橋上用鉛筆頭寫上去的……有那麼一刻,他愣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終於,他忍不住笑了。秋生詫異地說:“你笑啥?”他臉一綳,說:“我沒笑。”秋生說:“你笑了。”他鄭重地說:“沒笑。”出了秋生家院子,他一連在麥秸窩裏翻了三個跟頭,大笑不止!
後來,那匣“點心”先是轉到了貴田家,接着又轉到了二水家,從二水家轉到了寶燦家,而後又是方斗家,三春家,麥成家,老喬家……他一直記着那記號,那記號已經刻在了他的心上。不知怎的,他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一種看人家梁頭的習慣,不管進了誰家,他不由得都要看一看人家的梁頭,看看那些掛在梁頭上的點心匣子……那就是“體面”嗎?一家一家的,就這麼提來提去,為著什麼呢?
是呀,那些匣子就是鄉人的體面。哪怕是“驢糞蛋兒”呢,只要是貼了封裝了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掛在梁頭上!開初的時候,這念頭讓他嚇了一跳,這念頭裏包含着一種讓人說不清的東西。他害怕了。他是被那堂而皇之的“假”嚇住了。
有一次,在三春家,他突兀地“呀”了一聲。那會兒,他很想把事情的原委說出來。他想告訴人們,那匣里裝的是“驢糞蛋兒”!可他咬了咬牙,還是沒敢說。那“點心”已經轉了那麼多的人家,封貼也被人多次換過,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打開看過?!他的直覺告訴他,不能說。
年關的時候,終於有一天,那匣“點心”又轉回來了。“點心”是本村的拐子二舅提來的,瘸着一條腿的二舅對父親說:“他姑夫,這匣點心是馬橋他三姑送來的,實話說,時候怕是不短了,掂來掂去的,繩兒都快掂散了。你家娃多,讓孩兒們吃了吧。”父親笑了笑,父親說:“你看,這是幹啥?都不寬裕。”可二舅放下點心就走了。
年三十的晚上,父親就真的打開了那匣點心,父親第一次很大度地說:“吃吧。”可父親的話沒有說完臉色就下來了,父親的臉黑風風的。娘說:“給他拿回去!讓他看看。”父親坐在那裏,久久不說話,過了一會兒,他默默地說:“算了。別說了,誰也別再說了。”往下,父親再沒有說什麼,他只是把那匣子裏裝的“驢糞蛋兒”拿出去倒掉了……
第二天早上,他睜開眼,一眼就看見了掛在梁頭上的點心匣子,那匣底上是做了記號的。可他知道,這匣是空的……
早晨,站在大雪紛飛的院子裏,他突然對弟弟鐵蛋說:“有時候,日子是很痛的。”
鐵蛋吃驚地望着他,說:“哥,你腳上扎蒺藜了?”
扎在腳上的十二顆蒺藜
娘是那年臘月里得病的。
在他十二歲那年,娘得了噎食病。那是一種很奇怪的病,不能吃飯,一吃就吐,剩下的只是熬日子了。
娘一病不起,就再也沒下過床。開初的時候,她還能喝一點水,喉嚨里“雞兒、雞兒”的,咽得很艱難。再往下,就連水也灌不進去了。一天一天的,娘慢慢就幹了,干成了一張皮,那皮上裂出了一皺兒一皺兒的綳紋,紋兒一炸一炸地張着口,人家說那叫“雪皮”。那時候,娘總是把他們兄弟五個叫到床跟前,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最後,娘眼裏含着淚細聲說:“鋼蛋兒,你是老大,你可要支事呀!”
他默默地點點頭,無話可說。
在最後的日子裏,娘只是想放一個屁。娘說,我要是能放一個屁多好!
那天,父親又一次請來了“喬三針”。“喬三針”也算是村裏的中醫“先生”,“先生”坐下來先是號了脈,而後平聲問:“出‘虛恭’不出?”父親愣愣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喬三針”急了,粗聲說:“嗨呀,就是放屁不放?!”娘艱難地搖了搖頭。“先生”長嘆一聲,收了針盒,再沒有說什麼。一直到出了門,他才對父親說:“挨不了幾天了,準備後事吧。”
那時候,一年紅薯半年糧,整個村子都是臭烘烘的,屁聲不斷,凈紅薯屁。可娘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像常人那樣,放個屁。娘說,我咋就不能放個屁呢?娘躺在床上,瘦得皮包骨頭,那皮上掛一層干雪似的白屑,一摸就往下掉。這時候娘身上一把力也沒有了,眼窩裏的那一點點亮光讓人看了觸目驚心!我的娘啊,那印象像鉛一樣灌進了他的內心深處。在經過了許多日子后,他才明白,一旦生命到了最後的關口,想放一個屁也很難哪!
娘是七天後去世的。
臨死前,娘兩眼直直地望着屋頂,而後目光下移,微微地張了張嘴,想喊些什麼,可她沒有喊出來……他一把抓住娘的手,可娘的手已經涼了。
娘死後,父親就像是傻了一樣,他一屁股蹲坐在門檻上,再也站不起來了。是他慌忙跑去叫來了大妗,大妗翻開娘的眼皮看了看,默默地說:“人不中了。”此後,大妗牽着他的手,在村裏的代銷點裏賒下了一匹白布。走在路上,大妗詫異地看看他,說:“鋼蛋,你咋不知道哭哪?”他默默地,就是哭不出來,可他心裏哭了。回到家,大妗把他兄弟五個叫到了一起,給他們一人頭上蒙上了一塊白布,而後對他說:“鋼蛋,你是老大,領着你兄弟‘送孝’去吧。”他抬起頭來,默默地望着大妗……大妗說:“‘送孝’就是報喪。去吧,領着你兄弟,一家一家走,進了院子也不用多說,跪下磕個頭就是了。記住,挨門磕頭,不拉你別站起來……去吧,現在就去。”
於是,他領着兄弟們“送孝”去了。出了門,老三狗蛋笑嘻嘻地說:“哥,哭不哭?”他站住了,扭過身來,“啪,啪,啪,啪!”一人臉上扇了一耳光!而後就有哭聲傳出來了。
挨門去磕頭,一家一家磕……這是死的告示,是葬禮前的宣佈,是乞討,是求助,是哀的美敦書[1]?很久之後,他漸漸才明白,那麼往地上一跪,就是“投降”。在平原的鄉村,“投降”幾乎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最大的藝術。生與死是在無數次“投降”中完成的。有的時候,你不得不“投降”,你必須“投降”。有了這種“投降”的形式,才會有活的內容。就這樣,他把村人一個個磕出了家門。只有一家,他沒有去,那是離得最近的一家,銅錘家。他不去。
娘的喪事是在村人的幫助下完成的。在葬禮上,作為長子,在老舅的帶領下,他繼續學習“投降”的藝術。那是“投降”的高級形式——“二十四叩禮。”“二十四叩禮”是一種近乎於宮廷化的表演,是帶有禮儀性質的“臣伏”。在鄉間,這就是最高級、最雅緻的“投降”!那是要他在不同的方位、以不同的姿勢磕二十四個頭,前後左右地磕,要磕出一個大“回”字。在他磕頭的時候,他聽見人們在笑他。是的,在葬禮上,人們哄堂大笑,笑他磕得不夠標準。人們讚歎的是寶燦,寶燦磕得最為生動!那一進一退、一招一式都叫人羨慕:跪得深刻,起得方正,那腿說鋸就鋸……那情形不像是在給人送葬,而像是在表演絕活兒!可他不行,他的心已經木了,當他磕完了這二十四個頭站起來的時候,他眼前一黑,幾乎栽倒在地上。可他還是站住了,只是膝蓋處熱辣辣的,有血!
