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趙煦親政
第一百四十八章趙煦親政
五月初五,趙煦懷着萬分激動的心情上朝堂面對眾臣,他永遠會記得這一天,因為從今天開始,他身後的帘子後面不會再坐着一個人了。
雖然老太太沒上朝了,但是他此時還不能有所輕舉妄動。趙煦心裏很清楚,自己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會有人報告給老太太,於是他隱忍了下來,如今都獨自上朝了,真正權掌天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不過越是如此,小皇帝趙煦的心境卻越是焦急。
以前他純粹就是一個一舉一動都受制於人的木偶,只能一天天毫無希望的熬下去。可是現在自己已經是名至實歸了獨掌大權了,卻還要象以前那般隱忍,實在是讓他感覺倍受煎熬。
少年心性總是缺了幾分耐性。獨自上朝的第十天,趙煦終於按耐不住,下了一道旨意,將外官章敦從外邊兒調進京來任門下侍郎一職。
這是趙煦為了試探老太太和眾位朝臣而在棋局上下出的試探性的一子。
門下侍郎這個職位其實並不是很重要,關鍵的是章敦這個人。
章敦當年便是因為反對高太后廢止新法而被老太太黜出外郡的。
他是主張變法的!
蘇軾等朝中大臣自然全力反對,但是皇帝的態度竟然出乎意料的堅決。
退朝以後,皇帝不出意料的在書房見到了鐵青着臉的太皇太后。
沒有寒暄,沒有客套,高太后一針見血地問道:“莫非你想學你父皇實施新法?”
趙煦心中實在是害怕這位老太太,低頭想了半天,才鼓起勇氣說道:“孫兒……孫兒確有此意。父皇當年一腔雄心壯志,可惜父皇的遺志沒能完成,他的良法美意,都讓小人給敗壞了,孫兒只想完成父皇的願望。”
高太后臉上變色,想斥責趙煦兩句,卻忽然覺得頭暈胸悶,有些喘不過氣來。
旁邊侍侯着的老太監牛五見了連忙過來扶着她坐到旁邊椅子上。
過了好一會,高太后才順過氣來,她看着趙煦戰戰兢兢的樣子,氣也消了幾分,輕柔地對趙煦說道:“你已經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奶奶本來不該來管你,不過你要實施新法,奶奶卻不得不來說你兩句。”
高太后回憶起當年的情形繼續說道:“這王安石也的確有些學問和才幹,原本不是壞人,用心自然也是為國為民,可是……唉……可是你爹爹,一來性子急躁,只盼快快成功,殊不知天下事情往往欲速則不達,手忙腳亂,反而弄糟了,你莫要重蹈你父皇的覆轍啊。
趙煦不願放棄自己的想法,出言反駁:“奶奶您既然也覺得那王安石確有才幹,只是當年太過急躁而壞了事,那麼咱們吸取前人教訓,一步一步來便是,今日我只是將這章敦調進京城來當差,難道也算是性子急躁嗎?”
