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一個疑惑

第65節 一個疑惑

蔡鍔點了點頭。但他有一個疑惑,不能解決:

“不過,照老師為譚老師印出的《仁學》裏,明明有他‘衝決網羅’的立論,他認為欲致人類於大同,非得先‘衝決網羅’不可。他說:‘初當衝決利祿之網羅’、次衝決俗學若考據若詞章之網羅、次衝決全球群學之網羅、次衝決君主之網羅、次衝決倫常之網羅、次衝決天之網羅、次衝決全球群教之網羅、終將衝決佛法之網羅。’又說:‘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又說:‘君主之禍,無可復加,非生人所能忍受。’又說:‘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又說:‘君亦一民也,且較之尋常之民而更為末也。民之與民,無相為死之理;本之與末,更無相為死之理。……止有‘死事’的道理,絕無‘死君’的道理。‘死君’者,宦官宮妾之為愛,匹夫匹婦之為諒也。……況又有滿漢種族之見,奴役天下者乎?……由這些話看來,譚老師明明是有非君之見的、甚至有滿漢之見的,但他卻在得君行道的短暫機會後,做了太像太像‘死君’的悲壯行動。老師說譚老師寧肯一死的理由是多重的,其中‘死君’一重、為光緒皇帝一死的悲壯,是不是也佔了重要的一重呢?甚至是唯一的一個理由呢?如果真的如此,那麼關於譚老師殉難的解釋,在五花八門之中,卻以這說法更令人驚心動魄了。老師以為呢?”

梁啟超坐在書桌旁,點着頭,又用食指輕杵着頭。他的頭大大的、眼睛大大的,給人明亮睿智的感覺。在小學生蔡鍔面前,明亮睿智之外,更洋溢着一股交情與默契。

“關於‘死事’與‘死君’的問題,在譚老師最後見我一面時,我們曾討論過。譚老師基本上,是反對清朝的、反對皇帝的。所以在他著作中,我們看到他讚揚太平天國的革命,說洪秀全、楊秀清他們‘苦於君官、鋌而走險,其情良足憫焉’;又讚揚法國大革命,說‘誓殺盡天下君主,使流血滿地球,以泄萬民之恨’……他的排滿反帝言行,我們早在時務學堂時就感受到了。而一旦被清廷皇帝看中重用,他就‘酬聖主’式的殉死了,他前後有這樣對立的轉變,乍看起來,的確難以解釋,而會被自然解釋成他在‘死君’。但是仔細看去,我認為光緒皇帝在他眼中,已經不是狹義的‘君’了,而是廣義的‘事’了,光緒象徵著的是中華民族沒有畛域之分,華夷共處、滿漢一家;光緒象徵的是變法維新、改革腐敗政治的誠意;光緒象徵的是自己不持盈保泰、不做自了漢、自了皇帝,而去自我犧牲救國救民;光緒象徵的不是一個通常的皇帝,而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一個真正的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在譚老師眼中,光緒不是‘君’了,而是‘事’的象徵,乃至是同大業共患難的朋友。他們之間已不是君臣,而同是偉大的中國人。正如譚老師書中所說的‘生民之初,本無所謂君臣,則皆民也’。譚老師因此患難有所不避、坐守待死,其實才正是他不肯一走了之的原因,站在‘則皆民也’的立場,他也不要單獨丟下光緒在北京。當然,這也只是原因之一。剛才我說過,每種解釋,其實都可以成立,你所認為的‘死君’原因,自是又加了一種。譚老師絕不是狹義的‘死君’,基本上,他是反對皇帝的。在這一點上,他死後十六年,你我又聯手貫徹他的思想了。古人說:‘西方聖人,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譚老師一生三十三年的短短生命里,就是以此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我們中國人奮鬥的目標,留下了南針與血證,他現身說法,為中國人留下偉大人格的榜樣,叫我們去懷念、長想。這也正是他跟我們的因緣……”梁啟超說著,淚光已經閃出來了。

蔡鍔點了點頭,“老師說得對,眼看就是千千萬萬中國人,頌王莽功德、上勸進表了;眼看袁世凱就當上皇帝了,這成什麼話!全世界看中國人是什麼東西呢?中國人全是沒骨氣沒人格的了,這怎麼行?”

“有你我在,就不讓人把中國人看扁!”梁啟超接過去,用力地說,“你我就分頭努力去。事情成功,什麼地位都不要,回頭做我們的學問;事情失敗,準備一死,既不跑租界,也不跑外國!”

就這樣的,蔡鍔從梁啟超家裏,化裝逃往日本,轉到他可以影響的雲南,宣告起義,反對帝制;梁啟超在半個月後也伺機潛往上海,轉道廣西、廣東,遊說響應雲南。在千辛萬苦中、在九死一生里,最後達成了延續民國命脈的目的。可是,起義者本人,卻付了相對的代價,“洪憲皇帝”袁世凱在六月羞憤而死,活了五十八歲。蔡鍔在五個月後,也積勞而亡,他死在日本醫院裏,只活了三十五歲。

※※※

在梁啟超、蔡鍔師生二人聯手行動的同時,梁啟超的老師康有為也加入了。康有為在雲南起義時,一面秘密寫信給蔡鍔,叫他設法收復四川;一面變賣房地,以為資助。梁啟超高興他老師也參與這一行動,但是,當他發現康老師的真正目的是在打倒袁世凱后,把清廷皇帝復辟,他震驚了。在蔡鍔死後,康有為以太老師的身分,寫了一對輓聯,內容是:

微君之躬,今為洪憲之世矣;

思子之故,怕聞鼓鼙之聲來。

“聞鼓鼙而思良將”,這是康有為的滿腔心事。但是,他沒有良將,他只是光身一人。雖然如此,他卻毫不灰心,他仍要為中國設計前途。五年前,幾千年有皇帝的古國,一朝不再有皇帝了。共和、共和,共和變成了時髦的口號。孫中山在南京做了臨時大總統,向北京提出了和議條件,要求清朝皇帝退位,宣統皇帝退位了;北京方面,軍政大權落到袁世凱的手裏,經過暗盤的談判,孫中山把總統讓出來,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了臨時大總統。中國這麼大的國家,竟被革命黨和老官僚這樣私相授受,怎麼可以呢?中國交給孫中山,固然可慮;交給袁世凱,豈不也半斤八兩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京法源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北京法源寺
上一章下一章

第65節 一個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