他是長子,娘的“牢盆”也是他摔的。“牢盆”上分別鑽了五個孔,那叫“子孫孔”,是他們弟兄五個分別用剪子尖鑽上去的。老五太小,是他把着他的手鑽的。娘已經死了,為什麼還要摔“牢盆”?什麼是“牢盆”?生是“牢”,死也是“牢”?鑽那些個洞兒,是要漏一點陽光給母親嗎?
而後又是“謝孝”(又叫卸孝)。仍是一家一家地磕頭……許多年以後,他仍然記得他跪下來給人磕頭的情景。有那麼一個時刻,他是從褲襠里看天的!他牢記着他從褲襠里看天的那個時刻,那時刻叫他永世不忘。就在那個時刻里,他的褲襠里猛然升起了一股氣,那股氣一下子就把他頂起來了,他跪着,可他的心站起來了。
娘在的時候,沒有誰覺得她有多麼重要,娘一去,家就不像個家了。那時候,父親曾萌生過再娶的念頭。可是,家有五個蛋兒,一群嘴,有誰肯受這種拖累呢?於是,父親就常常躺在床上,一聲一聲嘆。
娘去了,以後就是沒有鞋的日子了。
很快,他們這五個蛋兒,鞋一雙雙都穿爛了,再也沒有鞋了。
這年的夏天,割草的時候,他把四個兄弟帶到了一片谷地里。在谷地里,他讓鐵蛋、狗蛋、瓜蛋、孬蛋在他面前站成一排,而後說:“聽着,娘去了,沒人給你們做鞋了。現在,我給你們一人做一雙鞋。”
兄弟四個詫異地望着他,看上去都很高興。鐵蛋說:“哥,你還會做鞋?”
他沒有說話,就地坐下,伸開手,亮出了手裏抓着的六顆蒺藜。往下,他腿一曲,亮出了他的腳丫子,他用手拍了拍腳丫上的土,說:“都看着——”說完這話,“噗、噗、噗”三下,他先是在左腳的腳丫上分別紮上了三顆蒺藜;接着,又是“噗、噗、噗”三下,他在右腳的腳丫上也紮上了三顆蒺藜!而後,他站起身來,背起兩手,大模大樣地在谷地里走了一圈。
四兄弟怔怔地望着他,鐵蛋說:“這,叫鞋?”
他說:“鞋,鐵鞋。”
狗蛋說:“疼,疼嗎?”
他蹺起一隻腳,讓他們看清楚扎在腳上的蒺藜,而後說:“開始會疼一點,把腳板磨出來,就不疼了。”
接着,他又說:“誰要是敢穿,中午加一勺飯。”
於是,四對小腳丫全亮出來了,一個個伸到了他的面前。
他先是拿起鐵蛋的腳丫看了看,一隻腳給他紮上了一顆蒺藜,鐵蛋只是皺了皺眉頭,故意說:“不疼。”而後又是狗蛋,一抓腳,狗蛋咧了咧嘴,想縮回去,他抓住不放,硬是給他紮上了。到了瓜蛋,他一聲不吭,只是把臉扭了過去……孬蛋還小,看着孬蛋的小腳丫,他遲疑了片刻,說:“孬蛋就算了,孬蛋還小。”可孬蛋卻嫩聲說:“哥,我也要‘疼’。”於是,他說:“好,孬蛋最聽話。”說著,他從衣兜里掏出了兩根白布條,把蒺藜裹在了布條里,一邊給他拴上了一個。待要站起來的時候,鐵蛋突然說:“哥,我再要一顆,中午加兩勺飯!行嗎?”
他沒理他,說:“站起來,都站起來。站起來走走試試。”
四個蛋兒,一個個“呀、呀”地站了起來,全都側着腳……他站在一旁說:“走啊,得能走才行,看誰最勇敢!”
於是陽光下,這個腳上扎有蒺藜的小隊,一側一歪的,就在谷地里走起來了。
他說:“往前看,不要想那疼。你不想它,它就不疼了。”
狗蛋扭過頭,說:“哥,到啥時候就不扎了?”
他說:“等腳上有‘鐵’了,就不用再扎了。”
在整個夏天裏,“老姑夫”家的孩子們一個個背着草捆,齜牙咧嘴地走在鄉間的土路上。尤其讓村人們感到詫異的是,他們怎麼會一個個都撇歪着腳走路呢?問了,都不說,誰也不說。在上樑,那像是一道奇異的風景,每到黃昏的時候,一個個蛋兒就會從橘紅的落日裏搖搖地走出來,把身上的草捆一個個卸放在麥場裏,而後亮出腳丫,一口一口地往腳上吐唾沫……
四個蛋兒,都在眼巴巴地等那“鐵”,“鐵”在哪裏呢?!
到了這年的秋天,四個蛋兒已經可以平着腳走路了。他們把老大圍起來,一個個說:“哥,這算不算有‘鐵’了?”
於是,在一個黃昏里,他把他們一齊帶到了光溜溜的場地里,用“父親”的口氣說:“坐下。”待他們全坐下之後,他伸出腳來,在他們眼前晃了一遍,說:“摸摸。”他們也就聽話地一個個伸手摸了一遍……他問:“硬不硬?”蛋兒們說:“硬。”接着,他伸開手,亮出了手裏握着的十二顆蒺藜!讓他們一個個都看清楚了,這才把蒺藜一顆一顆地扎在兩隻腳上,待他全紮上之後,又當著他們的面,緊吸了一口氣,一個箭步跳在了石磙上!而後,就那麼在石磙上站着,對他們說:“這才叫有‘鐵’了!”
這時,狗蛋突然驚叫道:“哥,你腳上有血!”
他瞪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那不是血,那是鐵鏽。”
腳上扎着十二顆蒺藜,可他硬是在場裏給他們演示着走了一大圈。那腳板木是木了一點,可他心裏說,有時候,日子就是這麼痛。你不能怕痛,你得踩着日子走,一步一步就這麼走下去。
四個兄弟全都看着他,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再也不問了。他們終於知道了,什麼是“鐵”……
同時,他還告訴了他們一個絕招:中午的時候,把兩隻腳放在大路上的車轍里,用那被車碾來碾去的、曬熱了的撲騰土埋起來,就用這細面樣的熱土捂好,蓋緊實了,埋上它一兩個時辰,好好地蒸一蒸燙一燙,腳就不那麼疼了,最主要的是,出“鐵”快。
於是,在此後的日子裏,馮家的“蛋兒們”時常會放下肩上背着的草捆,坐在大路邊上,把兩隻腳伸到車轍里,用熱土蓋起來“浴腳”……這是一份難得的快樂!把腳“浴”在熱土裏的時候,那燙燙的溫熱,那細面一樣的柔軟,那沙沙痒痒的滑溜兒,還有腳板上慢慢升起來的一絲絲涼氣,閉上眼的時候。使他們有了一種酒樣的陶醉。多好啊!“浴腳”。在那些日子裏,“浴腳”成了馮家“蛋兒們”的最高級的一份享受。“浴”完之後,他們會同時從熱土裏拔出腳來,先是晾上一晾,而後,你摸摸我的腳板,我摸摸你的腳板,看到底誰的更硬一些。
這叫比“鐵”。
是呀,那“鐵”慢慢在生長着,可生長着的“鐵”里,不時會長出一兩個小刺兒,那是蒺藜上的刺兒,有時候那刺兒就斷在了肉里,隨着“鐵”一起生長,會帶來些鑽心的小痛。這也不要緊,拔出來就是了。拔的時候,又會生出來一些無名的快樂。你想,在肉里掐呀、掐呀的……終於捏出來一點什麼,那小痛一下子就去掉了,酥酥的,麻麻的,多了些小癢,這有多好!
