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原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

生於江戶(今東京)的一個仕宦家庭,少年時代受過漢學教育,二十七歲時,以優

異的成績畢業於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後來,轉到地方中學當教員,在大

學同學、著名詩人正岡子規的影響之下,開始寫作徘句,成就斐然,為他以後的

文學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00年,夏目漱石官費留學英國,在倫敦住了三年,親眼目睹了“大英帝國”

日趨沒落的社會現實,痛感資本主義文明的腐敗,促使他對祖國的命運更加關切。

1903年,他回國后,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及帝國大學任教,對明治時代日本資產

階級教育界的虛偽與冷酷,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孕育了“漱石文學”對日本近

代社會強烈的批判精神。

1905年,夏目漱石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諷刺小說《我是貓》,用幽默而辛辣的

筆觸,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現實,傾吐了作家鬱積日久的不滿和憤恨。以

《我是貓》為起點,夏目漱石正式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憑着冷徹的頭腦和犀

利的筆觸,向日本反動統治階級勇猛地開戰,為日本近代文學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夏目漱石卒於1916年,雖然只活了五十歲,但他在生前就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天

皇政府曾經打算授予他博士的學位,遭到他毅然的拒絕,表現了一個正直的作家

大義凜然的高尚品格。夏目漱石在短暫的文學生涯中,寫下了《我是貓》、

《哥兒》、《草枕》、《三四郎》、《從此以後》、《門》、《心》、《明與暗》

等數十部頗具特色的作品,為日本文學增添了光彩。至今,“漱石文學”仍然以

它深厚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受到各

國讀者的廣泛歡迎。

《三四郎》(1908)、《從此以後》(1909)、《門》(1910),是夏目漱石中期

創作的小說,通稱前《三部曲》。這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及故事情節雖然各不相同,

但在主題思想上卻有着內在的聯繫。小說《三四郎》描寫青年主人公小川三四郎,

由故鄉熊本高中畢業后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在同學校和社會上各方面人士交往的

過程中,他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相比之下,自己過去的鄉間生活顯得多麼閉塞而

又貧乏。在大學裏,三四郎遇到了同鄉野野宮宗八。他是個知名的物理學家,每

天鑽在地窖里埋頭於科學研究,對交友和戀愛都不感興趣。三四即的同窗佐佐木

與次郎,是個熱愛文學、精力充沛的青年,但又不免流於膚淺。他還結識了少女

美禰子,生活中充滿了綺麗的幻想,他愛慕她,卻又不敢對愛情採取積極的態度。

美禰子是個富有教養的新型女性,她天真熱情,具有獨立的判斷事物的能力。但

她又看不起平民出身的三四郎,終於同一個上流社會的男人結了婚。作品還塑造

了自由主義者廣田先生的形象,他清高自詡,卓然不群,對待人生和社會始終抱

以高蹈的批判目光。從廣田先生這個人物身上,讀者可以窺見作家本人的影子。

《三四郎》這部小說,反映了日俄戰爭后,日本資本主義大發展時期,資產階級

知識分子相對穩定的生活,以及他們在步入冷酷的社會現實之前那種猶豫不決的

精神狀態。

《從此以後》的主人公長井代助是一個無職業的“高等遊民”,他頭腦聰敏,

對資本主義社會抱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裏,職業只會使人墮落。

他的朋友平岡本是個具有理想的實幹家,但在現實面前累遭厄運,生活困頓,精

神上一蹶不振。平岡的妻子三千代,婚前原是代助的女友,代助看到平岡很愛她,

便成全了他們。三年之後,代助發現自已的這一行為並未能給三千代帶來什麼幸

福,便毅然拒絕了父兄通過金錢關係為他包辦的婚姻,下決心與三千代一起共同

創立新的生活。如果說《三四郎》中的廣田先生對社會的批判只停留在一般的議

論和冷眼旁觀的立場上,那麼,到了《從此以後》,作者便讓自已的人物置身於

社會生活的激流之中,使得這種批判更深入、更直接了。在這部作品裏,作者通

過主人公長井代助之口,對資本主義社會世態的冷酷,道德的淪喪,精神的墮落,

給予有力的控訴,無情地嘲笑了統治階級被幸德秋水等進步人士的革命活動嚇破

了膽的虛弱本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勇於向封建道德習俗挑戰、勇於探索未來的

覺醒了的知識分子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繼《從此以後》之後,夏目漱激石於1910年創作了前《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作品《門》,反映了作家精神上的苦悶與動搖。這部小說描寫野中宗助和阿米夫

婦慘淡的人生際遇,充滿了悲涼和絕望的氣氛。這一方面固然由於當時發生了

“大逆事件”①,給作家的創作造成了沉重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作家一旦放

棄冷眼旁觀的立場,試圖正視黑暗的社會現實時,又不免流露出無能為力的消極

情緒。

①1910年,明治政府借口社會主義者幸德秋水等人對天皇圖謀不軌,實行

大逮捕,殘酷鎮壓進步的民主力量,結果被殺二十餘人。史稱“大逆事件”。

又稱“幸德秋水事件”。

總之,夏目漱石的前《三部曲》,是明治社會日本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一部

精神歷程史。作者根據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通過細緻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准

確地把握了那個時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特徵,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各個生

活側面,具體地反映了他們對理想的追求和幻滅的過程,具有撼人心弦的藝術力

量,成為日本近代文苑中描寫知識分於的典範。同時,由於作家的筆觸過分囿於

人物的心理刻畫,縮小了觀察社會生活的視野,妨礙了進一步解剖現實的深度和

廣度。再者,夏目漱石由於階級出身和社會經歷的制約,使得他對同時代的知識

分子產生了偏愛。他的大部分創作,着力描寫知識分子的孤高性格和失意的心境,

忽視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注意和關心,致使一些作品帶有悲觀主義的色彩。

儘管如此,夏目漱石畢竟不失為一位出色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在日本文學運

動中擔負著啟蒙主義者的任務,對日本近代文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

響,這一點必須充分給以肯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四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三四郎
上一章下一章

前 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