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第一章鴉片戰爭

第一節戰前的世界與中國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重大事變。中國近代歷史就是以此為開端的。鴉片戰爭的爆絕非偶然,我們可以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展、演變的“坐標”中找到它的必然點。所以,要了解鴉片戰爭,先需要考察一下它的歷史背景,也就是戰前世界和中國的社會歷史概況。這樣就不至於局限於就事論事的偏弊之中,而可從宏觀歷史的高度,從廣闊的視野下認識這一事變生的歷史必然性,明辨是非。

一、鴉片戰爭前的世界

1、資本主義迅展,殖民擴張空前加劇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的標誌是17世紀4o年代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由此到在中國爆鴉片戰爭,整整經歷了2oo年的時間。這期間,世界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的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列強陣營。我們先分別看一下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概況:

英國。英國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祥地。繼17世紀4o年代最早爆資產階級革命之後,18世紀又率先實現“工業革命”(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廠的飛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園。到鴉片戰爭前後這個時間,英國每年的煤產量達到3ooo多萬噸(中國的煤產量1949年是32oo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4o萬噸(中國的生鐵產量1949年是25萬噸,1952年是145萬噸);機械紡紗業所用的棉花量達到5億二千多萬磅,約合24萬噸(而中國1949年的棉花總產為44萬噸);築成鐵路數千公里。當時英國已有2/3的勞動人口從事工業生產,有許多巨大的工業城市,都倫敦的人口展到二百幾十萬。從對外作戰所必需的海軍力量看,到1836年時,英國已擁有大小船艦5oo余艘。

法國。法國當時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我們知道,18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資產階級時代最大、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它一掃法國先前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工業生產也得以比較迅地展。不過,鴉片戰爭前夕,從工業的一些主要指標看,還遠遠落後於英國(具體數字略)。

美國。美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在法國大革命爆的前夕,即1775-1783年取得反對英國殖民主義革命戰爭的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從它建國到進入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鴉片戰爭爆之時),僅短短的五、六十年的時間,雖說從有關一些主要指標的絕對數字看,美國不抵英國,甚至不抵法國,但美國資本主義的展度是迅猛可觀的。特別是在19世紀初葉,美國利用歐洲混戰(如拿破崙帝國與反法同盟諸國間)的機會,迅展商業,獲取巨額利潤。在18o5年,美國商人曾經掌握國際貿易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美國善於把握時機進行競爭之一斑。

英、法、美當時在資本主義陣營中可以說是上數的三強。除此之外,應該注意到的還有德國和俄國。

德國從19世紀3o年代起資本主義工業也有較快地展,但直到5o年代德國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德意志聯邦中包括普魯士等三十多個獨立國,各自為政,這樣又使資本主義展受到嚴重阻礙(普魯士統一為德意志帝國是六、七十年代的事)。

沙皇俄國是一個長期在封建農奴制統治下地國家。遲至19世紀3o年代。才開始工業革命。即使此後仍然受着封建農奴制地嚴重阻礙。直到19世紀前半期封建經濟仍占統治地位。沙俄雖然在經濟上比較落後。但當時是國際反動勢力地主要堡壘。有“世界憲兵”之稱。它不但瘋狂破壞歐洲地革命運動。而且是最早侵略中國地國家之一。早在17世紀中葉地時候。它就把侵略活動推進到中國地黑龍江流域(著名地雅克薩戰役、尼布楚條約即當時中國反抗沙俄侵略地事件或產物)。此後它一直覬覦對中國進行侵略。

總地看來。鴉片戰爭前夕。世界資本主義有了較大展。資本主義地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劇了殖民掠奪。馬克思指出:“掠奪是一切資產階級地生存原則”。資本主義越展。國內地原料、市場等就越不能滿足需要。就要不斷擴大掠奪原料。傾銷產品。正像《**宣言》中指出地那樣。它們要用商品地重炮。轟倒一切古老地萬里長城。因為英國最早成為達地資本主義國家。所以。當時它成為所謂“世界主人”。正如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序言》中所說地。當時英國是農業世界地偉大工業中心即工業地太陽。圍繞它經常旋轉着數量日益增加地生產穀物和棉花地行呈。英國作為霸主瘋狂地掠奪和佔領殖民地。到19世紀前期。它就已擁有2oo多萬平方公里地殖民地領土。人口達一億。掌握着世界霸權。所以列寧指出:“英國地特點是從十九世紀中葉起至少就具備了帝國主義地兩大特徵:(一)擁有極廣大地殖民地;(二)擁有壟斷利潤(因為它在世界市場上占壟斷地位)。”當然。其他列強國家也不甘落後。競相進行殖民掠奪。關於世界殖民地地具體格局我們這裏不能夠全面。系統地講。只着重看一下亞洲中國鄰國當時地情況(引出下面內容)。