父親的眼皮塌了。父親的腰也塌了。沒有多少年,儀錶堂堂的父親,竟成了一個羅鍋子。自從交出了家庭的“外交”權力之後,對於他的行為,父親從未說過什麼。可是,就在他腳上扎了十二顆蒺藜的那一天,正蹲在灶間燒火的父親,突然從灶火里跑了出來,異樣地叫道:“兒子,幹啥——哪?”
他竟然用蔑視的目光看了父親一眼,傲傲地說:“走路呢!”
這話說得太突兀!是具有背叛意義的突兀。這就是他的宣告,面對父親,這是最直接的一次宣告。行走,就是活法,這是我的方式,我“走”我的。
父親啞了。那是父親第一次叫他“兒子”,以後父親再也不這樣叫了。
這年的冬天,下第一場雪的時候,也是他試“鐵”的時候。他沒有穿父親做的那種木製“呱噠板”,就那麼光着腳走出了家門。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着,大路上一個人也沒有,四周一片寂靜,那無邊無際的雪白就像是一雙雙“那種鞋”向他飛來!一天的“那種鞋”!那種鞋(後來他知道那叫“網球鞋”)秋生家的一個親戚穿過,白色的,粉白,連鞋帶都是白的!人家是城裏人,來鄉下串親戚時穿在腳上,一走一彈,讓他看見了,還有尼龍襪……他就這麼在雪地里走着,一步一步地試那“鐵”。初時,腳踩下去的時候,雪很暖,甚至是有點燙,溫溫的燙。可走下去的時候,卻綿綿的,竟還有點彈,是有點彈哪。在腳下,那雪肉肉的,熱熱的,或者就像是熱鍋里的豆腐,腳成了一把刀,你割它的時候,那一軟一軟的感覺叫人很舒服,無比的舒服!再走,腳上就有些泥了。這時,他明白了,雪是怕他這雙腳了。雪怕他,那腳已經“鐵”出來了,雪沾腳就化,它不敢不化。在大冬天裏,他的腳徹底戰勝了雪!不疼,真的,一點也不疼了,沒有一絲一毫的痛感。只是快樂,那是從腳底板上湧出來的快樂,貓舔一樣的快樂!那快樂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征服欲,他在雪地里大步跑着,一邊跑一邊嗷嗷大叫,他的叫喊聲在曠野里傳得很遠!而後,他跨過田野,又一步一步走上了河堤,站在河堤上,他的目光望着遠處的飛雪,雪在河的南岸掛起了一道倒卷的飛簾,那雪簾在風中曼舞着,此時此刻,他突然就有了飛翔的感覺,一股熱流從腳下湧上來,很燙人啊!
那時候,他莊嚴地說:會有鞋的。
不會叫的蟈蟈籠子
十六歲那年,他終於有了一雙鞋。
那鞋是一個叫劉漢香的姑娘送給他的。她這麼一送,就送出了她人生的一大遺憾。
劉漢香是村支書國豆的女兒。國豆臉上雖然有些麻子,可國豆女人臉上沒有麻子,她不但臉上沒麻子,而且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漂亮女人。這女人有個綽號叫“大白桃”,另一個說法叫“十里香”。還有人說,媽的,潁河水再好,也就潤在了國豆家。操!潤了這畦改那畦,一茬一茬潤,凈好水兒。老不公平啊!
這劉漢香正是“大白桃”生下的嬌女兒。
開初的時候,劉漢香只是一個小毛丫頭,秧秧的,也看不出什麼。可長着長着,一下子就燦爛了。燦爛得一塌糊塗!於是就有人說,這劉漢香是國豆家的“國豆”!
那時,他並不知道有人在悄悄地注意他,他真的不知道。人已窮到了那步田地,是不敢亂看的。即便是在鎮上中學上學的時候,他也從不亂看。你看什麼看,看也白看,窮人的眼是很節約的。
早在他上中學之前,“老姑夫”家的蛋兒們已經有自己的名字了。那名字是縣上來人普查戶口時,由一位以工代賑的老私塾先生給起的,那老先生拈了拈鬍鬚,一時文興大發,信筆寫來,在戶籍上:老大鋼蛋為馮家昌;老二鐵蛋為馮家興;老三狗蛋為馮家運;老四瓜蛋為馮家和;老五孬蛋為馮家福。而後,老先生用小楷毛筆一人給他們寫了一個紙片,上邊批着他們各自的名字,老先生說:“記住,這是‘官稱’!”
可這些“官稱”在村裡並沒有人叫,人們不習慣這些“少天沒日頭”的東西,它顯得太雅了些。在村裡,該什麼“蛋兒”還是什麼“蛋兒”。只是到了後來,當他們一個個離開村子的時候,這些“官稱”才成了他們的名字。
那片高粱地是他命中的一個契機。
那是暑期后的一個下午,他照例背着鋪蓋卷到鎮上中學去報到。秋了,青紗帳已經長起來了,那無邊的熟綠從田野里一秧一秧地爬出來,把路罩得很細,走在路上,人像是淹沒在那一坡一坡的旺綠里,到處都是秋熟的腥熱,到處是孕育中的膩甜,風一溜兒一溜兒地從莊稼棵兒的縫隙里順過來,腳下的土也彷彿已熟到了老的程度,一乏一乏地碎,就像是坍了身的面瓜。在青紗帳的掩護下,路過玉米地時,他還偷掰了幾穗嫩玉米,那時糧食總是不夠吃,能啃上幾穗玉米,晚飯就省下了。當他揣着幾穗偷掰的玉米貓着腰穿過玉米田,來到一片高粱地的地邊時,他眼前一亮,突然站住了——
面前有一雙鞋!
那是一雙“解放鞋”。這種鞋是部隊的軍人才有資格穿的,還是雙新鞋。
那鞋就放在高粱地的地邊上,看上去新嶄嶄的,像是沒有下過腳的樣子。他兩眼望着那鞋,遲疑了一下,心裏說,有這樣的好事嗎?他抬起頭來,側耳細聽着高粱地里的動靜。高粱就要熟了,鐵紅的穗頭一浪一浪地在風中搖曳,那刀葉沙沙地響着,響得很有規律。風停的時候,就靜下來,靜得默,靜得文氣。看來,高粱地里沒有人,真沒有人。東邊是紅薯地,西邊是玉米田,紅薯地里顯然沒人,玉米田也不像有人的樣子,那麼……是誰的鞋呢?路人掉下的?也不大像。那鞋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他面前的地上,就像是專門為他預備的。這麼一想,他笑着搖了搖頭,不會,世上絕不會有這等好事。他圍着那雙鞋轉了一圈,心裏七上八下的,很誘人哪。最後,他禁不住拍了拍腳上的土,把腳伸進那鞋裏試了試,他媽的,還正合適呢!
天晴朗朗的,雲淡淡走,四周寂無人聲,面前有一雙鞋……然而,萬一呢?萬一要是誰脫在這裏的,你這邊剛要走,那廂又被人叫住了,多丟人哪?!算,算了。不就一雙鞋嗎?再說,他光腳習慣了,猛一穿鞋,還真有點彆扭,挺不舒服的。於是,他把已穿在腳上的鞋重新脫下來,在地邊上擺好,這才背着鋪蓋捲去了。
突然,身後傳出了“咯咯——”的笑聲!那笑聲就像是晴空裏的一聲霹靂,又像是從布袋裏撒出來的一隻母雞,還像是從牛脖子上甩出的一串鈴鐺,既突兀又脆火!緊接着,又是一聲爆豆:“——家昌!”
