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

西醫

[編輯本段]近代西方醫學展概述

所謂西醫,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我們一般所說的西醫,實際上是指近代和現代醫學,在過去的中國被稱為新醫,與舊醫(中醫)相對立.

文藝復興以後西方醫學開始了由經驗醫學向實驗醫學的轉變。1543年維薩里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誌着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誌是哈維現血液循環。隨着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其中之一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癥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闢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一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了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微爾嘯(Vircho)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的原因解釋為細胞形式和構造的改變。細胞病理學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展了形態病理學開闢了病理學的新階段。19世紀下半葉巴斯德證明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kochR.)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現。巴斯德還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menetikov1I.)系統闡述了吞筮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

在臨床醫學上19世紀診斷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叩診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雷奈克(LaennecR.)明聽診器;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19世紀中葉以後解剖學的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此外科學開始迅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藥物學方面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到19世紀末合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藥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展。

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勞動衛生學、營養和食品衛生學、學校衛生學相繼產生。19世紀末葉和2o世紀初衛生學中又劃分出社會衛生學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況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以及與它們鬥爭的方法。此外英國南丁格爾(nightinga1eF.)186o年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編輯本段]西方醫學的再次傳入

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把基督教帶到中國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近代科學和醫藥學。由於當時主要傳人的只是淺顯的解剖生理知識而且西醫在臨床治療技術上並不優於中醫故影響不大。西醫開始對中國醫學生影響是在19世紀初牛痘接種法以及西醫外科和眼科治療技術的傳入隨着西醫傳入的擴大近代西醫學的成就相繼引入中國從而為西醫在中國的展奠定了基礎。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原有的歷史進程和社會性質。鴉片戰爭后教會醫院由沿海進入整個內地幾十年間教會醫院在各地比比皆是成為和教堂一樣引人注目的教會標誌。

廣州是近代中國最早與西方世界接觸的前沿也是西方醫學最早輸入和最先繁榮的城市。早在1835年廣州就有了傳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醫院1838年“中國醫學傳教協會”在廣州組成。鴉片戰爭后1842年11月伯駕從美國回到廣州於舊址重開醫院在1845年以前教會醫院的外科切割手術都是在無麻醉下進行。1846年伯駕引入乙醚麻醉法在他的醫院第一次試用使醫院在實施外科手術上有重大進步。同年1o月伯駕又從波士頓買到傑克遜(JanetcT.)醫師研製的麻醉儀和一批乙醚隨同附來的一封信介紹有使用這種儀器和藥物的方法。這種儀器的安全性顯然更好。時隔兩年伯駕很快又引進氯仿麻藥1849年11月24日他次對一例膀胱結石病人用氯仿麻醉結果十分成功。麻*醉藥引入教會醫院使教會醫生外科手術的選擇範圍大大擴展。以伯駕為代表的教會醫生在引進麻醉劑方面是迅的。1846年美國醫生摩頓(morton**.)先使用乙醚拔牙。在英國1846年12月倫敦外科醫生也開始應用乙醚於外科手術1847年11月15日辛普森醫生在愛丁堡皇家醫院先用氯仿於外科手術。這兩種麻*醉葯為西醫外科生根本性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教會醫生和他們本國教會組織保持着密切聯繫使他們能即時地輸入一些新技術為教會醫院在中國的展保持技術優勢。1842年後廣州教會醫院的治療範圍逐漸擴大眼病雖然是醫院的治療重點但是疾病的種類已涉及到內外科、骨科、皮科和牙科方面手術包括腫瘤、膀胱結石、乳腺疾病、壞死性骨骼切除等。

廣州眼科醫局是當時規模最大、影響也最大的教會醫院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小診所。例如1848年美國公理會鮑爾(Ba11d.)醫生在城內公理會教堂里開有一個診所1851年美國長老會醫生哈珀(happerap.)在廣州開辦惠濟診所。

五個口岸的教會醫院的根本宗旨當然是為了傳教但同時它還揮着另外一個作用即給口岸上的外國商人、僑民和駐軍服務。譬如寧波舟山教會診所為駐紮舟山的英軍提供大量藥品。上海倫敦會醫院開創之初的主要經費都是向上海的英國僑民募捐的。

英國傳教士洛克哈特開創了在上海建立教會醫院的歷史。他看到了上海作為華東沿海一個商業中心的重要性於是停止舟山診所工作轉到上海。洛克哈特在1845年的醫院報告中說他的醫院一年時間治療的病人達一萬餘人次不僅有上海的居民還有蘇州、松江等附近城鎮的患者。鑒於這種有利的形勢1846年起他又計劃建立更大的醫院和購買更多的設備。1849年上海醫院開始用氯仿進行外科手術。

