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涼鐵騎
在西涼,賈詡被人稱為“毒士”。在用兵上,他兵法詭譎,常常以奇招制敵;而在對待敵人的態度上,則殘忍無比。只要是被他所攻下的城,最後的結果必然只有一個,那就是——屠城!但是,他在董卓軍中雖然戰功卓著,但卻從不接受封賞,也不與軍中任何人結怨,雖甚得董卓賞識,卻仍只是一介白衣。
此次大將軍何進邀董卓出兵討伐黃巾軍,董卓本意拒絕,卻被賈詡力柬。
賈詡道:“今天下大亂,漢室早已名存實亡。各地諸侯都以討伐黃巾為名暗地擴充自己的勢力,並藉此增強自己的威信。我西涼地處西垂,遠離中原。雖兵多將廣,但他日若要進取中原卻屬不易。而現今若能藉助討伐黃巾的機會在中原樹立起將軍之威望,並順便送大將軍何進這個人情。他日中原爭霸,必佔先機。”
董卓聞言道:“先生果然深謀遠慮,只是此次出征。若勝,則何進必會招我入京封我實權,若敗則會打擊我軍士氣,削減我軍軍力。這又如何是好。”
賈詡道:“將軍不必擔心,屬下早有對策。”
董卓忙道:“先生快請講,我願聞其詳。”
賈詡道:“此次出征,只是將軍做個表面功夫而已。與黃巾軍相遇,若能勝,則一鼓作氣破之;若不能勝,則也盡了出兵的義務,再退回西涼何進也無話可說。況且有屬下坐鎮指揮。無論勝負,我軍主力都不會有所損失。”
董卓笑道:“先生真乃高見也。我這就修書一封交與何進,即日啟程前往河北,接替盧植統帥一職,與河北黃巾主力交戰。”
第二日,董卓命其弟董敏、董曼領三萬軍馬鎮守西涼。而自領七萬兵馬出征河北,並任命賈詡為隨軍軍師,一切軍事行動都必須由賈詡批准之後方可執行。
卻說聽聞董卓率大軍進發至廣宗城外,張清與趙靖已領黃巾軍兩萬餘人在城外二十里處安營紮寨,守住路口。
董卓見黃巾軍早有準備,便問計於賈詡。
賈詡道:“素聞黃巾軍單兵作戰能力強悍,能夠以寡勝眾。但說到底,這到底是一支由普通百姓組成的烏合之眾,毫無戰術素養可言。若要破敵,一點不難。”
董卓道:“那先生將如何應對之。”
賈詡道:“將軍莫急,只須明日出陣即可知道。”
次日,雙方各自出營,擺好陣勢,互相對峙。
張清見對面一人皮膚黝黑,體壯如牛,眉宇間自透露着一份兇狠之氣,知道此人便是董卓,便道:“漢將董卓聽着,漢室氣術已盡,汝等快快下馬受降,可免一死。”
董卓笑道:“汝乃黃口小兒,竟如此口出狂言。待會可不要嚇得從馬上落將下來。”
董卓話一出口,西涼眾將士便齊聲大笑起來。
張清也不生氣,道:“久聞西涼軍猛兵如雲,今天我倒要見識見識到底是否真有此事。”說罷策馬挺槍而出。
董卓道:“誰可出戰。”
話音未落,一將已縱馬沖了出來。此人身長九尺,面目猙獰,手提一口大刀,惡狠狠地直撲張清而去。
董卓見狀,笑道:“華雄將軍還是如此性急呀。不過,賈先生,你昨日所說的破敵之策又是什麼?”