他的臉“撲棱”就紅了,就像是被人當場捉住了似的,心裏很“賊”。他對自己說,上當了吧?上狗日的當了。別回頭,走,往前走!
誰知,他剛走了沒有幾步,就聽見身後一聲斷喝:“馮家昌,你站住!”
他站住了,慢慢地扭過頭來,也就在一瞥之間,他看到了立在眼前的一抹粉紅。在這一抹粉紅的後邊,是漫無邊際的綠色,那綠色正是因了這一抹紅色而瘋狂,莊稼地里突然就有風了,高粱和玉米都舞動着,那葉子一刀一刀地飄逸!他把頭勾下去了。
那是一個女生!
十六歲,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年齡,眼前站着一個女生,鮮艷得叫人不敢看。他也就不看了,有汗!
劉漢香跳跳地來到他的面前,笑着說:“家昌,把鞋穿上,那是我送給你的。”
劉漢香,這名字是他熟悉的,可以說非常熟悉。他們在一個教室里坐了六年,而後又一同考上了鎮上的中學。然而,人家是支書家的女兒,是國豆家的“國豆”,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雖然同坐在一個教室里,卻坐得陌生,他從未跟她說過話。況且,在中學裏,他也是被人恥笑的對象,人家都叫他“赤腳大仙”。
他站在那裏,默默地搖了搖頭。他不穿,他不會穿的。
劉漢香輕聲說:“真的,真是送給你的。這麼多年,我一直看你打赤腳,你……這鞋是我從我哥那裏要來的,我哥複員了。穿上吧。”
他很乾脆地說:“我不穿。”
劉漢香說:“你敢!”
他扭頭就走,心裏說,有什麼敢不敢的?
劉漢香氣了,跺着腳說:“馮家昌,你聽着,你要是敢走,我就喊了——”
他站住了,覺得很好笑。他說:“你喊吧。你喊什麼?”
劉漢香怔了片刻,突然說:“我喊——我喊你偷玉米棒子!你試試,我只要喊一聲,立馬就把你……”
頓時,他明白了,她一直跟着他呢。她是支書家的女兒,她要是真喊了,就真能把他捆起來……他愣愣地站在那裏,好半天不說話。
她說:“你穿上。”
他說:“我不穿。”
兩人就在那兒僵持着。他本可以抬腳就走的,可懷裏那幾穗玉米絆住了他。終於,他抬起頭來,直直地望着她,說:“你喊吧。”
一語未了,他被震撼了。他是被那光影震撼了,是秋日的陽光照出了一份絕妙。那不是一張臉,那是伏桃的細膩,那是麥黃杏的滋潤,那是白菜心上的水嫩,那是石榴籽般的晶瑩,那是蘋果枝上的嫣紅,那是秋光合成的虛幻,那是潁水孕化的瀲灧!在秋光里,那如花似玉的臉龐上還汪着一些似有若無的、煙化般的嫩絨絨,那絨兒就像光的影兒,光的露兒,光的芒兒,光的韻兒,光的醭兒,光的會玩魔術的小舅子!那生動啊,叫人恨不得從心裏伸出一隻手,輕輕地摸上一摸,卻又不敢摸,生怕一摸之下就會沁出水來……僅一眼,他就像是被釘住了似的,三魂竟走了七魂!他再也不敢多看了,他想趕快把“心”收回來,可“心”丟了,他找不到了!
這時候,劉漢香搶上前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他跟前一蹲,命令道:“抬腳!”
就像是鬼使神差一般,他不由自主地把腳抬起來了。抬起來才有些後悔,可劉漢香不允許他後悔,劉漢香抓住他的腳,硬是把鞋給他穿上了,穿了這隻又穿那隻……而後,她說:“走吧。”
接着,他們上路了,就那麼一前一後地走着。穿着這麼一雙“解放鞋”,懷裏揣着偷來的玉米,他怎麼走怎麼彆扭,那雙鐵腳就像是被繩子拴住了似的,走起來竟磕磕絆絆的,顯得十分滑稽。遠遠看上去,那情形很像是劉漢香押送的一個“俘虜”!
一路上,劉漢香高興壞了,她時常“咯咯”地笑着,說了很多話。可他,卻只說了一句話。快到鎮上的時候,他說:“真欺負人哪!”
劉漢香詫異地說:“誰欺負你了?”
他再也沒有說什麼,他什麼也不說了,心裏長出了一窩茅草!
當他們快到學校門口的時候,劉漢香有意地慢下來,漸漸就落在了後邊。身後少了一個“押送者”,他才走得稍稍自在了些。可是,在校門口,他又被人圍上了。一些背着被褥來校報到的同學,三三兩兩地湊到他跟前,用十分吃驚的目光望着他:“‘大仙’,咋,穿上鞋了?”他嘴裏“嗯,嗯”着。那些人竟然追着問:“乖乖,新鞋?!”他就說:“新鞋。”再問:“解放鞋?!”他說:“解放鞋。”有人很執着地問:“哎,你不是說光腳舒服嗎?”於是,在一個時辰里,這件事變成了一個奇聞。整個校園都在奔走相告:“大仙”穿鞋了!
當晚,當那些好奇的學生們一起擁到他住的宿舍,看“赤腳大仙”穿鞋的洋相時,他已經把那雙“解放鞋”脫掉了,仍是赤着一雙大腳。
此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一直認為那是一個恥辱。他心裏說,你投降了,你又投降了,真是不爭氣呀,你怎麼老是投降呢?!就在那天晚上,他的腳疼了,他的腳踢在了門檻上,竟然麻辣辣的!在痛里他腦海里陡然浮現了那張臉,那臉就像水盆里的月光,一印一印地晃動着,揮之不去!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他很為自己的行為羞愧。
他再沒有穿過那雙鞋。
那雙鞋後來成了“四個蛋兒”的奢侈品。鞋已上腳,就不好再退了。星期天的時候,他悄悄地把那雙鞋夾回了家,扔給了他的兄弟們。“四個蛋兒”搶上前來,全都驚奇地望着那雙鞋,你上來摸摸,我上來摸摸。狗蛋強梁些,首先發問:“哥,誰穿?!”他瞅了鐵蛋一眼,又看看狗蛋、瓜蛋。看過了,又去看蹲在地上的父親,父親塌矇著眼皮,一聲不吭。於是,他說:“輪着穿。”結果,“蛋兒們”就輪着穿了。先是鐵蛋穿着新鮮了些日子,接着是狗蛋趿拉了幾天,而後是瓜蛋。瓜蛋穿着太大,走起來七崴八崴的,他在鞋裏塞了些破棉花。輪到孬蛋時,他只是覺着稀罕,就在鞋後跟上挖了兩個孔,穿上繩子,用繩子把那鞋綁在腳上走,走起來一拖一拖,就跟划旱船似的……就這麼穿來穿去,沒過多少日子,那鞋就穿得不成樣子了。
不知怎的,那恥辱一直深藏在他的心裏,藏得久了,竟然藏出了一點甜意。那就像收藏在內心深處的一個小糖豆,它不斷地從心窩裏跳出來,在眼前蹦蹦躂躂地誘他。
劉漢香為著什麼呢?在他的記憶中,劉漢香是模糊的。有很多年,他腦海里連一點印象都沒有。是呀,他們沒有同位坐過,也沒有說過話,好像原也是小小丫丫的,怎麼突然間就大了?還送你一雙鞋?!