2、中國鄰國多被殖民主義者染指。緩衝地帶越來越少

我們知道。當時歐洲是資本義地大本營。北美也開始成為資主義地崛起地。非洲是被殖民掠奪地重災區(特別是萬惡地“黑奴貿易”已延續3個世紀)。但離中國較遠。跟中國關係密切地是亞洲各國。特別是鄰國。亞洲除去後來日本資本主義崛起。躋身列強之列。其他諸多國家都為殖民侵略地對象。中國是亞洲最大地國家。當然是殖民主義者覬覦地一塊偌大地肥肉。但是正因為其大。啃起來不是那麼容易。再則。地理環境條件。如離歐美比較遙遠。有一些鄰國地間隔屏蔽。也在一定時間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地染指(當然不是一點兒沒有染指。後面要講到)。但是隨着世界資本主義地展和殖民掠奪競爭地加劇。空間距離已經不足以造成西方列強不可越地障礙。而中國地一些鄰國。相繼被殖民主義者染指。緩衝地帶越來越少

中國地西南鄰邦印度。早在16世紀時歐洲殖民主義勢力就已侵入。不過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沒有成為某一個國家地穩固地殖民地。到了18世紀中葉。英國擊敗了競爭對手法國。取得控制印度地絕對優勢。到19世紀中葉就正式把全印度納於自己地殖民政權之下。成為其在遠東擴張侵略地重要基地。中國在漫長地地段上與印度邊界相連。這就造成了英國侵華地極有利條件。孟加拉是印度地重要鴉片產地。這裏地生產地鴉片正是英國用作打開中國大門地特殊商品。這與鴉片戰爭地爆有直接聯繫。

除了印度之外。英國還控制了印度兩翼地緬甸和尼泊爾、錫金、不丹。

中國的南鄰越南,則成為法國的染指區。法國侵略越南也由來已久,早在17世紀中葉,就有法國的兵船闖入,到了19世紀初年,法國乘越南內部變亂之機,進一步加強侵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越南。以越南作為向北侵略中國的跳板,這是法國侵略者的最終目的(歷史上形成了中國與越南的“宗藩關係”---解釋:這是一種封建的邦變關係,決不同於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之下中國只是對所謂“藩屬”要求一種“名分”上的納貢,而物質上的回報往往要比貢品還多。一般不干涉其內政,不擁有對這個國家的實際控制權)。

中國的東北鄰邦朝鮮,中國與它也有着類似中越那樣的“宗藩關係”。到鴉片戰爭前夕,朝鮮處於英、法等國競相騷擾侵略的形勢之下,當然地理上佔據優勢的日本和俄國也不斷同時插手。它們的企圖不僅僅是侵略朝鮮,更重要的是構築起侵華的橋頭堡。

從上述情況我們可以作出這樣一個小結:到19世紀中葉,由於工業革命的廣泛開展,世界資本主義處在更大規模的上升時期,歐美強國為了擴大商品商場,爭奪原料產地,殖民侵略活動日益加緊。英國憑藉其實力充當著侵略國的急先鋒。而當時中國的一些鄰近地區、鄰近國家,已經或者正在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們與中國之間的緩衝地帶越來越少,地大物博久為殖民主義者所垂涎的中國面臨著被打開門戶的嚴峻形勢。

二、戰前的中國

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雖說已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會因素漸多地進行了量的積累,在一度程度上呈現一種新舊交互滲透的過渡性狀況。但是總的看來,社會的舊格局、舊面貌基本保持着,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資本主義萌芽有所增長,但封建制度沒有改變。按照常規情況,資本主義的胚胎,是可以在封建社會的母體中孕育的。**同志曾指出:“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濟的展,已經孕育着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緩地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儘管中國何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學術界長期以來存在着爭議,這裏我們且不去深究,不過到鴉片戰爭前夕這個時候,在中國封建社會內部自然滋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較醒目的增長,這是沒有問題的(具體情況略)。如果時間允許,也許能像**同志所說的將緩慢地展到資本主義社會。但是,世界形勢已不允許中國在封閉狀態中讓其資本主義萌芽自行慢悠悠地生長了,即將由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打斷中國社會的自我進程。而到這個時候,從中國自身的資本主義萌芽看,還遠不足以使封建社會機制生質的改變,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度構成封建國家的主要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從制度上說比西方資本主義整整落後了一個時代,這是決定雙方國勢強弱、社會條件優劣對比格局的根本點。