在上海從事醫藥事業的教會仍然是英美的基督教差會和法國天主教會。1847年美國浸信會曾派遣詹姆斯(JamesJs.)來上海開診所。1848年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泰勒(Tay1org.)到上海辦診所持續了5年1854年由凱利醫生接替直到1856年。美國聖公會的菲什(Fishm.)醫師1856年到上海在城裏聖公會教堂附近設有一個診所直到1858年。法國天主教會於1849年在上海建天主教堂教堂里兼開診所神父勒麥特里(1emaitre)和法國兩名外科醫生法勒(Fa11ier)和休巴克(hubac)在這個天主教診所負責醫務工作診所維持到1867年。

寧波、廈門、福州三個同時新辟的口岸,傳教士當然不會放棄。這三個口岸醫藥傳教的情形與上海、廣州沒有根本區別不過規模較小。1843年11月浸禮會的麥高恩(manetdJ.)就在寧波城內商業區利用一個中國商人提供的房屋辦起診所主要收治眼病患者。次年美國長老會的麥卡特夫婦(mccarteedB.)到寧波傳教在住宅里看病他們在這裏收養中國女孩金韻梅並給予教育然後送到美國紐約學習醫學學成回國后一直為教會作醫療工作是中國第一個在國外留學醫科的女醫生。1841年廈門被英軍佔領。1842年6月英國傳教士卡明(netgh.)醫生在靠近廈門的鼓浪嶼開辦診所1843年11月美國長老會赫伯恩(hepburnJc.)也來到鼓浪嶼在卡明的診所工作。但是根據教會的指示他們很快從鼓浪嶼轉到廈門市區內。1848年倫敦會醫生希斯洛普(hys1opJ.)到廈門開始醫藥傳教工作。185o年美國長老會揚(youngJh.)醫生到廈門開辦診所。1853年赫希伯爾格(hirschberghJ.)從香港來到廈門接替揚直到1858年。福州教會更晚1848年秋季美以美會懷特(hitemc.)先到福州開診所1851年威爾納(i1ey)來繼續這裏的工作直到1854年回國。185o年英國聖公會的韋爾頓到福州在一個佛教廟宇辦診所到1856年。

1842年後香港變成英國殖民地香港有大量英國駐軍和外國商人當內地生戰爭時大部分傳教士和僑民便選擇香港作暫棲地這個狹小的港島成為出入中國的重要門戶。港島因此變得擁擠加之氣候炎熱和潮濕經常流行瘧疾、痢疾和黃疸病。病人不僅有原島上的中國居民還有英軍士兵。英軍艦船上的軍醫院無法適應病人大量增加的治療需要軍醫院從船上搬到島上。1843年軍醫院全部遷入港島上一幢新建的樓房裏同年香港成立公共衛生和清潔委員會1844年3月香港頒佈“維持香港殖民地秩序和清潔”的公告1845年香港成立“中國內外科學會”由英國海軍醫生塔克(TonetB.)任秘書成員共7人。學會下面設一所圖書館他們和內地教會醫生有密切的關係定期召開醫學討論會與內地醫生共同研究中國常見的流行病和中國植物藥物等問題。由塔克代表該醫學會提議在香港建立一所教會醫院和醫學校教會醫院計劃很快得到實現但關於香港醫學校的計劃後來因為經費來源出現了困難和香港內外科醫學會的悄灰解體沒有得到實施。

在學會直接組織下1843年6月香港第一個教會醫院落成。醫院的主要工作除門診部外還有可以容納4o多人的病房。實際醫療工作是合信和另一個醫生承擔同時經常有一些在港的外國醫生幫助1848年初倫敦會派赫希伯格來香港負責醫院工作並於1848年3月2o日在中國九龍增加一個診所。赫希伯格在香港工作到1853年後轉到廈門。合信培養的兩名中國青年參與眼科病的治療和手術工作。合信對醫學教育抱有濃厚的興趣1844年他向香港內外科學會建議儘快展香港醫學教育。他認為可以先組成一個6到1o人的醫學班前期講授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課程然後在醫院實習臨床科目和解剖示範。醫學會雖然批准了他的計劃但在三年後1847年當合信再次從英國回到香港時他帶來的在國內籌集的經費遠遠不夠用於建立一個學校加之香港醫學會的解散合信設想建立香港醫學校的願望最終沒有實現。(後來香港出現的醫學校與合信無關)但是185o年合信卻在廣州表出版中文書籍《全體新論》合信希望這本醫學著作成為向中國人講授西方醫學有益的教材。《全體新論》有過幾次再版重印一度成為為數不多的幾本中文標準醫學著作。

[編輯本段]西醫的診斷與治療

一、西醫的診斷

1、問診用交談的方式通過病人或知情人的敘述了解病人的情況作出初步診斷。

2、體格檢查醫生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通過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等方法或藉助聽診器、叩診錘、血壓計、體溫表等簡單的工具對病人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來診斷患者的疾病。