驀地,他想起來了,是不是因為那枚圖釘?
那時候,他雖然窮得連鞋都穿不上,卻非常喜歡打籃球。每天下課後,他總是赤着一雙大腳奔跑在籃球場上,因此也就有了“赤腳大仙”的綽號。鎮上中學的籃球場是很簡易的,就在校園裏的空地上一東一西豎了兩根木杆,木杆上釘了塊長方形的木板,板上釘了一個鐵筐,這就是籃球場了。課後的很多時間,他都是在籃球場上度過的,他是一個籃球迷。籃球場離飯廳近,所以,也總是有很多人圍着看。記得有一次跟縣上中學的球隊打比賽時,他跑着跑着,只聽“噗”的一下,腳下一軟,他就在場邊上蹲下了,就那麼蹲着,把一隻腳撇着翻過來,發現腳底紮上了一枚圖釘!他沒在意,只是把圖釘從腳上拔下來,往場邊上一扔,快步跑去了,還接了一個好球,竟也投中了!就是那會兒,他聽到場邊上傳來一片“呀!呀!”的驚呼聲。一瞥之中,是一片女生的倩影,那裏邊有劉漢香嗎?
還有什麼哪?再沒有了,再沒有什麼了。可人家送了你一雙鞋。說是別想了,不要多想,人家可是國豆家的“國豆”!你算是什麼東西?!說是不想,可還是忍不住。偶爾,那個“小糖豆”總是從心的深處彈出來,再用心的嘴接住,甜那麼一會會兒。
可是,在學校里,兩人卻誰也不理誰,見了面也不說話。洗碗的時候,你在這個水池,我就到另一個水池,就像仇人一樣。這感覺很好啊,無比的好!
學習是更加的勤奮了,人就像鞭子抽着一樣,俄語中的“斯巴西巴[2]”總是在嘴頭上默默地掛着,還有“打死崔大娘”(達斯采達妮婭[3]),一切都變成了“啾、啾、啾、啾”——那是(一點點、一點點的)蜜一樣的甜意。是的,這是一個秘密。秘密使人充實,你心裏要是偷偷地藏着一點什麼,人就格外的沉靜踏實。學得太苦的時候,那“小糖豆”就會及時地跳出來,讓你甜一下,把那苦味沖淡。就那麼藏着吧,好好藏着。在那個學期里,他的俄語出人意外地得了全校第一!
鞋是穿了,可也不能白穿。不管怎麼說,這個人情是欠下了。拿什麼還呢?
接下去,他整整用了四個星期天的時間,帶領着蛋兒們精心寡意地扎了一個兩篷樓的蟈蟈籠子。為扎這個蟈蟈籠子他費了大勁了,先是派蛋兒們到地里四下去尋找那些光滑的、細條兒的高粱稈,這種細條兒的高粱稈一株上只有一節能用,就這一節還得是百里挑一,很難尋的。於是,鄰近四鄉的高粱地里到處都晃動着蛋兒們的身影,好歹還是找齊了。蟈蟈籠子是他親手扎的,他誰也不讓動,就一個人躲在屋裏精心擺弄。每一次開始,他都要先洗洗手,而後再動手去扎那籠子:那“兩篷樓”扎得有脊有檐,有廊有廈;門是雙扇的,窗是菱形的,那上下兩層的門扇還都是能開能關的;特別難為他的是,他在那“兩篷樓”里還紮上了一個樓弧梯……等全紮好后,他又逼着蛋兒們上交了十二隻會叫的蟈蟈。
那又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他中午連飯都沒有吃,就提前從學校里跑出來了。他帶着那個蟈蟈籠子,悄悄地躲在了河堤旁的一個槐樹林裏。一直待到夕陽西下,遠遠看見劉漢香從大路上走來的時候,他才把那個蟈蟈籠子放在了河堤上的一條小路上……
那是她必走的。
終於,挎着書包的劉漢香走過來了,她一眼就看見了那個蟈蟈籠子。她站住了,就那麼看了一會兒,卻猛地抬起頭來,高聲說:“你出來吧。”
他沒有動。他的心怦怦跳着,可他沒動。
劉漢香再一次高聲說:“出來吧,我看見你了!”
這一次,他沒辦法了,只好從槐樹林裏走出來……
劉漢香望着他,說:“你扎的?”
他勾着頭說:“我扎的。”
劉漢香說:“送給我的?”
他說:“送給你的。”說完,他又汗津津地補了一句:“我不想欠你的情……”
劉漢香彎腰把那個蟈蟈籠子拿起來,說:“扎得真好!”
他一聲不吭,就那麼站着。
可劉漢香話鋒一轉,氣呼呼地說:“你為啥不穿我給你的鞋?!”
他說:“我不能穿。”
她問:“為啥?”
他說:“我弟兄五個,都沒鞋穿。我不能獨穿。”
她遲疑了一下,說:“你上中學了呀……”
他乾乾地說:“那不是理由。”說完,他扭過頭,風一樣地跑去了。
身後是一片蟈蟈的叫聲,那叫聲熱麻麻的!
可惜的是,那個蟈蟈籠子先是被迫掛在了一棵棗樹上,是國豆家院子裏的一棵棗樹。因為那十二個蟈蟈一個個都是挑出來的“老油”,太吵了,叫得人睡不着覺!後來,一直等到籠子靜了的時候,才終於掛在了劉漢香的床頭上——
因為那十二個蟈蟈全都死了。
人,一個人;手,兩隻手
曖昧很好,曖昧是一個月昏之夜。
就是那個夜晚,他與她有了曖昧之情。是的,也只能是“曖昧”,那是一種糊裏糊塗、不清不白的狀態。他十六歲了,卻什麼也不知道,只知道“好”,什麼叫做“好”呢,一“女”一“子”就是個“好”?
傍晚的時候,老五孬蛋趿拉着那雙破解放鞋回來了。他有點神秘地走進院子,來到他跟前有點怪怪地看着他說:“我嘴裏有糖。”他沒理他。可孬蛋又往他跟前靠了靠,一探舌頭,亮出了粘在舌頭上的糖塊,說:“真的,我嘴裏有糖。”他瞪了他一眼,說:“擦擦你的鼻涕!”孬蛋用袖子在鼻子上抹了一把,而後,突然在他面前伸出手來,說:“漢香姐給的。”
老五手裏攤着的,是一個小紙蛋兒。
他心裏動了一下,從老五手上拿過那個小紙蛋兒,而後說:“玩去吧。”
一直到老五一拖一拖地“貓”出了院子,他才把那個握成一團的小紙蛋兒一點點地攤開,只見上邊寫着四個字:
槐樹林見。
去不去呢?他先是有一些遲疑,甚至是有些害怕。國豆臉上的“麻子”一炸一炸地出現在他的腦海里!萬一呢……可他還是去了。
出村的時候,他先是聽到了一片狗叫聲。那狗叫聲從一片灰白、一片麻黑里跳出來,“滋溜,滋溜”地竄動着,汪着一聲聲的暴戾,叫人心慌,叫人頭皮發炸!然而,當那叫聲近了,卻又是“嗚嗚”的溫和,好像在說,是你呀?大赤腳,聽出來了。而後就遠遠地跟着,三三五五,一匹一匹的,像護兵一樣。到了村口,就不再送了,汪一束束的綠火,默默地相望着,很通人性的樣子,彷彿在說:去吧,大膽些!