賈詡笑道:“將軍莫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卻說那華雄乃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將,出陣百餘場未嘗一敗,人稱“涼州獸王”,張清見對方來勢兇狠,不敢怠慢,全神貫注、迎面而上。
二人甫一交手,方才一合,張清便突然聽見自軍陣營亂了起來。
張清扭頭一看,不禁吃了一驚,竟有無數西涼軍從自軍的營寨中殺了出來,從背後直攻黃巾軍。
賈詡笑道:“黃巾軍中懂兵法的人不多,懂佈陣的就更少了。他們將營寨扎於路口,雖看似阻住了我軍去路,卻不知我軍可由山路而繞至其身後攻其不備。而且自以為佈陣無憂的黃巾軍士在出陣之後根本就沒有留多少守將在營寨之中,如今營寨一失,軍心必亂,軍心一亂,則必敗無疑。”
董卓道:“先生果然好計策。”
此時張清見自軍陣腳已亂,無心戀戰,回身欲走。但華雄卻哪裏肯放,一刀直往張清后心砍去。
“少主小心。“趙靖眼見那一刀必中無疑,心中大急,立刻提弓搭箭,一箭射向華雄。
由於是在倉促之中出手,趙靖此箭雖力量很大,準頭卻稍稍有了些許偏差,從華雄頭側飛了過去。儘管沒有射中,也驚得華雄收刀護體,使得張清躲過了一劫。
見張清從華雄手中跑了,董卓大喝一聲:“上。”
西涼軍齊齊大喝,聲若洪鐘,響如驚雷。排山倒海般殺將過來。
黃巾軍腹背受敵,再加上兵力本就弱於對方,慘遭潰敗。當下死傷無數,趙靖力護張清身側,浴血奮戰,方才殺出一條重圍,逃回了廣宗城。
卻說這一戰,張清兩萬先鋒營軍士,除三千餘人隨張清逃回城內以外。戰死八千人,其餘人盡數被俘。
董卓笑道:“我道黃巾軍有多厲害,今日一見,果然都是一群烏合之眾。不知先生將如何處置這幫降兵呢。”
賈詡道:“這些降兵都乃大漢叛軍,應盡數誅之,以儆效尤。也可大振我軍軍威。”
董卓道:“先生果然與董某英雄所見略同,董某也正有此意。”
於是,董卓下令,將黃巾降軍盡數斬於路邊,並削下首級,以木車裝之,推到廣宗城城下。
城上黃巾軍士見董卓軍不僅個個生得凶神惡煞,還如此兇殘,個個心生懼意,士氣一落千丈。
卻說張清回到城中,向張角細訴了經過。張角嘆道:“素聞西涼軍不僅作戰勇猛無敵,用兵更是詭計多端,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對方一定是看準了我軍兵士多由平民組成,不擅作戰,所以出此詭計,打了我軍一個出其不易。”
張清道:“如今西涼軍已兵臨城下。而我軍新敗,士氣低落。該如何是好?”
張角道:“清兒莫慌,明日由我親自出馬去會會他們西涼軍。”
張清道:“爹,孩兒沒用,遭此大敗,還請爹責罰。”
張角道:“誰也沒失敗的時候,清兒,你還年輕,失敗與你而言也是一種學習,只有從中體會到失敗的教訓,將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張清道:“多謝爹教誨,孩兒當銘記於心。”
張角道:“清兒,你先下去休息吧,準備一下明日之戰。”
次日,廣宗城下。董卓並未親自出陣,而由賈詡帶五千兵馬與張角對峙。
賈詡見黃巾軍陣營中飄揚着一面上書“天公將軍”四個字的黃色大旗,笑道:“想不到今日‘天公將軍’竟會親自出馬,實乃賈某畢生之幸事。今日若能擒得‘天公將軍’,那天下禍亂豈不可立即平息。”
張角道:“在下的生死本不足息,若在下的死能令天下太平,在下雖死無憾。但面今漢室皇帝昏庸無道,致使天下大亂。在下若不起兵舉事,也當有別人舉兵起事。所以在下些舉只是順天意,盡人事而已。聽聞你家董將軍也是有才之人,何必如此助紂為虐,他日遭天下人唾罵呢。”