高太后明白了趙煦的想法,忽然說道:“這些年來,你一直想這麼做吧。”
趙煦點頭。
高太后嘆了口氣,心裏已經有些悔意。
她不是後悔自己的放權,而是後悔自己垂簾聽政了九年,卻忽略了培養趙煦,結果讓他有了這樣的想法。
她知道,便是自己不放權,恐怕等自己一死,趙煦倒會變本加厲,更加不可收拾。如今已經還政給趙煦了,便是想廢了他另立新皇恐怕也來不及了。
恐怕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自己對朝廷還有些控制力,出了什麼事情也能彌補。
“煦兒,你要將那章敦調進京城,我可以依你,不過你卻需依我一件事情。”高太后無奈的做了一個妥協:“你若要實施什麼新法,便當和諸位臣工每一條每一項的商議,然後在京東一路試行,從朝中直接派人監督,讓這樣出了錯漏也好及時補救。”
趙煦心中歡喜,連忙答應。
高太后心裏難過,又覺得一陣眩暈,便不再說什麼了。
過了些日子,趙煦待章敦進京上朝以後,便在朝堂上掀起第二次波瀾:他要實施新法了。
高太后已經派人和蘇軾等心腹官員打過招呼,他們便也不覺得驚訝。只是在新法的條款上,以蘇軾兄弟為代表的太后一派官員和以章敦為代表的變法派爭論得十分激烈。
蘇軾等老臣的反對,讓趙煦很是憤怒,但是高太后還在後宮,他還真不敢將這些老臣子給罷免了,只得暫時咽下這口氣
整整“商議”了一個多月,雙方都有所妥協,修改過的青苗法才在京東一路試行開來。朝廷還派出大批人手去監督和記錄新法的實施,地方官員也不敢藉機徇私舞弊,所以倒也沒有造成什麼的危害。
這樣,又過了幾個月,保馬法,保甲法等經過修改的新法逐漸開始試行,太皇太后也不太干涉了,只在後宮讀書修養。這讓趙煦越來越得意,他的信心也越來月膨脹。終於,他把目光瞄準了遼國。
這一回,他沒有在朝堂上宣佈,反而直接到後宮找上了高太后。
“什麼?你要整軍備戰?出征遼國??”高太後手中的茶杯“咣當”一聲掉在地上摔個粉碎:“當年真宗皇帝如此英武,御駕親征,才結成澶州之盟,你……你如何敢擅動兵?”
趙煦昂然說道“咱們燕雲十六州給遼了佔了去,每年還要向他進貢金帛,既像藩屬,又似臣邦,孩兒身為大宋天子,這口氣如何嚦得下去?難道咱們永遠受遼人欺壓不成?”
親政了數月,他對高太后的怯懼之心越來越小,儼然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權傾天下的九五至尊了。
高太后只覺得天旋地轉,她好不容易回過氣來,緩緩說道:“孩子,你有這番志氣,奶奶很是高興,可是戰事兇險,你可有萬全之策,必勝之算?”
趙煦皺起眉頭,說道:“選將練兵,秣馬貯糧,與遼人在疆場上一決雌雄,有可勝之道,卻無必勝之理。”
高太後點頭道:“你也知道角斗疆場,並無必勝之理。但咱們大宋卻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趙煦道:“與民休息,頒行仁政,即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不是?奶奶,這是司馬光他們的書生迂腐之見,濟得什麼大事?”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緩緩的道:“咱們大宋土地富庶,人丁眾多,遠勝遼國十倍,只要沒有征戰,再過十年、二十年,咱們更加富足。遼人悍勇好鬥,只須咱們嚴守邊境,他部落之內必定會自傷殘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來,自能元氣大傷。前年楚王耶律重元叛亂,遼國精兵銳卒,死傷不少……”
趙煦連忙點頭大聲說道:“是啊,其時孩兒就想該當揮軍北上,給他一個內外夾攻,遼人方有內憂,定然難以應付,不過現在也不算太晚,遼馬經此一劫,損失了近二十萬精銳,國力已是大損,孩兒正是想乘此機會一雪太宗真宗之恥!”
“戰事一起,生靈塗炭!”高太後腦中只剩下這句話了,她還想說些什麼卻感覺倒身體已經沒有一絲力氣,忽然暈了過去。
在一旁侍侯着的牛五連忙扶住高太后,大聲呼喊:“快,快來人!”
高太后蘇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數日之後了。她派牛五去喚來皇帝,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的問道:“這幾日,你大概已經開始着手準備了。”
趙煦輕輕的點了點頭。實際上這幾天,他已經做了不少的事情。乘高太后昏迷,大內的太監總管,皇宮的侍衛統領統統都被他換成了自己的心腹。
高太后嘆了口氣:“我也知道,終歸會有這麼一天的。我也不想再管你了,你想怎麼做便怎麼做吧。唯獨征遼一事,我實在放心不下。我只問你,你打算何時出兵,以何人為帥?”
趙煦沉思了好半天才說道:“再過兩個月,等糧草軍械備置妥當了,孩兒打算親征。”
高太后心情激蕩不由連聲咳嗽,好一會才說道:“你從未領過軍打過仗,怎麼挂帥親征?古時趙括紙上談兵成為千古笑談,可你呢,便是在紙上也未談過兵,又如何領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