槐樹林就在村西的河坡下。那是一片幾十畝大的護坡林,剛走進去的時候,腳下一焦一焦地響着,那沙沙的聲音讓人心跳。穿過樹的枝杈,頭頂上的月光昏昏晦晦的,那月一暈一暈地在雲層里走,就像是一塊被黃水淹過的西瓜。偶爾,林子會突然地亮起來,亮得你赤裸裸的,無處可藏。在一片灰白中,那一根根褐色的樹榦就像是突然圍上來的士兵!當你稍稍定下心來,倏爾就又暗下去了,陡然之間,人就像是掉進了一口盛滿糊糊的大鍋里,暈騰騰的,一不留心就撞在了樹上。腳下的落葉一焦一焦地碎,走到哪裏,就有聲音傳到哪裏,鬼麻麻的。走着走着,這裏“哧溜”一下,那裏“撲哧”一聲,心也就跟着一偷一偷地跳。那情形就像是一個第一次出門偷竊的小賊,先先地自己就亂了營。他心裏說,你不用怕,你怕什麼,是她讓你來的。這時候風來了,風攪出了一林子的響動,落葉一旋一旋地哨着,有鳥兒在暗處扇動翅膀,螢火蟲一蘇一蘇地飛,蟋蟀在草叢中跳叫,那蒙昧中的混沌既讓人想……又讓人懼。
驀地,在暗中,有手伸過來了,燙燙的。慌亂中,也只拿住了他的一個指頭,是食指,就那麼牽着走。於是,那指頭就像是一瓣蘸了麥芽糖的蒜,或是抹了蜂蜜的大茴,甜甜的,麻麻的,還有一點辣,是心裏辣,也不知該怎麼,就依了走。腳下磕磕絆絆的,人就像是沒了根,前邊有呼吸聲導着,林子裏的空氣也濕了,是那種肉肉的濕,沾了女人香氣的濕。在一片懵懂里,就慌慌張張地來到了林中的一段渠埂上。那是一條橫穿槐林的引水渠,渠基是土夯的,有半人高,長着蒿草。突然,那手鬆了,松得很有過程,先是緊着,而後是一含,往下是一節一節地軟退……就有話說:“家昌。”
在空氣里,人怎就化成了一節手指呢?正暈乎乎這樣想着,雲像開了似的,夜忽然就亮了,大亮!四周一片水粉樣的燦然,那樹一棵棵靜着,不再像黑暗中那樣“賊”了。轉過臉,劉漢香就站在他的面前,也並不是狐仙什麼的,真真的一個人!這晚,她的兩隻長辮子竟然盤起來了,一個白色的蝴蝶(塑料發卡)十分醒目地偏卡在那頭黑髮上,水蔥兒一樣地立在那裏,人一下子顯得“條兒”了許多;她上身穿着一件白底藍韻的棗花布衫,下邊是偏開口的毛藍褲子,帶襻兒的黑鞋,白絲線襪子,襯得人也素了許多。她丫站在那裏,就像是粉灰的夜氣里剪出的一個水墨樣的倩影兒,亭亭的,玉玉的。她家生活好啊!那臉龐正對着他,兩隻大眼亮亮的,嘴唇半含着,臉上羞出一片水窩紅;那胸脯一起一伏的,就像是兩隻卧着的兔兒在一探一探地蹦……劉漢香說:“那人要是再不來,我就走了。”
馮家昌一怔,脫口說:“誰?”
劉漢香身子扭了一下,說:“那人。”
這時,劉漢香又說:“你看我頭上的卡子好看嗎?”
他看了她一眼,說:“卡子?”
劉漢香用手摸了那隻卡在頭上的“白蝴蝶”,說:“我哥從北京捎回來的。他複員了。他說是‘有機玻璃的’,好看嗎?”
他隨口說:“好看。”
她說:“真的?”
他說:“我騙你幹啥?”
接下去就沉默了,彷彿一下子都沒了話說。林子裏的夜氣一嵐一嵐地漫散着,蟲兒在草叢中呢喃,月光又晦下去了,只有人的呼吸聲還重着……
這時,劉漢香彎下腰去,在渠埂上鋪了兩方手帕,先是鋪得近了些,而後又稍稍地挪開一點,自己先坐下來,說:“坐吧。”
他卻沒有坐,只是就地在渠埂上蹲下來,離她有四五尺的樣子。
夜越來越模糊了,只有那一方藍格的白手帕還在暗中亮着……她看了他一眼,嗔道:“你怎麼不坐?坐嘛。”
他說:“我蹲習慣了。”
她說:“你坐近一點,我都看不見你了。”
他很勉強地往她跟前挪了挪身子,仍是蹲着,含含糊糊地說:“我褲子……臟。”
她說:“我不。你坐,我就要你坐。”
他心裏的火一下就燒起來了。他心裏說,坐就坐,我怕什麼?這麼想着,他終於坐到那方汗巾上去了。
劉漢香說:“你聽,夜靜了,夜一下子就靜了。”
是的,夜靜了。夜一靜,人的呼吸就顯得粗了。待馮家昌坐下之後,突然覺得那屁股下坐的不是“汗巾”,而是一座肉做的“火爐”!那還不僅僅是“火爐”,那是“飛毯”,是“迷香”,是“熱鏊子”,是“亂麻窩”,是“棗疙兒針”,是蹦進褲襠里的“跳蚤”,是七七八八的虱……只覺得頭暈騰騰的,身上汗津津的,襠里熱辣辣的。
停了一會兒,劉漢香輕聲說:“你的腳就不疼嗎?”
他頭暈,沒聽清,就問:“啥?”
她說:“你的腳……”
他說:“不疼。磨出來就不疼了。”
她說:“你的腳步聲跟別人的不一樣,只要你一走我就知道,那‘狠’人來了。”說著,她忍不住“哧哧”地笑了。
他說:“你笑話我呢?”
她忙說:“不,不是。你的腳步重,吃地。我一聽就聽出來了。同學多年,你那大茬子步,‘咚,咚,咚’的,夯一樣,就像是砸在人家……心口上。”夜越來越暗了,她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小,小得幾乎聽不見。
他沒話找話說:“你笑話我。”
她說:“在學校里,你也不理人……”
他說:“說誰呢?”
她語無倫次地說:“還有誰呢?那個‘狠人’。他眼裏有人嗎?直着來直着走。夏天裏不穿鞋,冬天裏也不穿鞋,那裂口一道一道的,真讓人看不過去……”
他說:“我弟兄五個,我又是老大……”
她又急急地說:“在學校里,我老看你吃那長了毛的紅薯。你怎麼老是背紅薯,就不能帶些乾糧嗎?長了毛的紅薯不能吃,有毒!……”
他還是那句話,他說:“我是老大。”
她嗔道:“老大怎麼了?老大就不愛惜自己嗎?!才不是哪。我哥在家也是老大,他可是……”
這當兒,她突然又說:“哎,我哥要娶媳婦了……”
他說:“噢,娶媳婦?”
她說:“可不。‘好兒’都訂下了,焦庄的。”
他說:“焦庄的?”