2、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依然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並且這種矛盾較前更嚴重激化,封建統治面臨危機。

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清王朝已經走上衰敗的道路,政治黑暗,國防薄弱,財政拮据,國勢日衰,到了19世紀以後,嘉慶、道光王朝更呈江河日下之勢。這主要表現在:

1土地高度集中,貧富分化懸殊

我們知道,滿洲貴族入關以後就對耕地進行大規模的暴力圈奪,以後,也不斷地變着法地霸佔土地,到了乾、嘉、道這幾朝的時候,土地集中的情況是驚人的。例如,根據嘉慶年間的資料統計,僅皇莊數就達一千多處,佔地面積35ooo多頃。皇帝顯然是最大的地主。皇帝以下的大貴族、大官僚,當然他們也千方百計大量地倚勢霸田,聚斂財物。例如,乾隆年間的權臣和珅,佔有土地8o多萬畝,此外當鋪、銀號、古玩店、洋貨店遍佈各地。後來他獲罪財產被抄,計數1o9號,其中估價的26號即值二億二千多萬兩,大致相當於當時五年的國庫收入,其全部財產約值8億兩,合當時十七八年的國庫收入。所以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語(和珅,滿洲正紅旗人,乾隆帝死,嘉慶帝恨其專橫,責令自殺,抄沒家產)。道光年間的大學士、直隸總督琦善(這是鴉片戰爭當中要涉及的一個有名人物),佔有土地256萬餘畝。與皇帝、貴族、官僚們形成鮮明對比的下層勞動人民的貧困、窘迫之況就不必細說,可想而知了。

2政權腐朽,軍旅頹廢

封建統治者的貪婪、殘暴、寄生性、腐朽性與日俱增。乾嘉以來,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的高級官僚當中,多次揭露出驚人的貪污案件,這不過是因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而揭出來的一小部分醜聞而已(如和珅案)。當時有人將清朝皇帝查辦貪污案諷刺為“宰肥鴨”。貪污在清統治集團中成為不可遏制的一種流行病。結黨營私,在當時統治集團中也形成惡劣的風氣,如道光時奸相穆彰阿當國,號稱“門生故吏遍於中外”,其私黨朝內不消說,外放總督、巡撫,道員、知府等也很多,知府大多竟目不識丁,以刮地皮為能事。當時人們指斥清朝的官府、政局是“鷹鸇遍野,豺狼噬人”(據《新編》上第5頁)。

至於當時清朝軍隊,人數上很可觀,僅八旗、綠營正規軍,就有**十萬人,每年消耗餉銀二千萬兩以上(占當時清朝年財政收入的將近一半)。但是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軍官吞餉肥私,花天酒地,甚至夜間不到營房,外宿娼妓。上行下效,士兵們也是終日游閑,聚賭玩樂。軍備怎能不廢弛?這樣的軍隊平時騷擾,禍害人民為患不小,一旦有外患又何能應付?鴉片戰爭前夕,一個名叫郭實臘的外國傳教士,在上海一帶詳細刺探駐紮這裏的中**隊的情況,包括武器裝備、人員素質等各方面,得結論是:在西方軍隊的進攻面前這裏中**隊的抵抗不會過半小時。

3階級矛盾激化,人民反抗不斷

如1796年爆的白蓮教大起義,涉及好幾個省,綿延十來年。1713年的天理會起義,波及豫、魯、冀等省,甚至皇宮遭到攻襲。天理教領林清率領一支兩百多人的隊伍,竟一舉攻入了紫禁城(由宮內太監協助),當時嘉慶帝不在北京,皇次子旻寧慌忙拿起鳥槍指揮抵抗,清軍聞訊趕來,才把起義鎮壓下去。至今隆宗門匾額還留着一支箭頭。