3、實驗室檢查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細胞取樣和組織標本等進行檢查來診斷患者的疾病。

4、心電圖檢查通過心電圖儀的記錄來檢查患者心臟的疾病。

5、醫學影像學的檢查利用x線對各組織器官的穿透能力使人體內部結構在熒光屏上或x片上顯出陰影進行觀察從而了解疾病等情況的診斷方法。有些病變的部位和性質如顯示不清應用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cT)和磁共振(mRI)檢查就能作出更精確的診斷。

總之西醫的診斷更多的是藉助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做出對疾病準確的診斷。

二、西醫的治療

西醫對疾病的治療主要有西藥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治療和化療等。

[編輯本段]西醫的脈診和舌診

一、西醫的脈診

西醫的脈診屬於西醫觸診範圍。西醫觸診脈搏時通常選擇兩側橈動脈有時也檢查顳動脈、頸動脈、肱動脈股動脈或足背動脈。常見的異常脈搏有:

水沖脈:又稱陷落脈檢查時緊握病人的手腕掌面並將其手臂逐漸伸直抬高過頭感到脈搏驟起驟落急促而有力猶如潮水漲落此是脈壓差增大所致。常見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交替脈:指脈搏節律正常而現強弱交替變化的現象。是心肌損害的表現由於左心室收縮力強弱交替所致為左心衰竭、心肌嚴重損害的重要體征之一見於高血壓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

奇脈:又稱吸停脈是指平靜吸氣時脈搏明顯減弱甚至消失的現象。常見於是心包積液和縮窄性心肌炎。

無脈:即脈搏消失見於嚴重休克及多性大動脈炎等。

脈短絀:指脈率少於心律者為脈短絀常見於心臟期前收縮、心房顫動。

二、西醫的舌診

西醫的舌診屬於西醫視診範圍。西醫舌診主要通過觀察病人舌的表現來診斷一些疾病。

正常人的舌質呈粉紅色大小厚薄適中舌體柔軟活動自如舌面濕潤並覆蓋著一層薄白苔。若病人伸出舌頭時不自主地偏斜常見於舌下神經麻痹;若舌體震顫常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若舌面乾燥嚴重者見於嚴重脫水。舌體增大見於舌炎、血管神經性水腫;若長期增大應考慮黏液性水腫、先天愚型和舌腫瘤。舌質淡紅;應考慮貧血或營養不良。舌質深紅;應考慮急性感染性疾病。舌質紫紅應考慮心、肺功能不全。

常見舌體異常有:

草莓舌:舌**腫脹舌尖出現一些紅點紅點向舌兩邊擴散鮮紅如同草莓主要見於猩紅熱、鏈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敗血症長期熱引起。也由維生素或鋅的缺乏易所致。

牛肉舌:表現為舌頭腫脹、疼痛、舌面絳紅如生牛肉對熱、咸、酸的食物特別敏感經常出現舌部潰瘍、牙周炎、唇炎這是煙酸缺乏的典型癥狀也見於惡性貧血患者。

鏡面舌:又稱光滑舌舌體小舌**萎縮舌面光滑無苔呈粉紅色或紅色。常見於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及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等。

地圖舌:又稱為遊走性舌炎、剝脫性舌炎為絲狀**剝脫形成的不規則的紅色光滑稍凹陷區周邊為增厚的白色或黃色邊緣形似地圖少數患者有輕度燒灼及癢感。常見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貧血、胃腸功能紊亂;也與精神情緒不穩定過度勞累、病灶感染有關。

黑毛舌:又稱黑舌指舌質黑而且上面覆有黑色或黑褐色的毛。是由絲狀**纏繞了黴菌絲上皮細胞角化伸長所致。見於久病體弱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的病人。也常見於吸煙、酗酒、不注意口腔衛生者。

裂紋舌:又名溝紋舌舌面出現縱向裂紋.常見於維生素B族缺乏的病人也與消化系統不良有關。

舌苔也有一定診斷意義:

厚白苔:常見於感冒、急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

舌苔黃色:常見於嚴重感染(如流腦、乙腦、傷寒、白喉、肺炎、腹膜炎等)、高熱、脫水、黃疸、大量吸煙等。

舌苔黑:常見於高熱、嚴重脫水的病人。

西醫綜合

西醫綜合是研究生入學考試(西醫)的一門必考科目難度係數是所有考研科目中最小的在2oo7年以前滿分是15o分而全國的平均分是71.3分2oo7年以後滿分改為3oo分2oo7年的全國西醫綜合平均分是123.6分難度係數是所有學科門類的研究生考試中最小的一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化醫生在都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生化醫生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