她說:“焦庄的。”
往下,突然就又沒話了。那話就像是斷了線的念珠,再也穿不到一起了。劉漢香的手撫摸着身邊的細草,手指一勾一勾的。馮家昌的身子左半邊像是木着,那右半邊卻又熱得發焦,手心有汗,就按在了渠埂上,彷彿要尋些涼,可不知怎麼的,一抓一抓,兩人的手指就勾在了一起。那一刻,呼吸停了,心跳也停了,只有那勾着的手指,那手指就像是“絞股藍”一樣,纏纏攪攪地膩在了一起。接着,那手,勾來勾去,又像是緊住了的螺絲,一扣一扣地盤繞着……慢慢,兩隻手也就貼貼地握在一起了。就那麼握着,口裏竟泛起了一股股的甘甜。那甜就像是在火鏊子上焙着、烤着,一絲絲地燒人的心!究竟要怎樣呢?那又是很不清楚的。似乎是要做一點什麼了,烤壞了的“心”已經冒煙了。這時候,馮家昌的手像是失去了控制,猛地就從那擰在一起的“螺絲”里退出來,像一個大括號似的,一下子就箍住了劉漢香!劉漢香顫了一下,繼而身子蛇動着,猛地扭過臉來,“咚”的一聲,兩人的頭碰在了一起!劉漢香鳥兒一樣在他的臉上親了一下,喃喃地說:“你野。你心真野。”
恍然間,月光從雲層里“含”了出來,林子裏大亮了。墨色的夜像是被水洗過一樣,一切都歷歷在目!那帶着水汽的涼意隨着月光瀉下來,一漫一漫地濕,叫人心裏不由一寒,那“箍”也就松下來了。劉漢香卻喘喘軟軟地靠在了他的肩上,呢呢喃喃地說:“我想給你做雙鞋……”
他說:“別,我弟兄五個呢。”
她倚在他的肩上,仍然說:“我要給你做雙鞋。”
他說:“你別。我弟兄五個。”
她靠着他的肩歇了一會兒,望着遙遙的月光,說:“家昌,你還記得上小學時的情景嗎?”
他說:“記不得了。”
她說:“怎麼就記不得了?你能記住的是什麼?”
他說:“我呀?記……”
她說:“就你,想想。”
他想了想,說:“我還能記住的,就是小學一年級的課文……”
她吃驚地說:“真的嗎,哪一課?”
他說:“是第一課。”
她說:“呀,你真能記住?我早就忘了。說說,是什麼呢?”
他說:“人,一個人;手,兩隻手。”
她笑了,說:“你的記性真好。就這些嗎?”
他說:“就這些。”說著,他重新念了一遍:“第一課:人,一個人;手,兩隻手。”
她說:“你呀,你呀,還能記住別的嗎?比如,我……”
突然,他站起來了。不知為什麼,他身上竟有了一股氣,這股氣竟使他有了神遊萬里的感覺!站在林子裏,他十分突兀地、昂然地高聲念道:
“人,一個人;手,兩隻手!”
她羞羞地說:“你的記性真好!”
可他知道,這不是記性好,不是。這跟記憶力沒有關係。這八個字裏包含着一種東西,一種讓他血熱的東西!
……後來,當他們離開那片林子的時候,馮家昌突然有些后怕。他心裏說,你怎麼敢呢?你怎麼就敢?她可是國豆家的女兒呀!
是呀,雖然是懵懵懂懂的,有了這第一次,就難免沒有第二次。那懸想在心裏含着,就像是一枚欲爆未爆的炸彈,總是噝噝地冒着煙!怕是也怕,又不由不想,就像是已吃進肉里的鋸,拉一下是疼,拉兩下也是疼,那“疼”是何等的快樂!
況且,還有一個饞掉牙的老五。那老五嘗到了甜頭,就常常趿着那雙破解放鞋在村口處立着,只要一看見劉漢香,就近近地貼上去說:“漢香姐,有‘條兒’嗎?‘條兒’,我送。我去給你送。”
劉漢香的臉“撲棱”一下就紅了……自然的,有糖。
藏在谷垛里的紅柿
終於還是“爆炸”了。
谷垛,就是那個高高的谷垛。它既是愛的小巢,也是愛的墳墓。
是的,當他被繩子吊起來的時候,他才有些後悔,可後悔已經晚了。
老五,就是那個饞嘴的老五,幾乎成了他們的“幫凶”。他起的是穿針引線加推波助瀾的作用,利益不過是一塊糖。這老五,他的積極是含有“糖分”的。那年,他才七歲,就猴精猴精的,簡直是無所不在。就為了那塊糖,他膽大包天,一個小小的人兒,竟然闖到了支書國豆的家裏!他站在國豆家院門前,拖着那雙破解放鞋,流着兩筒清水鼻涕,蚊子樣兒地說:“有人嗎?”沒人理他,也許是沒聽見。於是,他提高了聲音,用大人的語氣說:“有人嗎?”立時,屋裏有人回道:“誰呀?”這麼說著,大白桃富富態態從屋裏走出來了。大白桃站在院子裏,朝門外瞅了一眼,又說:“誰呀?”這時候,院門輕輕地“吱呀”了一聲,一個拖車樣的小人兒慢慢地靠進來。大白桃詫異地、有點吃驚地望着他。沒等問話,老五就叫了,他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可他精啊,看她長得又白又富態,就叫:“白妗子……”大白桃一聽就笑了,說:“這孩兒。”老五說:“白妗子,有人找漢香姐。”大白桃怔了一下,很警惕地問:“誰找俺漢香?”老五就開始撒謊了,老五說:“一個過路的。”大白桃說:“過路的?!”老五慢慢吞吞地說:“一個過路的,騎輛新洋車,那鈴可響……”大白桃說:“過路的?他找俺漢香乾啥?”老五說:“一個過路的,騎輛新洋車,那鈴可響可響。他說,叫我給漢香姐捎句話……”大白桃又一次吃驚地說:“你?捎啥話?!”老五就說:“讓她去學校里開個啥子會……”這時,大白桃才“噢”了一聲,她當然知道,那時候,只有縣上的幹部,或是鎮上中學的什麼人,才會有新“洋車”騎。大白桃終於信了,她說:“俺漢香不在家,漢香去東頭學校里推車去了。”這時候,老五就很失望地說:“那,白妗子,我走了。”
老五沒有吃上糖,仍然不甘心。於是,他“拖、拖、拖”又跑到了村東頭的小學校里。在學校里,他終於把劉漢香的去向打聽清楚了,原來,劉漢香是進城去了。她借了小學校長的自行車,到縣城裏買布去了。
黃昏的時候,饞嘴老五終於把劉漢香等回來了。他站在村口處,就像是一個“長脖子老更”,一直仰望着那條通往縣城的土路。在村口的夕陽里,劉漢香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她跳下車,問:“孬蛋,你幹啥呢?”
老五大言不慚,說:“等你呢。”
劉漢香從兜里掏出了一包糖,笑着說:“給。”
老五接過糖,卻不走,小聲說:“漢香姐,谷垛里有紅柿。”
劉漢香說:“紅柿?”
老五得意地說:“紅柿。我藏在那兒的。”
劉漢香不明白,她只是“噢”了一聲。
老五接著說:“我哥讓我告訴你,谷垛里有紅柿。”
劉漢香說:“是你哥說的?”