在揭露社會時弊方面,一個叫龔自珍的人表現得很典型。龔自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在當時嚴酷的封建文化**之下,刑獄刀鋸的威迫,再加功名利祿的引誘,許多士人除了讀四書五經、做八股之外,什麼知識也不求;為了追求陞官財,什麼廉恥也不顧。當時思想界處於一種相當麻木、壓抑和沉悶的氛圍中,但是龔自珍頗有“眾人獨醉我獨醒”的勢頭。他長歌當哭,不遺餘力地揭露和抨擊時弊(當然,龔自珍的思想內容很豐富,這裏不能系統地講,只就其這一最突出的方面略言之)關於他的概況介紹教材第4頁上有,這裏不重複。他對時弊的揭露和批判教材上也作了概述。其中引用到他著名的兩詩也不太難懂……

龔自珍對當時的封建衰世可謂揭露得淋漓盡致,他說當時是一個人心混混,朝廷無才相,兵營無才將,學校無才士、田野無才農,居宅無才工,工場無才匠、街市無才商,甚至連“才偷”和“才盜”都沒有的衰落時代。他早晚號哭以求天下大治,並且提出“改革”“更法”的一些具體主張。他膾炙人口名句是“一祖之法無不弊,千夫之議無不靡”,但他所設計的改革內容局限性卻很大,有的內容甚至很落後。總的看來,他揭露和批判弊政的勇氣和**很足,但改革的設計不夠,他思想的閃光點在於前者。儘管如此,他還當之無愧地算得上一個地主階級改革派人物,而且是一個先路者。

3、清封建王朝,已與西方殖民主義者生關係,但尚保持着獨立自主的地位。

鴉片戰爭以前,儘管清王朝保持比資本主義落後了一個時代的封建制度,儘管它已經相當地沒落**,但是,它卻是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還沒有被外國控制,這和鴉片戰爭以後有根本不同。

當然,這不並等於說它與西方殖民主義者毫無關係。西方殖民主義勢力,早在16世紀(時尚為明朝)就闖來中國活動。先是葡萄牙人,後來又有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到了18世紀末年,英國就開始把手伸向中國。這時生了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事件。1793年,以馬戛爾尼為的英國官方使團來到北京,名義上是“補賀”乾隆帝8o壽辰。事情很滑稽,乾隆帝8o壽辰本來是在179o年,事過三年英國又前來“補賀”,醉翁之意不在酒。使團到華后提出了開放寧波、舟山、天津等地為商埠,割讓舟山附近的島嶼和廣州附近的地方,減低稅率等一系列侵略要求,乾隆帝頒佈敕諭,逐條駁斥,使英國方面的企圖落空。不過英使團此行窺測了中國的虛實,為它後來進一步採取行動作了準備。乾隆帝雖說杜絕了英國的無理要求,但對其侵略本性卻無認識,甚至自欺欺人地把此事當作藩屬天朝“朝貢”的事件加以張揚吹噓,說什麼“英國涉歷重洋,遠道祝嘏,具見凡有血氣,莫不尊親”(據《新編》上,頁29)。馬戛爾尼使團以後英國對華的多次侵擾事件,見教材第6頁。

我們已經知道,鴉片戰前,清朝就遭到西方殖民者的某些侵擾,就被迫同西方人生關係,在這種形勢下,清王朝採取的是什麼樣的對外關係政策呢?那就是“閉關”政策。

1、“閉關”政策的起源和演變

我們知道,中國在長時期的封建社會裏,有些王朝並不是閉關鎖國,而是開放的。只是到了明、清某些時候,才實行了“閉關”政策,“閉關”政策。應該說肇端於明朝的“海禁”。明朝初年,朱元璋就立下了“不許寸板下海”的祖訓,後來“海禁”一度鬆弛(鄭和下西洋就生在明朝)。再后,為了防禦倭寇的侵擾,又曾厲行“海禁”。清朝開國之初,並沒有實行閉關政策,還布過鼓勵海上貿易的上諭。從順治十三年,(1656年)開始,皇帝連續布兩道命令:一是“禁海令”,規定“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另一道是“遷海令”,規定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沿海軍民,一律內遷五十里。當時實行這些措施,目的主要是對付以鄭成功為的反清勢力(鄭成功反對其父鄭芝龍降清在廣東南澳起兵從事抗清活動,1661年從廈門出至台灣,從荷蘭人手裏收復台灣),有言:“海上窮寇,內援既斷,來無所掠,如嬰兒斷乳,立即餓畢矣!”這種徹底的閉關政策,清政府實行了將近三十年,平定了台灣等地反清勢力后,清政府於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決定部分地開放海禁,實行對外貿易,起初是開四關貿易(廣東之澳門,福建之漳州,浙江之寧波,江蘇之雲台山),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只留廣州一關而封閉其他三關。與之密切聯繫的就是“公行制度”。