賈詡道:“如今我家將軍擁兵百萬,良將千人。就算要反,怕也不用跟着閣下吧。”
張角道:“如此說來,看來你家將軍也非心向漢室之人,又何必前來與我軍互相消耗呢。不若就此停手,你回你的西涼,我伐我的漢室、”
賈詡笑道:“如此當然不行。”
張角道:“看來今日一戰勢在必行咯。”
賈詡道:“這個自然。”
張角不再說話,手中九節杖一揮,道:“步兵出陣。”
黃巾兵將士多由平民組成,所以大多不擅馬戰,但步兵卻十分強悍,由於平日裏的辛勤勞作練就了一副好身體,再加上對漢室積蓄已久的仇恨更是增強了他們心中的鬥志。而且在黃巾軍步兵之中,要數張角麾下的這一支由兩千人組成的由張角直接指揮的步兵隊最強,都是由各地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之師。
賈詡見對方將士一個個龍精虎猛,神采奐發,知道並不好惹。但他臉上卻全無難色,微微一笑道:“徐將軍,該讓他們看看我們西涼鐵騎的威力了。”
賈詡身邊一將應了一聲,忽然手中大旗一揮,排在前列的西涼軍士紛紛向兩邊散開,一隊由一千人組成的騎兵隊從前方軍士散開的路中沖了出來。
那揮旗之人名叫徐榮,乃董卓手下最為器重的大將,此人不同於華雄之有勇無謀。不僅武藝了得,軍事才能更是出眾,若非西涼軍中有賈詡這號人物,那軍師之位早由徐榮取而代之了。
而徐榮手下那支騎兵隊則是由徐榮多年以來在西涼親手訓練而成,無論將士或者馬匹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方才得以決定。馬戰全部由鐵甲裹身,而馬上將士則手握長矛,腰跨大刀。這支騎兵隊在西涼一帶作戰無數,從無敗績,所以被稱之為“西涼鐵騎”。
雖然在人數上只有黃巾步兵的一半,但“西涼鐵騎”的氣勢卻顯然要勝出對方許多。他們如同一陣旋風一般直衝入黃巾步兵陣中,分成五人一個小隊,三人衝鋒在前作為主攻,而兩人則在身後進行保護。一時之間血肉橫飛,殘肢遍地。
黃巾步兵雖然精銳,但哪裏經得住西涼鐵騎這般猛烈地攻勢,不僅被對方刺死者不計其數,被馬踐踏而死則也是數不勝數。
眼前的戰場彷彿在這一刻成為了修羅場,儘是黃巾將士絕望的嚎叫之聲與董卓軍震耳欲聾的喊殺之聲。昨日已經被董卓軍利用黃巾降兵的人頭給威嚇過的黃巾將士看到這一幕,更加寒氣攻心,全身發抖,更有甚者直接在戰場上嚇暈了過去。
張角見勢不妙,立刻閉起雙眼,口中念念有詞起來。
張清知道父親要用仙術,便小聲對趙靖說道:“準備衝鋒。”
趙靖見本方已然潰敗,正在不解張清為何會說要衝鋒。突然發現此時正殺得興起的“西涼鐵騎”眾騎士紛紛從馬上墜了下來。
張清看準時機,道:“沖。”當先一馬沖了出去。
趙靖來不及思考原因,急忙振臂一揮,黃巾軍士見此時“西涼鐵騎”紛紛落馬,知道是“大賢良師”用了仙術,一時之間士氣大振,沖了上去。
而董卓軍中的徐榮卻大驚失色,道:“這是怎麼回事?”
賈詡道:“聽聞黃巾軍中有人會用幻術,之前我還以為是訛傳,想不到竟是真的。”
此時華雄見黃巾軍已經衝鋒,便要領軍迎戰,卻被賈詡給攔了下來。
賈詡道:“今日不宜再戰,暫且鳴金收兵。”
這一戰,雖然最終由張角使用幻術逆轉了戰局,但在實際損失上,黃巾軍卻比西涼軍要慘重得多。兩千名精銳步兵最終只剩下了三百餘人,而對方“西涼鐵騎”僅損失了二百餘人。回到城中的張清也開始苦惱起來,再這樣下去,形勢真是相當的不利了。