老五就繼續編謊說:“我哥說的,天黑之後,谷垛里有紅柿。”
劉漢香又“噢”了一聲,說:“我知道了。”
老五大人樣地吩咐說:“條兒呢?你寫個條兒。”
劉漢香紅着臉說:“不用寫,我知道了。”
老五不走,老五固執地說:“你寫個條兒吧,我哥要見你的條兒。”
劉漢香遲疑了片刻,而後,她從衣兜里取出筆來,一時也找不到紙,慌忙之中,乾脆就在老五的手心上寫下了兩個字:谷垛。
就這樣,在天黑之後,他朝着由老五一手導演的“陷阱”一步步走去……
秋場上,高高地堆着一個長方形的谷垛。就在這個谷垛里,隱着一條側身可以摸過的通道。那通道是老五一個人偷挖的,大約有四五米長。在通道的盡頭,是一個墊了麥草的、可以容下兩個人的小窩鋪。在窩鋪上方,有一個伸手可探的小窠臼,這裏正是老五隱藏秘密的地方。就是這個小窠臼里,藏着八個灠了的紅柿。
那是一個沒有語言的夜晚。在谷垛里,當他和她的目光撞在一起的時候,谷垛外正月白風清,谷垛里卻一片漆黑,熱麻麻的……沒有話了,一個字也沒有。兩人頓時都亂了分寸,只覺得汗像雨一樣淋下來,身上遊走着無數條水蚯蚓。那嘴兒,手兒,舌兒,忙得一塌糊塗!身上的各個部位都齊聲鳴叫,就像是一支亂了營的軍隊,軍、師、旅、團全都摸錯了方向,只管在黑暗中無序地洶湧、奔突、起伏、跳蕩!在汗水的溽濕里,穀草的清香和拌着青春的腥香,把一個小小的窩鋪攪和成了一鍋肉做的米飯!那幸福含在腥香里,含在一片暈暈乎乎的莽動里,含在一絲豁出去的驚恐不安里。那幸福是多麼濕潤,多麼的、多麼的“訝訝”,一觸一觸的“訝訝”,水做的“訝訝”!瘋了,在這樣的時刻,人是很容易瘋的,人說瘋就瘋!人一旦躲起來的時候,兩個人就是一盤磨了,一盤完整的磨,一男一女就可以磨出整個世界……管他天南地北,管他神神鬼鬼,管他白豆黑豆黃豆綠豆還是國豆,去死吧,死也值了!
……沙沙的,突然就有了一線亮光!
那亮光是從通道口瀉進來的,顯然是有人拿開了擋在垛口的草捆。一念之間,家昌僵住了。那寒意從心裏陡然生出,倏爾就到了頭髮梢兒上,他的頭髮一根根直立起來,身上的汗盡收,人嚇成了一個木樁子……只聽見外邊有人在喊,那是銅錘的聲音:“出來吧,吊你半天了!”
這時候,他才看見了藏在窠臼里的紅柿,那是八個灠了的紅柿!在黑暗中,紅柿艷艷的,就像是一叢勾魂的鬼火!
一切都太晚了。當馮家昌從谷垛里走出來的時候,連月光都成了他的敵人。那是一個被霜打了的秋夜,秋場是涼的,月光是涼的,人心也是涼的。月光下,他已無處可藏!披着外衣的國豆直直地矗在那裏,在他身後,站着幾個村裏的基幹民兵!
支書劉國豆大約是氣瘋了,他沒有想到“癩蛤蟆敢吃天鵝肉”!他臉上的麻點一個個地炸出來,就像是一張翻轉了又燒焦了的石榴皮,又像是一塊被鳥彈打花了的黑鐵!他矗在那裏,牙咬得嘣嘣響,久久之後,才咽了一口唾沫,從牙縫裏擠出了兩個字:“——繩他!”
那是最為殘酷的一刻,那些基幹民兵,那些二十郎當歲的二愣子,那些平時在眼裏偷“噙”過劉漢香多少次的主兒,一個個都把仇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們姑且認為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他是多麼的“牛糞”!於是,揪頭的,絆腿的,掏黑心錘的,一個個都下了狠手!擰胳膊的時候,就像是在田野里掰玉米棒子——喀嚓、喀嚓響!頃刻間,他就被捆成了一個人做的肉粽!
這時,告密者銅錘,胖得石磙樣的銅錘,齜着他的大門牙,連着朝他臉上吐了三口唾沫:“呸!呸!——呸!”他說:“狗日的,你也真敢?你也配?!”
再后,他就被吊在了場邊的那棵老榆樹上。這時候,他就成了一架“活鞦韆”。那些“基幹”們一個個輪番“秋”上來盪他!這一刻,他們是多麼的勇敢哪!一個個虎狼般地衝上來,揪着他的頭髮,踩着他的肚子,捏着他的骨頭,一次次地衝鋒着盪出去,又歪歪斜斜地“秋”回來……他像個陀螺一樣在空中旋轉着,一次又一次地撞在樹榦上!
可是,他並不覺得太疼,他已經麻木得沒有痛感了。他只是覺得屈辱,覺得沒臉見人,在這個村子裏,他還有臉見人嗎?!
片刻,他的父親被人叫來了。老姑夫像落葉一樣刮進了場院。他哆哆嗦嗦地站在國豆的面前,驚恐地說:“咋啦?老天爺,這是咋啦?!”
這時,支書國豆已變得異常的平靜,他說:“老姑夫,再不要說你單門獨戶了,你都欺負到我頭上來了……”
老姑夫求道:“國豆哇,娃子小不懂事,你就饒他一回吧。”
國豆說:“這是騎在我頭上拉屎!這是揪住我的眉毛打轉轉兒!我就是再瞎,也不能不問了。你說咋辦吧?”
老姑夫說:“國豆哇,不看僧面看佛面。你那老姐姐走得早,娃們不成器……你,該打打,該罵罵……”
國豆搖搖頭,說:“太囂張!我咽不下這口氣……在這村裡,沒有一個人敢對我這樣。老姑夫,我眼裏不揉沙子。”
老姑夫結結巴巴地說:“那你說……咋辦?”
立時,國豆臉上霧上了一層黑氣!那黑氣團團地罩在他的臉上,填滿了他的每一個麻坑。久久之後,他說:“我也不要別的,裁他的腿——叫他站着出來,爬着回去!”
這時候,場上靜下來了。沒有人開口,沒有人說一句話。父親風糠一樣地站在那裏,俄頃,他雙腿一曲跪下來了,就跪在國豆的面前。他跪在那裏,說:“國豆,裁我吧,是我教子無方。娃的路長,給娃留條腿,他還要走路呢。”
國豆鼻子裏重重地“哼”了一聲,那是極為蔑視的一聲。正是有了這一“哼”,才使“基幹”們一個個興奮不已,蠢蠢欲動,有人說,斧子呢?去拿斧子!
夜嵐在穀場上瀰漫著,那遊動的夜氣越來越重了。吊在樹上的馮家昌開始發抖,他的心已寒到了極點,那不由自主的抖動連帶着“篩”下了一片落葉!
也就在這時候,大白桃出現了。她悄沒聲地從谷垛後邊走出來,說:“你來。”
這聲音自然是國豆熟悉的。當別人還在發愣時,國豆已扭過頭去,有點不耐煩地說:“幹啥呢?!”
“你來。”大白桃更不耐煩,說完,她扭身回到谷垛後邊去了。
國豆遲疑了一下,終於,他慢慢地、像拖車一樣、一步一步地朝谷垛走去……
沒有人知道谷垛後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劉漢香也一直沒有出來。很久很久之後,當國豆再次晃出來的時候,他的大身量竟然駝下來了,步履也有些踉蹌,他站在灰濛濛的穀場上,有些倉促地咳嗽了一聲,說:“放了他。”
後半夜,穀場上就剩下他們父子二人了。這時候,夜織得更密更稠了,稠得對面看不清人的臉。父親是一直跪着的,父親已跪了那麼久,終於,他站起身來,說了一句話。父親的話像是從天上傳下來的,父親說:“家昌,你走吧。走得越遠越好。”
可是,他知道,他當然知道,是劉漢香救了他。
[1]拉丁文ultimatum的音譯,即“最後通牒”之意。
[2]俄語音譯,“謝謝”之意。
[3]俄語“再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