何謂“公行制度”?這是在閉關政策之下清政府對外貿易的一種管制辦法。粵海關雖有清廷和地方大員控制管理,但政府及海關不直接與外商生關係,一切事務都要通過“洋行”居間經辦。後來各洋行之間為了避免過分競爭,就組成了一種行會性質的“公行”,“公行”里的洋行通稱“十三行”。大家要注意,“十三行”只是一種習慣性叫法,並非洋行的固定數目,或多或少,恰好十三家者只有1813、1837兩年。公行聽承擔的主要任務的:承銷外商的進口貨物,並為之購出口貨物;劃定出口貨物的價格;經手交納進出口貨物的海關稅;照管外商的生活,並監督其行動;居間傳達清政府對外商的指令及外商向清官方的提出的意見、稟貼,具體經辦清政府的對外商的一切聯繫事宜。可見,公行既是中外商人聯繫的中介,又是清政府與外商聯繫的中介。它既具有商業的職能,又具有政治、外交的職能。

除了這種“公行制度”,另外還輔以若干限制外商的規定,如:外商到廣州,須住在為之特別建造的夷館,不得任意外出閑逛,也不許中國民人接觸夷館;禁止外商在廣州過冬(1831年宣佈撤消);不準外國婦女來廣州夷館居住等等。

由上述可知,閉關政策是明、清某些時候實行過的一種政策,它既有前後聯繫、一脈相承的一面,又有在不同的時候,實施的背景、目的、具體內容、辦法各不相同的一面,所以應作具體分析、我們這裏要着重了解的也可以說特指的,是乾隆以後的閉關政策,也就是限廣州一口通商時期的這種政策。以下我們對閉關政策的分析、評論即限於此。

2、如何看待和評價清朝的閉關政策

我們試從清政府實行這一政策的主觀動機和客觀社會效果方面統一看來。

清政府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政策?有的論者忽視主觀因素,或認為這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所決定,或認為這是受歷史傳統的制約,**的封建統治者一貫自高自大,盲目虛驕。這類因素是應該注意到,但是也不能強調過頭。試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自然經濟沒有改變,**體制沒有改變,但事實上並非在這種社會形態下所有王朝所有的皇帝都一概實施這種政策。我們應該正視決策者具有的選擇性。就清朝而言,如果說乾隆朝以前的閉關政策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為防範國內反清勢力,那麼以後,隨着鄭氏反清勢力的消失,所實行的閉關政策,就主要是為了防範越來越多的外商和海盜的侵擾,企圖以這一政策造成限制西方人湧入中國的屏蔽,以保障自己的寧靜和安全。當然,也仍兼有某種“制內”因素,但已非主導方面。當然,就其動機本身而言,不無可取之處。但是,其想法是昧於形勢,不切實際的,也就是說主觀與客觀是脫節的。清統治者把閉關政策當作拿手的武器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樣一種心理:中國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無須依靠外國,但西方國家離不開中國,甚至認為西方人一日無茶則病,數日無茶則死,我們採取閉關政策,還不足以制你死命嗎?當時面對西方不之客,清統治者感覺到恐懼和所受威脅,但只是用阿Q式的妙法來安慰和欺騙自己。無異於一個人舞紙劍而自詡英雄,典型地反映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虛驕。這樣,其客觀效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從客觀社會效果上看。如果從暫時的、局部的範圍看,閉關政策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國人。但是從長遠、從全局來看,這一政策,沒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積極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國自己,到頭來是作繭自縛了。在當時的世界形勢下,像中國這樣一個封建國家消極被動地閉關鎖國,是最終不能擋住外國侵略的,它可以依靠船堅炮利破門而入。鎖閉了的,是中國人自己的目光和思想[以至於明清長時期里,士人們連葡萄牙、西班牙、法國都分不清,統以“佛郎機”稱之,說“佛郎機”(指葡萄牙)近滿刺加(馬六甲),其謬何止萬里!]束縛了的,是中國人自己的手腳。阻礙了的,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和科學文化的展。實行閉關政策的結果,便利中國愈被動、落伍。所以從根本上說這是一項消極的、落後的、錯誤的政策。

不過,也應該看到,不管閉關政策的弊端多大,但這一政策能夠實行,這畢竟是清朝當時尚保持獨立自主地位的表現。鴉片戰爭后,國門的閉開就由不得清朝統治者自己作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帝國之再度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帝國之再度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